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019-08-13张锻炼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知生活化生活

张锻炼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源自生活,升华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深层次结合,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去研究。做到以生活为导索,从生活中来,又回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学懂数学,学会数学,喜爱数学。

一、教师要有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充分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只要教师树立起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将教材与生活进行有机联系,备好课,才能在课堂中抓住教材重点联系实际,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始终有信心与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可联系教室的地板方砖(长方形或正方形)圆的面积可联系圆形饭桌,可以安排学生测量长和宽、饭桌的周长(用软绳圈一圈),并让学生估计操场的面积。教师转变教学意识,带领學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对新知有印象深刻的记忆,便于掌握新知,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主要角色的感觉,有充分参与的记忆,容易记住新知,增强联系生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语言运用生活化,时刻联系生活,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接受新知与认知程度是不同的,这要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而课堂的把控能力很大部分都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让一节枯燥的数学课变为有活力与趣味,要靠教师语言的诱导与启发。是枯燥的灌输给学生,还是循循善诱,讲数学与生活充分联系就是教师的问题与能力了。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的利息计算这一课时,是在认知了本金与年利率之后,完全可以告诉学生利息的计算方法了,认真听的学生可能会记住公式,但没有深入脑里。而如果结合生活以实际例子来引导启发效果会大不一样的。学生每年春节都会收到压岁钱,而大部分人在长辈的引导下是会存入银行。可让有经历的学生来说一说,存了多少,时间到了取款时比存入时多了吗?多了多少?学生马上就会有兴趣与精神了……

三、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让学生在“无意”中学到新知

人在认知新事物时,如果能与旧知联系,并与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从结合新知的特点,充分联系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二年级的乘法时,可以结合实际提问,“新学期老师给第一组的8位同学每人发两本练习本,一共发了多少本?”学生的列式应该是2+2+2+2+2+2+2+2,或是2×8,或8×2,教师在肯定两种方法之后,重点分析第二种方法,理所当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知。

四、数学教学要将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有实在的感知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简单的数学知识,学会简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可以利用教具,让学生分组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探讨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圆锥体积,通过对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利用教学模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出对于体积的疑问,并且通过实践讨论得出答案。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和思路,让学生加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五、小学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社会经历,他们要了解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引导他们多质疑,敢于大胆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多与生活相联系,将对新知的学习与探究充分与生活结合起来。从引导学生独立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运用数学的思维模式,将学与用完整结合。

总之,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用心去学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新知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