APP下载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议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

2019-08-18方将来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岑参边塞诗

方将来

摘要:盛唐边塞诗是以描述边塞风光、边塞风土人情和边塞战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边塞战争中大多涉及到对边塞战争的歌颂,对战争场面的描绘以及对功名毫不保留的追求,这似乎与中国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相违背,因此不难预想在跨文化传播中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对盛唐边塞诗进行国际化的解读,让世界能通过盛唐边塞诗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

关键词:文化傳播;高适;岑参;边塞诗

一、边塞诗中边塞战争的正义性

对边塞诗的评价首先焦点就聚集在边塞战争的性质上,若唐时边塞战争是大国侵略、奴役弱势族群,那么这样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歌颂这些战争的诗也不会为当今世界其他文化所接受。因此,论证盛唐边塞战争的正义性是十分必要的。

谈及战争,它似乎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战争爆发,无论成败,都会造成双方以损失。从它的本质来说,战争是人类生存欲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唐时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逐水草而居,迁徙不定,难以积累生存物资,缺乏抵御天灾的能力。且手工业落后,缺乏生活必需品。而南方农耕民族以耕作为谋生方式,稳定安居,物产丰富。少数民族在物资匮乏时,为了生存必须南下劫掠。而农耕民族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矛盾不可调和情况下,只能通过战争解决。如果从进攻和自卫的角度来判断正义性,唐代初期和盛期的战争多是自卫性质,属于正义战争,然而,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和一些将领的贪功又往往使正义战争带上了不正义的色彩。如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就有相关论述,“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则表现了将士出征的气派,暗示了天子重视下将军急功近利,为后文战争失败埋下伏笔。这首诗谴责了皇帝的好大喜功以及将领的骄傲轻敌、急功近利造成了战争的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地痛苦和牺牲。因此,把正义性简单的归结为“进攻与自卫”是欠妥的。事实上,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正义与非正义只有放在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统一的过程中才具说服力。战争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则是正义的,反之,战争造成人口大量消亡,文化破坏与断层则是非正义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通过战争,认识学习彼此。农耕民族通过战争使保守稳健的农耕文化带上了刚健之风。少数民族通过战争、和亲等也学习了农耕先进文化,促进了其社会形态的变化。虽然战争给双方带来了许多痛苦,但结果来看它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促进了中国文化地丰富发展。因此,总体上来看唐时的边塞战争是正义的。

二、盛唐边塞诗中的和平倾向和反战思想

战争的正义性,是战争进行的缘由,它赋予战争以合理性。但是合理的战争,却不一定是值得歌颂的战争。战争进行时,人们的思想情感,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盛唐边塞战争大多是正义的战争,但唐代的诗人们并没有一味地对战争进行歌颂,而是投入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集中体现在诗歌中的和平倾向和反战思想。对这一现象表明,虽然存在征战,但中华民族本质上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十分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贵和”思想使传统中国人具有和平倾向。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的描绘不仅仅局限于唐朝人,他们具有博大的胸怀、开放的气度,他们在诗歌中对边地的风俗进行了生动描写,既有对纵马游猎、胡笛蕃歌等带有草原与荒漠特色的游牧习俗的集中描绘,又有各族人民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他们突破成见,热情歌颂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区别于秦汉以来的中国“华夷之辨”,体现了唐人夷夏观念的逐渐淡薄,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如高适在《部落曲》写道:“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这首诗对番军的描写突出了它的民族特点,不但和中土有别,也和《营州歌》中所描绘的契丹等东北边民截然不同,令人能真实体会边塞风土人情。在这些诗中,诗人并没有贬低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而是用赞美的笔调展现异域风情,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的追求、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此外,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也有表达征人思乡之情,借思乡以表对战争的厌倦,如高适在《塞上吹听笛》中写道“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岑参在《北庭贻宗学士道别》中写道“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在长期的边塞生活中,诗人们意识到,边塞的胡人并非都是穷凶极恶,他们也有善良与纯真。不断战争只会给两方造成了巨大伤害,无数人妻离子散,因此,他们对战争的看法是通过“以战求和”的方式来实现民族和解,消除战争。如高适在首次蓟门之行所写的《塞上》一诗中写道:“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这表达了高适对局势的思考,他指出,“转斗”(即不断作战)和“和亲”都不是长久之计。为求边塞安宁稳定、胡汉和谐共处,就要通过一场彻底的战争结束两方持久的斗争与仇恨。历史证明和平往往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歌颂边塞战争,换个角度来看就是渴求和平。

三、盛唐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与当下改革的时代精神相照应

不少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封闭保守、甚至一些国人也觉得确实如此,然而,国人所推崇“盛唐气象”确是以积极进取为主要的特色,而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当属边塞诗歌。以高适、岑参为主要代表的边塞诗派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另一面,即开拓创新,刚健有为。

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杰出的作品往往就是能够展现盛唐时代精神的边塞诗,他们借抒写边塞生活的题材,歌颂建立不朽功名的理想。他们用饱蘸激情的笔墨,描绘塞外瑰奇壮丽的风光,叙写惊人的战争场面,抒发征夫离妇的别恨情绪,其风格奔放雄奇,悲壮苍凉,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盛唐时代爽朗明快,一往无前的雄浑气象。如高适在北方边地酬答友人之作《酬李少府》一诗中写道:“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这一句既祝愿友人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又表明了自己心存朝堂,积极用世的态度,充分表现了高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如岑参在《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中写道:“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这首诗是岑参在节度使封常清军幕下供职时所写,表达了岑参对封常清飞黄腾达的艳羡,感谢他对自己的提携,并表示出自己以班超为榜样,在边陲博取功名的决心。在这些边塞诗中,我们能体会到盛唐诗人的功名抱负与他们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因此,在他们的笔下,对于那些许身殉职的爱国将士的精神所作的尽情讴歌,往往又是与表达当时广大的人民要求和平和平安的愿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盛唐边塞诗虽然也有思乡厌战的情绪,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雄浑开朗的意境始终是其主流。将合乎人之常情的离愁别怨与英雄气概相结合,使盛唐诗中将士成为有血有肉的英雄,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鼓舞着人们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盛唐边塞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气象,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财富,因此强调边塞诗中的时代精神对于边塞诗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中国仍持好奇、忌惮的今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注重和谐的特质更需要被外国人所了解,同时为中国人所维护。中国盛唐边塞诗中在向世界传播的时候要注重围绕边塞战争的正义性、反战贵和思想、以及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这三个核心,让中国“和为贵”的历史文化为世界所认知。

参考文献:

[1]吕薇芬、张燕瑾.隋唐五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76-78.

[2]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5-43.

[3]任文杰.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6-76.

猜你喜欢

岑参边塞诗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一时之辱成就了岑参
论中唐边塞诗
又爱又恨是岑参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
论王维的边塞诗及其艺术创新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