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段师生共读的实践与思考

2019-08-13余秋菊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共读阅读模式草房子

余秋菊

摘 要:师生共读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整整一本书。师生共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同时也能达到促进教师阅读的目的。以《草房子》为例,结合师生共读的实践,从师生共读的自主阅读、分享阅读、展示阅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意图创设小学高年段师生共读的阅读模式。

关键词:师生共读;草房子;阅读模式

一、小学师生阅读的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然而,从本班情况来看,学生缺少阅读的氛围,没有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阅读量。这些都是因为缺少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阅读意识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师生阅读共读模式。教师也由于平时教学事务繁忙,极其缺乏阅读。然而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对于学习语文而言,甚至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师者,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我觉得师生共读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师生共读的阅读理念与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式已经由传统意义上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转变到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等阅读方式。对于阅读的要求从基本的阅读做题延伸到要求孩子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广泛思考,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阅读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孩子,亲子阅读倡导孩子和家人在阅读中交流感情,而师生共读则提倡教师与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思想的交流。

课外阅读需要充足的时间,需要学生有极高的自觉性,教师的阅读引导显得格外重要,有效的引导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运用到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呢?导学案就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其中包含着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在师生共读的模式中,我将把导学案的基本理念运用其中,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完成行之有效的阅读任务,同时也为课堂的阅读交流奠基。

三、师生共读阅读模式的实践

(一)利用阅读导图卡,让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光有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有相应的指导。曹文轩的《草房子》一共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主要介绍一个人物,故事生动活泼,人物性格也很鲜明。但是这本书字数较多,故事的容量很大,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于是针对《草房子》的布局安排以及人物性格的鲜明特点,我制作了阅读的导读卡,让学生根据阅读导读卡,一个星期完成一个章节的阅读内容。《草房子》的阅读导学卡主要包括几个阅读任务,阅读任务一是积累好词好句。阅读任务二是完成人物形象图,其中包括人物外形特点、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你对人物的评价。阅读任务三是复述最精彩的故事环节。阅读任务四是谈谈你的閱读感受。四个任务层层递进,任务能力符合大部分孩子的能力。完成每一项阅读任务后,还要有相应的家长评价。

新课标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故事的概括能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赏析和评价能力。

以《草房子》的第一章《秃鹤》为例:

《秃鹤》的主人公就是陆鹤,外号秃鹤。人如其名,秃鹤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学生通过找出关于秃鹤外貌特点的描写,感知到人物描写要突出特点。秃鹤他的自尊心很强,当他因为秃头而遭受女同学嘲笑时,他不愿意去学校,直到父亲最后同意买一顶帽子才愿意去学校。这一章中的桑桑是一个十分异想天开、古怪的人,他可能会在伏天穿棉袄,把蚊帐当成渔网捕鱼。通过故事去总结概括人物的性格,就知道如何把人物写具体了。另外,学生在初步阅读时,只要能达到会概括故事,复述故事,大概感知人物,有自己的阅读体会,就达成阅读的初步要求了。

(二)利用阅读分享会,让学生深入阅读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了概括、理解的能力后,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能促进发散思维。以《草房子》为例,每次在完成一个章节的自主阅读任务后,我都会开展一次班级阅读分享会,在会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收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阅读后的问题。

在阅读分享会上,我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常会设计“四维目标”。所谓“四维目标”,就是循序渐进的四个分享环节。

一是故事串联,学生合上书,用开火车的方式把章节内容进行复述,这是基本的分享环节,可以检验孩子们是否完成了阅读任务。复述故事是阅读的基本要求,看起来简单,实则考验了学生的记忆力和对故事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学生不仅把故事读进去,还要输出来。能完整地复述故事,整体把握文本,是下一步细节阅读的前提。

二是讲讲你觉得最精彩的片段,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锻炼演说的能力。

三是说说你对主要人物的看法,你喜欢主要人物吗?为什么?这是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不管喜欢与否,重要的是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以《草房子》第一章《秃鹤》为例,有的学生就很喜欢秃鹤,因为觉得他想法很多,无拘无束,并且愿意用自己的秃头为集体争光,很有上进心……有的学生不喜欢秃头,因为他的很多想法都是愚笨的想法,自尊心很强,有时又显得很无赖……其实秃鹤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形象,学生通过分享和交流,不仅看到了自己眼中的秃鹤,还看到了其他人眼中的秃鹤,学生的思维会不断拓展,得到发散。

四是提出问题,大家交流讨论。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对字词的理解,文章的写法,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习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介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写法。例如在第一章《秃鹤》中,运用了许多环境描写,我会针对性地问学生:“雨沙沙沙地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秃头上。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这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带领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写法。当然,所以导图卡、有目的性的问题的介入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阅读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我们一定要明确目标,把阅读当作一种学习,当作自身成长的阶梯,当作阅读能力增长的平台,我们在整本书阅读时,一定要明确阅读目标,让阅读成为一种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成为获得阅读力提升的一种途径。

(三)利用多元化阅读展示平台,让学生快乐阅读

阅读的兴趣不是马上形成的,也不是一直持续的,而是需要一次又一次不断被激发的,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后,不仅要能把书本内容吃到肚子里去,还要能将吸收的知识释放出来。因此,我给孩子们创设了许多阅读输出的平台。比如:读后感、手抄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镜头表演出来……这些平台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展示,更深入地了解一本书,兼容并包。

结合当前微信的使用,笔者在班级还开展了微信阅读小打卡,围绕《草房子》,组建一个微信阅读群,每天晚上,教师和学生在阅读群通过语音、图片、文字分享阅读的收获。在为期一个月的小打卡中,共有41个学生参与,围绕《草房子》发表了一千多条阅读日记。每天晚上师生组织阅读相同的章节,然后通过语音复述故事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复述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除了分享故事内容,还可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分享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聆听日记,聆听也是一种学习,通过学习别人的日记,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增益自己。自从推出阅读打卡群后,学生能够互相监督,坚持打卡,因为阅读打卡有坚持天数的排名,这也隐隐中有一种力量在监督着他们。

四、小结

在开展师生共读的一年多以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阅读量也在逐步提高,很多学生都能参与到师生共读中来。而且从教师自身来说,由于有了目标,会在教学中不断地抽出时间来阅读,思考如何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

在开展师生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是教师在课外阅读、师生共读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远远不足。二是学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化,家长的配合程度也不一样,学生的阅读程度、思考程度、展示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你不断地深入开展师生共读时,你将发现自己和学生是朋友,有很多话题,会在读书中共享快乐,在读书中共同成长;你会不断要求自己超越自我,你会慢慢感受到阅读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性、充满人情的艺术。在师生共读中,你会发现学生读书兴趣持久,你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樂园,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大门。可以说,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是一种双赢!学生受益,老师受益,乐亦在其中矣!

参考文献:

[1]王定铜.“六要素”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美]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王建丰.师生共读,将学生带入灿烂的阅读星空[J].中国教育学刊,2010.

[4]高雁.按部就班,将师生共读落到实处[J].新课程(小学),2015.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师生共读阅读模式草房子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想飞的草房子
调适阅读心理,培养阅读技巧的策略
深化情感体验,建构阅读模式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爱着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