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可行性分析

2019-08-13冯婷婷

新课程·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音乐性想象心理

冯婷婷

摘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2015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强化教育脱贫在民生脱贫致富中的关键性作用,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美育教育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通过研究能够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确保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

关键词:想象;心理;现代绘画;音乐性

根据对教育网络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研读发现,关于此类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2012年开始就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进行解读报道,2015年研究逐渐丰富,2016年、2017年的研究成果呈井喷式的增长。学者们的主要关注于教育网络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价值的分析。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理论实务界涌现出了大量有关精准扶贫具体实务的工作总结。关于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早在2000年就有所涉及,近年来则多趋向美育政策研究。而关于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相较而言甚少。

教育网络精准扶贫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推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贫困地区美育发展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网络精准扶贫任务。目前针对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进行实操性的探究较少。因此,从教育精准扶贫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贫困地区,探索网络促进美育发展的可行路径,于当下扶贫攻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需求支撑

目前全省农村小学教学点情况:全省现有农村教学点3238所,农村小学生47.2万人,在教学点就读的学生有50728人。全省58个贫困县共有教学点1969所。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现有教学点287所(不包括宁武县、大宁县、永和县)。

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在我省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美育教育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目前,全省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薄弱,校际师资水平不均衡和老师下乡难的问题突出,农村贫困地区严重缺少音体美教师,音体美课程开设严重不足,美育教育较为匮乏,急需小学美术、小学音乐等课程。戏曲、书法、篆刻、剪纸、锣鼓、花鼓、民歌、皮影、年画、手工制作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被教学边缘化,农村小学生缺乏音乐、美术文化素养,严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政策支撑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逐渐成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有效手段。

2015年11月,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就“怎么扶”提出“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五大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教育扶贫成为扶贫开发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4月19日,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为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及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201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全面改薄中期有关实施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改薄任务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到2018年,学校美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2018年4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暨第三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上强调,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多渠道丰富充实学校美育资源,加快美育工作信息化进程,让广大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美育资源。

山西省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推进了我省教育精准扶贫的步伐,相继出台了《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根据《山西省教育扶贫行动方案》精神,山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山西省2018年教育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并出台《关于配合做好教育网络扶贫相关工作的函》。

三、意义支撑

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精准扶贫和信息化应用的战略部署。剖析和解决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政策,探索建立扶贫工作有效进行的机制和路径。

二是切实把握学校美育的育人导向,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美育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材与教学落实、落细、落小,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学校美育工作展现新局面。

三是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扶贫的引领作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优质资源共享精品课系列示范行动,出版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不断积累和丰富教育和教学优质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

四是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通过资源体系,加快实现偏远农村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五是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贫困地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能力,创新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智慧成长的新模式。建立农村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机制,使经济逐步好转的县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能够为缺乏音体美教师的学校配齐专职教师。

六是通过对贫困地区美育发展的研究,整合全省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有效资源,深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带领一批学校开发、研究教育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入融合,总结经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

统筹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拓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网络扶贫扶智,增强贫困地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贫困农村信息化水平,增强贫困地区学生文化自信,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远程同步互動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音乐性想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心理感受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