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分析

2019-08-15石传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影响因素

石传欣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检验科收治的实行常规微生物检验57例受检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检验科收治的实行质量管理微生物检验57例受检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验差错发生率及检验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检验差错率为25.00%与观察组3.85%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检验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涉及操作技能、样本处理及检验方案等,客观上要求医院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组织检验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样本处理流程,以达到全面消除影响因素的目标。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a)-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crobial test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57 cases of routine microbial testing in our laborator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57 cas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microbial testing in our laboratory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test errors and test quali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facilitat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ror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5.00%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8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crobial testing are complex, involving operational skills, sample processing and testing programs. It objectively requires hospital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ctively organize on-the-job training of inspectors, and standardize the sample processing proc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Microorganism; Test; Influencing factors; Management measures

微生物檢验为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其检验质量与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间存在着密切联系[1-2]。一旦患者感染病原菌后利用微生物检验能明确感染病因,为保证治疗方案科学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微生物检验质量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操作技能、微生物病原体积及病原种类等,均存在着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可能性。如何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是临床治疗所面临的主要挑战[3-4]。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检验科收治的实行常规微生物检验57例受检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检验科收治的实行质量管理微生物检验57例受检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7例受检者中男女比例31:26(即男女例数分别为31例及26例),年龄最高者71岁、年龄最低者17岁、平均年龄为(42.7±3.2)岁;观察组57例受检者中男女比例32:25(即男女例数分别为32例及25例),年龄最高者72岁、年龄最低者18岁、平均年龄为(42.6±3.3)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例如:性别及年龄等)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侧面说明两组患者具备纳入对比的研究价值,并且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实验前签署同意书,基本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该实验得到该地伦理协会审查及批准。

1.2  方法

全面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验报告,结合微生物检验技术标准,分别统计两组受检者检验报告中检验结果的准确例数及差错例数,重点分析检验结果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发现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含操作技能、样本处理及检验方案等。同时,立足于具体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案。

1.3  判定标准

分别统计两组受检者微生物检验差错例数及正确例数,并且向两组受检者发放检验质量评分量表对比其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检验质量越高[3-4]。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χ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x±s)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差错发生率对比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检验差错率为25.00%与观察组3.85%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检验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检验质量评分为(82.4±3.7)分;观察组检验质量评分为(93.6±4.2)分。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检验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

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含操作技能、样本处理及检验方案等。其中,微生物检验环节中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及是否遵循操作规范均直接影响检验质量,客观上要求检验人员结合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步骤,确保检验环节符合技术规范,一旦检验人员无法规范自身操作流程则难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6]。样本处理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环节,样本自采集、运输、保存及检验是一个兼顾系统性及复杂性的过程,各个环节均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及流程,而样本处理时出现问题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样本采集时遭受外界污染,例如:未放置于无菌容器内、样本未放置于适宜温度下保存及样本无法遵循规范检验流程等,均直接影响检验质量及结果准确性。例如:以痰液样本为例检验注意事项相对复杂,患者自行保留痰液极易出现取材不合格的问题[7-8]。由于微生物检验方法不同其检验结果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客观上要求检验人员结合受检微生物的特点,灵活运用生理学及形态学相关知识,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选择出检出率高的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即便实践情况下检验科室内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是检验方案对于检验结果精确性的影响较为深远。

3.2  管理措施

为了树立检验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检验科室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搭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严谨的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9],例如:指导手册、控制方案及程序文件等,确保检验人员规范自身操作流程,并且规章制度中明确划分样本采集及样本处理等流程,指明所使用的试剂及培养基,提前监控检测环境,例如:培养箱、无菌实验室及净化室等。同时,检验期间检验人员身穿隔离服,妥善处理检验废气物品,得出检验结果后交由科室主任签字后方可生效。此外,持续增强检验人员岗位监督及知识考核的力度,交由专人负责监督工作,定期评估检验工作质量,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10]。

由于微生物检验工作环节较为精细且技术含量较高,检验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与检验结果准确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检验科室于检验人员正式上岗前组织系统培训,帮助检验人员规范自身操作快速掌握操作技巧,提前明确各项检验操作流程。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技术培训,侧重于开展思想政治及岗位道德教育,帮助检验人员从根源上认识到开展微生物检验对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利于增强检验人员工作使命感及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大大降低检验差错率,真正意义上消除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因素。

样本处理是微生物检验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检验人员立足于国家及行业规定区别对待不同各类别样品,规范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及样品存储等环节,促使样本处理模式向标准化及规范化转变,并且将无菌操作理念贯穿于样品处理各个环节始终,预防样品出现污染问题。同时,严格控制样品采集量,尽可能提前采集样品,例如:疾病急性期、发病初期或尚未使用抗生素前进行样品采集,并且样品采集后2 h内送检,送检期间注意密封保护。此外,培养基及检验试剂以符合检验标准要求为前提条件,于检验前期检查是否存在过期问题,主动与医务人员沟通交流,便于了解检验需求[11-12]。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涉及操作技能、样本处理及检验方案等,客观上要求医院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组织检验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样本处理流程,以达到全面消除影响因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光.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22-23.

[2]  奚静洁.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8):164-165.

[3]  沈稳.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1):148.

[4]  张燕英.临床微生物检验之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143.

[5]  孙学文.探究微生物检验中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216.

[6]  陈蓉蓉.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129.

[7]  周晓辉.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5):29-30.

[8]  孟庆辉.探析现代微生物检验在疾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136.

[9]  林秀琴,凌迎春,沈群弟.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5):129-130.

[10]  刘存,王海燕,程绍云.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39-11440.

[11]  刘艳丽,董志伟.试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医药論丛,2017,15(11):10-11.

[12]  吴谨呈,司徒宜萍,汪艳平.浅谈疾病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J].健康之路,2017,16(5):279-280.

(收稿日期:2019-02-02)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