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法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2019-08-15吕志坚

光明中医 2019年14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功效

吕志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发展而来。随着COPD发病率、致死率的逐渐上升,目前COPD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关注[1]。西医多采取对症治疗,很难达到较少症状的发生与预防疾病的进展等要求,同时不良反应较大[2]。中医药因作用温和持久、不良作用少,而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对象。肺脾气虚是贯穿于COPD稳定期的基本病机,而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针灸法有温阳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72岁,平均(64.23±7.15)岁;病情Ⅱ级30例,Ⅲ级10例。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2岁,平均(63.58±7.68)岁;病情Ⅱ级29例,Ⅲ级11例。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4~72岁,平均(64.36±7.31)岁;病情Ⅱ级31例,Ⅲ级9例。3组患者主要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COPD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3];中医诊断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相关COPD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病程程度属Ⅱ、Ⅲ级稳定期患者;3)3个月内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4)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排除标准:1)3个月内存在急性发作者;2)伴有严重肺部感染者;3)伴有呼吸衰竭、哮喘者;4)伴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功能障碍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A组给予单纯苓桂术甘汤治疗,方剂组成:茯苓12 g,桂枝9 g,白术6 g,炙甘草6 g。水煎服用,每次煎取药液150 ml,1剂/d,早晚分次服用。B组给予单纯温阳通络法针灸治疗,即在肺俞、膻中、足三里、太溪、风门、外关、大椎穴处施行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 min,1次/d;针刺结束后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穴艾灸,每个穴位艾灸30 min,1次/d。C组采用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法针灸治疗,药物的服用方法及针灸疗法均参照上述方法。4周为一个疗程,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 1)统计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减少≥60%;肺功能提高≥20%;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减少≥30%;肺功能提高≥10%;无效: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功能无变化甚至降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变化:1秒用力呼吸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3)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罗氏P800(德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含量。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5.00%,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3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C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FEV1、PEF、FEV1/FVC均显著增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1)。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 (例,

注:与A、B组比较,1)P<0.01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IgA、IgM水平均显著增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1)。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例,

注:与A、B组比较,1)P<0.01

3 讨论

COPD属中医学“瘀证”“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正如《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汉代张仲景也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指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及“咳逆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表明其病因多以肺气虚损为主,多是肺病咳喘日久、子耗母气之证,属于久病伤阳。其主要病机为:虚、痰、瘀,阳气受伤则肾阳不足,肾阳为诸阳之根,有温煦气化、推动血行之功,肾阳不足则脾失健运,脾失健运则不能输布水谷精微,导致肺气壅滞;气机不畅久致痰饮、瘀血、肺胀;肺不主气则气滞,肾不纳气而气逆,导致气促、喘证。故临床多以温阳活血、止咳降逆、理气化痰、温补肺肾为主要治疗原则[5]。

本研究所采用的苓桂术甘汤和温阳通络法均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苓桂术甘汤全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其中茯苓为君,有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之功效,既可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可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有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之功效,与茯苓联用,可起到温阳化饮、利水平冲之功效;白术为佐,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与茯苓联用,可起到健脾祛湿、利水渗湿之功效;辅以炙甘草,联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再联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还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功效[6]。全方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是COPD的最佳治疗方式。温阳通络法中,大椎、肺俞、膻中为君穴;足三里、太溪为臣穴;风门、外关为佐使。大椎穴是“三阳督脉之会”,可调节阴阳平衡;全方具有温阳散寒、通络化滞、宣肺止咳之功效。艾灸辅以针刺,可弥补其不足,正如“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叶味苦性温,可渗透皮肤,行气活血、散寒逐湿[7]。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治疗后FEV1、PEF、FEV1/FVC水平均显著增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治疗后IgA、IgM水平均显著增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表明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法针灸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功效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苓桂术甘汤治疗内科病运用概述∗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同角三角函数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