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2019-08-17杨洪芬高月江秦春云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患侧等离子肩关节

杨洪芬,高月江,秦春云

(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肩周炎在中医学上又叫作“冻结肩”,当属“痹证”范畴。此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因此又称为“五十肩”。本病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患肩周围广泛性疼痛伴活动受限。目前,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笔者采用电针、推拿、蜡疗、等离子刀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7年4月~2018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针灸推拿科住院部,随机将受术者分为治疗组(电针+推拿+蜡疗+等离子刀)30例和对照组(电针+推拿+蜡疗)30例,共脱落3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受术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其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广泛疼痛,多于阴雨天、夜间痛甚,活动受限,出现“扛肩”现象。以上病例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肩周炎诊断标准,且治疗时处于疼痛期,均为单侧肩关节发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电针治疗

选穴:肩髃、肩贞、肩髎、肩前、臂臑、悬钟、中平穴、阿是穴;配穴:太阴经证加阴陵泉、鱼际,太阳经证加昆仑、后溪,阳明经证加三间、手三里,少阳经证加中渚、外关。操作方法:嘱受术者取侧卧位,患肩在上,消毒上述穴位,手持1.5寸30号毫针直刺0.8寸~1.2寸,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于肩髃(+)与肩前(-)、肩髎(+)与肩贞(-)分别接一组电极,调节按钮疏密波,频率2 Hz,强度为受术者能够耐受的最大限度。留针30 min,1次/d,1周为1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2.1.2 蜡疗方法

将医用石蜡放置于蜡疗仪中溶化成液体,取出蜡盘冷却至半流质状态,灌入自制20 cm×40 cm大小的棉布袋中,封口制成蜡饼袋(45 ℃~55 ℃),放置在患肩主要疼痛部位,治疗 30 min。1次/d,1周为1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2.1.3 等离子刀治疗

受术者取俯卧位,患肢自然放松置于身侧,术者立于患侧。根据病情,在肩部找出疼痛最明显的2个~3个压痛点做好标记,多数位于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肱二头肌长头、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小圆肌的起止痛点三角的附着痛点[2],局部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曲安奈德1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 入0.9 %生理盐水10 mL局部麻醉,用等离子刀直达骨面组织后连接等离子刀射频消融系统,设置系数为7,发出双极射频电流,形成等离子场,阻断细胞间的生物电,行患肩压痛点微创松解,解除其痉挛。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周。

2.1.4 手法治疗[3]

①放松类手法:等离子刀治疗后,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侧,使患肩处于被动外展位、内收位、后伸位,用法、拿法、揉法等施术于患侧肩前、肩上、肩后,每个部位反复施术2遍~3遍,配合肩关节外展、外旋的被动运动。②点按弹拨类手法:用点按、弹拨手法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前、天宗、秉风、曲池、合谷等穴处施术,然后在肩胛部及患肩条索状物上行弹拨法3遍~5遍。③运动类手法:a.术者站于患侧稍后方,行环转摇肩法,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操作5次~7次;b.术者站于患侧稍前方,行上肢被动后扳法,逐渐用力使患肢后伸,重复2次~3次;c.术者站于患侧稍后方,行背后拉臂法,逐渐加大用力以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力度以受术者能够忍耐为度;d.术者立于患肩外侧,选用提抖手法:患侧肘关节伸展提抖和垂肩屈肘提抖。④放松类手法:用搓法由患肩到上臂再至前臂施术2遍~3遍。1次/d,1周为1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2.1.5 功能锻炼

在治疗期间,嘱每天做爬墙练习、梳头动作、体后拉手、弯腰晃肩、扩胸松肩、甩手等方法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2 对照组

本组除不进行等离子刀治疗外,治疗方法、顺序及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分析

3.1 评分标准

参考Constant肩关节评分表[4],其中:疼痛程度15分,日常活动10分,位置10分,外展上举10分,前屈上举10分,内旋10分,外旋10分,总分75分。

3.2 疗效标准

参照尼莫地平法,按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计算。治愈:改善率≥80 %;显效:50 %≤改善率<80 %;有效:25 %≤改善率<50 %;无效:改善率<25 %。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经t检验,对治疗前两组受术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受术者在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较好的改善肩关节功能,并且加用等离子刀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经Ridi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愈显率分别是82.14 %、55.17 %,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且加用等离子刀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4 典型病例

姚 ×,女,52岁,农民,因“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个月”来诊。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右肩部疼痛,且活动受限,症状逐渐加重,严重时疼痛牵涉到上臂,自行热敷患处后疼痛稍有减轻。查体:右肩关节周围压痛(+),活动度受限:上举80°,外展60°,后伸10°;右肩关节正侧位片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右侧肩周炎。给予上述综合疗法治疗,共治疗14次,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治愈。

5 讨 论

从中医方面讲,人到中年阳气衰退,营卫失调,导致筋脉失养,常因复感风寒湿邪或扭伤等引起肩关节周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发为本病。从西医方面讲,本病的病因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的炎性渗出、细胞坏死、软组织增生等出现痉挛、粘连,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受限[5]。

等离子刀的刀头具有高频的双极射频,它产生的电离带是高度集中的,里面含有众多的高能电离子,它们可以与靶组织撞击使之分子链断裂,从而达到组织切割、清除作用[6~8]。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其疼痛。由于观察时间有限,本研究只观察了近期疗效,并未观察远期疗效,而且未做继续随访;并且样本量较小,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因此,本研究方法的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患侧等离子肩关节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