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学习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探究

2019-08-13梅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学习模式互联网

摘 要:依托互联网环境构建高质量的学习模式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弥补传统科目教学手段的不足,继而优化教学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文章通过分析学习模式和效果评价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具体构建形式,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学习模式的具体手段,并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设置合理的评价环节、完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为切入点,结合应用实例,对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模式的评价效果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学习模式;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梅华,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吉林  长春  13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互联网学习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探究”(课题编号:ZD172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4-0021-02

互联网构建高质量的学习模式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具体方式

1. 翻转课堂模式。互联网的出现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参与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无法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倡导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有机融合,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及转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正向教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平衡教学结构、教学体系与教学过程三者的关系。在翻转课堂教学形成下,教师可按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此外,师生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观点、汲取别人的优秀经验,提升知识的重组能力和创新能力。

微课和慕课是翻转课堂的主要方式。微课具有良好的公开性和互动性,能提升教师和学生及学生和学生间沟通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教学内容在微课创设的情境中,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及课堂教学后加入微课,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慕课与微课的概念及应用方式相似,但微课能够根据学生的年级情况及能力水平对其进行分层,然后教师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信息化课堂模式。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阅读技巧、听力技巧和口语技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应用素材,并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资源,形成独特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如教师在进行与健康有关的英语课堂教学时,可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常见疾病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手段等,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听力技巧教学时,通过互联网搜集优质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可以登录一些优质的英语学习网站,接触多元化的听力素材,选择自己喜欢的听力内容进行训练;在口语技巧教学中,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视频、音频等学习素材,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互联网中搜索听力材料,可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逐一模仿素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展示,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互联网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

1.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学习模式、学习效果及学习评价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在浅显易懂的操作原理及功能丰富的页面设计上,这充分证明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极其重要的。评价平台以交互、开放、自主为特点,与教学机制相互促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平台也能够将学生的科目学习效果展现出来,为教师教学手段的调整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形势非常乐观,与教学的融合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体验感较强的学习平台和评价平台,满足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需求。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预习,记录预习中的疑问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互联网平台呈现的预习评价结果,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调整,从而开展高效的教学。

2. 设置合理的评价环节。现阶段仍存在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的问题,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心有所偏移,而互联网下的学习模式和评价形式有助于摆脱此困境。

评价环节应包括形成环节和终结环节。形成环节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他评和互联网平台评价四种。学生自评分为档案和成绩两个方面,档案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等,这些内容与学习成果有机融合,能够展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汲取别人的经验,改善自身缺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他评是形成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进行查漏补缺。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终结环节分为试卷评价、应用评价和考试评价三个层面。试卷评价以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基础,符合学生性格发展的考试形式,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种评价模式需要弱化分数的地位。应用评价是科目教学的主要导向,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各項能力进行评价,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考试评价是一种相对权威的教学评测工具,如英语四级考试、六级英语考试等。这些考试的考察要求不同,能够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情况展现出来。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上述形成环节和终结环节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价进行安排,这些环节与教学活动的融合都需要依靠互联网开展。

3. 完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互联网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分为课程学习、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效三个方面。课程学习应满足教学特色的需求,即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应达成一致,教师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教师也需要对互联网平台课程进行评估,不仅要注重页面的精美度,还要整合学习资源。此外,作业也是互联网学习模式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教师要将社会热点话题与作业进行整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必须利用互联网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主题评价,形成多维度评价机制,强化互联网学习模式的评价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间的连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高中英语课件制作阶段,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激活学生的记忆,强化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科目的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学习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满足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爽爽,李梅.互联网下移动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1).

[2] 刘利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和效果评价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4).

责任编辑 曾轶维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学习模式互联网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