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8-15叶小芳张祖娟史斌洪丽华沈平绒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妇产科

叶小芳 张祖娟 史斌 洪丽华 沈平绒

[摘要] 目的 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妇产科医护人员掌握盆底肌肉锻炼知识,使患者正确掌握此项锻炼,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医护人员对盆底相关知信行及应用调查表,对该院143名妇产科医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未婚、文化程度低、初级职称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肌肉锻炼知识的知晓率低,特别是“盆底肌肉锻炼的具体运动方案”知晓率仅为33.33%,“盆底肌肉锻炼的概念”仅43.59%,“盆底肌肉锻炼的作用”为48.72%。结论 不同文化程度、学历及职称对盆底知识的知晓及应用不同,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加强盆底肌相关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肉锻炼;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a)-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of pelvic floor among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and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mong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so as to enable patients to master this exercise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Methods A total of 143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octors and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about pelvic floor knowledge, belie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mong unmarried and junior professional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was low. Especially,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specific exercise program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was only 33.33%,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concep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was only 43.59%,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func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was 48.72%. Conclusion People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have different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pelvic floor knowledge.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should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pelvic floor muscle knowledge.

[Key words]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组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损伤引起解剖异常,导致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包括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阴道壁松弛、盆腔脏器脱垂、粪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此种疾病经常出现在女性中老年及生育后的妇女身上。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muscle training,PFMT)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以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运动,以便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1]。PFMT是目前公认的有效并且作为一线推荐的PFD防治措施。然而我国女性对PFD知识的了解不足[2],寻求医疗帮助存在困难,而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PFMT的知信行的情况存在差异。故该研究采用知信行理论对三乙医院的医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婚姻、文化程度、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对PFMT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1月对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三乙专科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143名。年龄20~58岁,平均32.70岁。学历:本科及以上92名,大专51名。职称:高级15名,中级57名,初级71名。工作年限1~5年40名,6~10年52名,10年以上51名。已婚生育104名,未婚和已婚未育者39名。

1.2  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问卷法,让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填写“盆底知识知晓及应用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盆底肌肉锻炼知识知晓、信念态度、行为应用3个维度,共15个条目。①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②知识知晓维度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的概念、作用、适应人群、具体的运动方案;③兴趣态度包括:盆底功能锻炼的方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了解、盆底肌电评估的了解;④行为依从性包括:是否有意识坚持盆底肌锻炼、是否有需要继续此项锻炼、是否掌握提高患者对此项锻炼的依从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表示。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妇产科医护对盆底肌肉锻炼相关知识知晓率 通过调查,该院143名妇产科医护对盆底肌肉锻炼相关知识知晓率,见表1。

2.2  婦产科医护对盆底肌肉锻炼态度信念率该次调查针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肌肉锻炼态度信念率发现,大于3/4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盆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及其评估手段相关知识有兴趣,见表2。

2.3  妇产科医护对盆底肌肉锻炼行为依从性 将医护人员依从性分3个方面,医护人员自身是否会坚持以及是否需要盆底肌锻炼,此外,针对医护人员是否会提高患者依从性做了调查,

2.4  妇产科医护对底肌肉锻炼知晓的相关因素 妇产科医护婚姻、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对盆底肌肉锻炼知晓的影响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婚姻,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已婚和未婚医护人员对盆底肌肉锻炼的知识的知晓率高于未婚人员,且对哪些患者需要转诊至盆底专科门诊的知晓率也高于未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文化程度越高的医护人员对盆底肌肉锻炼的知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工作人员对需要盆底肌锻炼的人群及何种患者需要盆底门诊知晓率明显高于初级、中级职称的医务工作人员。

3  讨论

3.1  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肌功能及锻炼相关理论知识认知不足

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锻炼、以及需要锻炼的人群认识不足。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孕妇、产妇、围绝经期女性及老年女性,妇科子宫全切及全切以上的患者,都应该及早进行此项锻炼,将该项康复锻练渗透到更多的人生活中,形成日常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盆底康复理念更需要广大的妇女群众人人皆知。盆底肌肉锻炼的具体运动方案是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每次收缩不少于3 s,松弛休息3~6 s,每天需要锻练2~3组,每组连续做15~30 min,或选择时段每日做150~200次,体位上不限制,这样持续做3个月或更长时间。锻炼时要准备把握训练位置,可以通过抑制肛门排气的过程或是模仿类似中断排尿的过程来判定肛提肌的位置。对于本次调查的在院工作的143名妇产科医护人员,结果表明,她们对“盆底肌肉锻炼的具体运动方案”的认识仅为33.33%,“盆底肌肉锻炼的概念”仅43.59%,“盆底肌肉锻炼的作用”为48.72%。文化程度较低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包括未婚及大专或以下人员在盆底肌肉方面的锻练知识了解的并不多。因此,开展盆底肌肉锻练知识方面的培训尤为必要。

3.2  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文化程度、职称对盆底肌锻炼知识应用存在差异

此次调查发现初级职称医护人员对“哪些对象要做盆底康复或者需要转至盆底康复门诊看”的知晓率仅50.70%,“需要锻炼的人群”知晓率54.93%,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兴趣了解为66.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及职称越高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态度行为依从性的应用率也越高。加强医护正确认识PFD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医护人员的参与度及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才有了学习知识的源动力,真正重视盆底肌的锻炼,从而能真正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初级职称,文化程度大专以下的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势在必行。

3.3  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的保健作用

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ICI)和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医疗优选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美国(AUA)、欧洲泌尿协会(EAU)均提出盆底肌肉锻炼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与妊娠、分娩和产伤对盆底肌肉的损伤有关。有文献报道,在分娩前有尿失禁症状的妇女2/3在15年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4]。同样,对产褥期盆底功能的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后骨盆底的力量明显下降[3],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指有意识地对以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便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是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此锻炼对于控制尿失禁有一定益处,能够减少尿失禁的发作次数。鄂春翔等[5]报道,盆底肌肉锻炼为Ⅰ~Ⅱ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效率达50%。王玉琼等[6]报道,盆底肌肉锻炼在预防妇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上有很好的作用。妇产科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齡段的女性,包括育龄期、孕产妇、围绝经期以及老年女性,她们对盆底肌肉锻练的知识技能均不够了解和认识,需求比较迫切[7-8]。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盆底肌肉锻炼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应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掌握提高患者对此项锻炼的依从性方面尤其不令人满意,然而需要盆底锻炼的人群数量以及人群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和应用盆底肌肉锻炼的相关知识。

4  小结

妇产科医护人员需要加强盆底肌肉锻炼相关知识的学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不同婚姻、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称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对于PFD相关的知识要加强培训和学习,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全面掌握盆底肌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应做好PFD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指导相关宜得病人群对早期预防和治疗有所认识,使其正确认识到PFD的发病症状及发病风险,使患者正确掌握盆底肌锻炼的方法,提高持续锻炼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将盆底恢复到更好的状态,同时努力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在防治方面帮助患者养成终身防治的习惯,对于已经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干预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烦恼,最大程度地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王建六,崔恒,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1):69-70.

[2]  王洪英.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6):240-245.

[3]  孙淑霞.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持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8):42-43.

[4]  宋岩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67-68.

[5]  鄂春翔,贾虹,郑之琦,等.盆底肌肉锻炼联合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58-59.

[6]  王玉琼,龙德蓉,陈凤琼.宫颈癌术后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4-475.

[7]  黎矶,莫丕毅,陈瑜.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肌肉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74,77.

[8]  刘艳梅.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27(19):39-40.

(收稿日期:2019-02-01)

[作者简介] 叶小芳(1982-),女,浙江宁波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产后康复。

[通讯作者] 沈平绒(1969-),女,浙江宁波人,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E-mail:1285409618@qq.com。

猜你喜欢

妇产科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妇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疗效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护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观察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