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述评

2019-08-16贾敏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贾敏

【摘 要】企业超越法定边界关系互动的增多推动了网络组织理论的发展。“网络组织治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现代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工商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对网络组织,网络组织治理,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网络组织治理绩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进而回顾了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现状,从网络组织定义与产生,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与内涵,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网络组织治理绩效与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网络组织治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网络组织;网络组织治理;网络组织治理机制

一、前言

传统管理理论对组织模式的研究层面只是停留在“企业”上,研究其内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微观职能问题; 研究对象限定在对单个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这些以个人方式来行事和决策的管理主体。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与经济全球一体化化的迅猛发展,现在的组织已不仅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企业,而是组织范围不断拓宽、组织边界逐渐模糊和扩大的跨界组织。网络作为一种组织形态,不同于“二分法”架构下的科层组织与市场组织。它不仅扩展了组织活动的空间与边界,改变组织的交易方式,还对信息交流形式、资源配置方式与决策管理模式产生结构性影响。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价值网络,通过资源交换、信息共享及能力学习等具体价值活动实现协同效应,进行价值创造,产生了新的竞争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的组织概念,研究的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活性结点组成的开放系统。网络组织的跨界合作已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新实践。本文旨在厘清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脉络,为未来网络组织治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框架。

二、网络组织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组织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外学者Jones 以及我国学者李维安、林润辉、孙国强等。国内外学者分别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组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角度:

(1)从个体构成集合的角度诠释网络组织。Miles & Snow从资源角度出发,认为网络组织是在价值链上做出贡献的若干企业集体资源的结合。林润辉、李维安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的网络联接构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的运作,网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转,网络组织通过重组来适应外部環境,通过网络组织成员合作创新实现网络组织目标。

(2)从企业间关系的角度定义网络组织。李新春从关系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企业网络的生成与市场发育的过程,认为网络组织是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的实质是企业间的分工贸易,是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杨瑞龙、冯健认为企业间网络是由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这两种关系形式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组织模式。Rosa 和A1essandro指出,为了适应创新模式的演变,网络组织成员能够凭借自身现有资源与社会关系促建网络组织连接,这种连接可以促进在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并在跨区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Creso Sá和 Lee发现网络促建行为以及在企业网络发展策略是影响网络运行的关键要素,这一结论从一定层面强化了网络微观结点能动性对网络运行制约的理论企业环境呈现一种网络化而非真空的态势,外部影响逐渐被放大,传统的二元关系不再是动态的商业环境。

(3)从组织形式的角度解析网络组织。Thorelli认为,网络组织既包含企业的协调因素也包含市场的交易因素,但是它既非企业也非市场,而是介于市场与科层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罗仲伟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认为网络组织是以专业化的联合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标为基本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以Jones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将社会性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将网络治理的界定融入到网络组织内涵分析的过程中,指出网络是一个需要筛选实现结构化与存续性的企业集合,并依据隐性契约)或开放式契约为准则和标定开展复杂合作,在协调与维护网络合作与交易的同时适应外部复杂动态环境,同时强调上述契约是基于社会性的连接而非单一法律与政治制度为基础的关联。L?觟fsten和Lindel?觟f以及 Dettwiler等认为知识共享是网络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知识共享机制成为孵化网络组织运行的源动力。

因而,网络组织是各结点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由具备关键性资源的活性结点联结而形成的组织管理形式,具有自治性、合作性与动态性。

三、网络组织的产生

(1)基于交易费用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看作投入产出关系,用生产函数展开分析,回答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但并未回答“自制还是购买”的问题。Coase交易费用的概念打开了企业这个“黑箱”,之所以产生企业,因为通过市场交易的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是有费用的,如搜集信息的费用、谈判的费用和执行的费用等等,而通过企业里的层级或者权威配置资源可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这便是“企业—市场”二分法。在二分法中市场和企业互为对立面。Willamson通过“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给出了三种不同性质的交易,每一种性质的交易对应一种最优的治理结构。不存在资产专用性的交易,对应的最优治理结构是市场;资产专用性很高,交易很频繁并且不确定性也很高的交易,对应的最优治理结构是企业;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对应的最优治理结构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混合形式。这便是“企业—混合形式—市场”三分法。本质上,网络组织属于三分法中的“混合形式”。企业通过新建或者一体化扩张,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但企业规模太大会导致内部协调成本加大,官僚加重,抑制创新,缺乏弹性等弊病。网络组织的出现不但可以节省市场交易费用,还可以克服层级企业的诸多缺陷。

因此,先前对公司最为常见的治理机制,即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已经从二元层级关系转移到网络层面的性能研究。

(2)基于资源依赖。Salancik和Pfeffer提出资源依赖理论解释网络组织的形成。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物资资源,还需要信息、组织才能等非物资资源,而这类资源往往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取或者获取成本极其高,于是企业设法与控制这些资源的企业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降低了企业所需资源对市场的依赖,促成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资源依赖,即成员企业自身资源的短缺和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得网络组织成员长期互动与合作。Rosa指出,为了适应创新模式的演变,网络组织成员能够凭借自身现有资源与社会关系促建网络组织连接,这种连接可以促进在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并在跨区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

(3)基于战略管理角度。基于战略视角来解释网络组织的产生,是按照“环境—战略—组织结构”范式展开,这一范式是由Chandler提出。 依据这一范式,一方面,加入网络组织是基于战略环境分析的战略行为。Nalebuff指出网络组织成员企业通过多次重复博弈实现博弈均衡,以获取竞争优势。李新春进一步指出,网络组织是一种合作寻租行为,以实现资源互补,互惠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组织是一种与战略实施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技术进步加快及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内部分工变迁为企业之间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创造竞争优势,而这种企业间分工的实施需要企业网络组织作为基础。

(4)基于权力理论。Thompson认为,依赖性组织的董事会可以通过参与所依赖组织的竞争与合作策略来保护自己组织的技术核心。他和McEwen确立了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三种类型,即联盟、商议和共同抉择。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增强了各自的创新能力,也提升了整个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网络组织要求合作各方必须具备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的聚合形成综合实力,发挥后发优势。正因为每个结点都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每个结点都有相应的权力,结点之间可以相互制约,长期保持这种权力关系。另外,建立网络组织不仅可以获得优势,还能保护自己原有的优势。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战略管理和权力理论四个视角在解释网络组织形成上,有其内涵上的一致性。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来看,外部环境处于“威胁”或者内部环境处于“劣势”加大了企业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此时,如果一体化又会加大内部交易费用,参与网络组织便是不二选择。

四、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与内涵

诸多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出发,以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为基础研究网络组织的治理。国外学者Larson及Grannovetter都将关系系统作为关键要素探究网络组织治理,不同的是Grannovetter将这一要素称之为“动态关系集”,Newbert将其界定为事件关系集,而Larson则更加关注网络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系统。Jones等认为,在网络治理中,结构嵌入对交易的协调与维护至为关键。Teece所指出的,关系层是实现网络组织治理目标的路径要素,是一种介于微观网络成员与网络组织整体之间一种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治理层级不同横向研究层次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治理有效性都会受到其他研究层次的影响,需要综合考量和集成研究。

我国学者党兴华和肖瑶在延续Capaldo网络治理研究框架中对核心要素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网络治理研究的突破口就在于网络组织关系系统。孙国强扩展了关系与互动的JM模型,将网络组织治理逻辑定位于关系、协同、互动,认为网络组织治理的主体是网络合作的诸结点,治理的客体是网络组织这一新型组织形态,治理过程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自我治理。尹建华等从结构治理和关系治理出发,研究了资源外包网络的治理特点和作用机制等。彭正银在对网络组织治理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认为网络组织的治理目标在于协调与维护。李维安等认为,协调方式是网络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

五、网络组织治理机制

治理机制研究最早始于Larson将社会学理念融入经济学视角,对网络治理机制展开研究,指出原有公司治理所強调的,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治理机制是企业在网络合作过程中依赖于充分的交流和相互协同的管理架构相匹配,进而得以对企业间的关系以及互动行为进行协调。然而,社会学理念则强调社会关系、信任、社会身份、声誉等要素在企业间合作协同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Greve和Salaff聚焦于技术创新网络,指出凭借契约来规制、引导和协调网络合作是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网络治理的有效方式。Ness将网络组织不同阶段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网络治理机制,强调网络治理机制是一种动态化的过程。Lin等则将网络治理机制界定为从正式治理机制到非正式治理机制的一系列组织措施。

综上所述,网络组织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于保证网络有序、高效运作的各种规范以及协调网络成员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宏观制度与微观准则的集合。随着组织模式复杂化趋势的加剧,网络治理机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系统化。

六、未来研究展望

网络组织的出现可以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现象,其产生的结果既是消费个性化需求导致的买方市场削弱卖方市场的结果,也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分工结构演变的结果。在西方国家学术界,关于网络治理以及网络组织治理绩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同时,学者们将各科知识,包括社会学、物理学等学科,融入对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当中,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推动了这一专题研究的长足进步。相比较而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的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内经济发展实践和企业发展现状为着眼点,探讨网络组织治理规律和网络组织治理绩效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国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与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

[2] Miles R E, Snow C C, Cause of Failure in Network Organization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2, 34(4):54-72.

[3] 林润辉、李维安. 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

2000(3): 4-7.

[4] 李新春.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与市场转型[J].經济研究,1998(4):70-78.

[5] 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J].中国工业经济,

2003(11):5-13.

[6] Rosa G, Alessandro G.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new venture creation: anassessment of

incubating models[J]. Technovation, 2005,25(3):111-121.

[7] (美)迈克.S.马龙著. 殷元骥等译. 惊世伟绩--高技术的摇篮硅谷揽胜[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

[8] Thorelli H B, Network: between market and hierarchi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6(7):37-51.

[9] 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2(6):25-28.

[10] 张建华,刘仁军.工业化进程中的企业网络组织的创新与应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1] 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

[12] Dubini P,H Aldrich.Personal and extend-ed networks are central to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1,6(5):305-313.

[13]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J].南开管理评论,2001,4(4):38-40.

[14]Thompson,J.D.,McEwen,W.J. 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Environment:Goal -setting as an Interaction Proces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8.

[15]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条件与方式[J].商业研究,2001(10).

[16]党兴华,肖瑶.基于跨层级视角的创新网络治理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5,32(12):1894-1908.

[17]乔健,[J].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10):345-360.

[18]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8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