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洛他定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结膜炎

2019-08-15张巧云龚玉静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结膜炎滴眼液过敏原

张 进,王 盼,张巧云,龚玉静,李 蓉

0引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16-06-30/2018-06-30我院眼科诊断为双眼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参考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4],且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为蒿属类阳性的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无角结膜炎等眼病史,且近2wk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抗组胺药。排除因配戴隐形眼镜而致病者、合并糖尿病、青光眼、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者,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和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共收集305例610眼患者,其中男168例336眼(53.8%),平均年龄13.24±11.16岁;女137例274眼(46.2%),平均年龄20.13±13.5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57例314眼)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148例296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血清。对照组中,男91例182眼,女66例132眼,平均年龄16.42±14.10岁,平均病程0.57±0.49mo。观察组中,男77例154眼,女71例142眼,平均年龄15.82±12.68岁,平均病程0.50±0.40mo。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临床患者必须满足以下两项必要条件:(1)症状:眼痒,可伴有异物感,结膜囊分泌物增多。(2)体征:结膜充血、结膜乳头、角膜特异性病变特征至少1项。

1.2.2血液IgE抗体检测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3mL,3000r/min,离心10min,2℃~8℃保存不超过7d。采用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变应原,变应原主要包括20项检测项目,通过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选择其中蒿属类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进入研究。

1.2.3局部用药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1~2滴/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血清,1~2滴/次,6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wk。自体血清配置方法:注射器抽自体静脉血10mL,3000r/min,离心3min,用另一无菌注射器抽取黄色上清液,分装在等离子消毒后的空眼液瓶中,4℃冰箱冷藏,7d后弃用。

图1不同月份过敏性结膜炎的病例数分布。

1.2.4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程度进行评判,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wk的症状(主要包括流泪、眼痛、眼痒、畏光、异物感等)与体征(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总得分,总得分即各种症状和体征评分相加之和[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总得分减少≥75%;(2)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总得分减少30%~74%;(3)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总得分减少<30%,或无变化,甚至加重[6]。

2结果

2.2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得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wk,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2wk,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65.5,P<0.01,表2)。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不适11例22眼(7.4%),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微不适16例32眼(10.2%),随着继续用药,上述不适症状均有所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总得分比较 分)

注:对照组: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血清。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眼

注:对照组: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血清。

3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以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为主[4]。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当过敏原与眼部组织接触时,与特异性抗原IgE结合,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还可促使白三烯和慢反应物质等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患者出现奇痒、异物感、畏光流泪和眼睑水肿等症状。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目前我国尚缺乏大样本过敏性结膜炎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据报道,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占绝大多数[7]。临床上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IgE抗体滴度升高有助于诊断。将特定过敏原的膜条与患者血液接触,可半定量评估IgE抗体的滴度[8],不过此项检查并不常用。由于部分患者过敏原不明确,使得我们在预防和治疗上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对本地区过敏性结膜炎的常见过敏原进行检测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蒿属类是榆林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主要的过敏原。本研究对所有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并纳入其中占比最高的过敏原患者进行观察。蒿属植物为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的植物,蒿属花粉是一种重要的过敏原[9]。过敏性结膜炎的致病因素多样,且常呈季节性发作。本研究提示,蒿属过敏性结膜炎就诊患者人数众多,且高发季节为5~9月份,基本与蒿属植物的花期相吻合[10]。在年龄分布上,患者以10岁以下的儿童和25~35岁的青壮年为主。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过敏原耐受性差以及青壮年户外活动较多有关。健康教育和脱离过敏原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因此,我们建议上述蒿属过敏性结膜炎高发的患者采取保护措施尽量避免与蒿属花粉接触。

奥洛他定滴眼液是具有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双重作用的药物,一方面选择性作用于组胺H1受体,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结膜肥大细胞合成和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副作用小,故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方面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11-13]。单一用药对某些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迟缓,治疗有效率不高。有研究显示,奥洛他定滴眼液单纯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起效缓慢,联合用药可能效率更高[2,11]。自体血清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及pH值、渗透压与正常泪液相近,富含维生素 A和细胞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可向眼表提供上皮修复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14]。自体血清中富含氨基酸、葡萄糖、血浆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可确保结膜、角膜修复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得到满足,并对炎症发展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现继发性损伤,加快组织再生速度[15],故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干眼等眼表疾病的治疗[16-19]。由于自体血清可以促进眼表修复,改善泪膜功能,减少眼表长期反复损害继发的瘢痕和新生血管,故本研究观察了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2wk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总得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差异,可见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高。

另外,自体血清来源于健康人体静脉血液,不会引起超敏反应,且含有的 IgG、溶酶体酶和补体具有抑菌作用,可避免滴眼液附加防腐剂所引起的眼表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自体血清的制备参数和制备后的保存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Lekhanont等[18]研究发现在4℃冷藏箱保存1mo、-20℃冷冻箱保存3mo后,其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EGF、TGF等生物活性是稳定的。Jover Botella等[19]认为体积分数100%的自体血清滴眼液不仅可以提供高浓度的生长因子、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还因为省略了稀释这一操作步骤而减少了血清被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富细胞因子的血清可以从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制备方法简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过敏、交叉感染等问题。

2刘院斌, 武忠华, 任志凤, 等. 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观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32(9):1072-1075

6梁萍. 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结膜炎(过敏性)临床观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7;4(41):8066-8067

猜你喜欢

结膜炎滴眼液过敏原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