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中依托话题写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019-08-13钟俊娟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材英语能力

钟俊娟

学习能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能力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涵义,它不仅包含我们之前所熟知的学习策略,还指向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质量,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教学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必然处于优势。由此可见,写作既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最本质体现,同时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力一环。随着课题《单元整体教学中依托话题写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我们逐步探索出以话题写作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助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四方基石。

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

立足教材,以单元话题为主线,全方位整合资源,层层铺垫,实现“写作”这一语用体验。对小学生来说,所用教材是首要的立学之本,现行广州市使用的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以话题为编写框架,模块主题分明,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模块内两个单课话题紧扣,对话,文本阅读,词句训练,故事,歌谣,语音等丰富的语言材料,层层铺垫,螺旋递进,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输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高质量的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体现,正所谓“水到”才能“渠成”。要让学生能够紧扣话题,灵活运用词句表达心中所思,进行谋篇布局,教师需要灵活整合教材资源,使听、说、读、写都能恰如其分地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好语言框架和提供信息储备。对于每一個单元模块的教学,都要精心设计好新授课,巩固课和复习拓展课。而话题写作便是通过复习拓展课得以落实开展的。这时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写作任务,就被赋予新的活力,它有单元核心词汇的补给,有核心句型的搭建,文化品格的引领和思维品质的碰撞。教师借助这一系列具有连接性和递进性的话题资源,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话题写作任务,让学生从教材中积累素材,从而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和探究,多维、立体地开展语用体验,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力和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启动,从而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重要目标。

二、基于阅读供给,以读带写,以读促写

《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才能有质的输出。换言之就是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的飞越。要想学生在写文章时有清晰宽广的思路,有词可用,有句可言,句法正确,知情达意,有高质量的习作产出,阅读是语言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一要把握好教材双课文本的精读指导,二要积极发掘整合相关阅读材料,为学生顺利开展写作提供充分供给。做到以读带写,以读促写。

教材的双课阅读文本紧贴话题主线,靠近学生生活体验,鲜活而生动。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采用问题式,图表式,缩写,扩写,仿写等能够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积累词句,获取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素材,逐步搭建起写作支架。把课本所学内容加以延伸和扩展。

然而这只是简单的支架,要想搭建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写作支架,单靠教材的阅读材料和读写活动练习还是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完整和丰富的读写体验的。笔者通过使用与教材话题同步的《新编小学英语拓展读与写》《英语周报》,以及绘本和网络资源等,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设计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话题写作任务,加强阅读策略指导,让孩子学会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从中再次获取能展开话题写作的有用素材和信息,形成更为立体的网络式框架。更令笔者惊喜的是学生在进行英语的阅读理解时,会不由自主地将个人的思维与情感融入其中,非常自然地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语感。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形成具有自身思想的写作“桥梁”。

三、基于合作学习,静态和动态互补,合作共赢

传统的写作教学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走的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老师批改,学生修改的路线。但笔者在之前曾做过关于小组合作的课题研究,深深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深入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写作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课前小组分工查找资料,课堂分享资料成果,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对于下笔写作的焦虑情绪,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体验活动。如在进行birthday这一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织一场birthday party,从准备活动到祝福现场,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用情景之中。有了切身的互动体验这一动态的过程,结合自己的静态思考,便“顺理成章”了。

四、基于多元评价

相比于其他教学活动,写作教学更需要借助多元评价帮助达成目标。而且笔者认为多元的评价更能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新课程理念,且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激励原则,形式可分为小组内互相鉴赏,根据同伴的习作材料进行提问和建议,微信群互动,英语角赏析,教师点评等等搭建起进一步修改的平台,为优秀作品的完成形成合力。经过小组推荐评选出“作品大咖”,“闪耀之星”等,能够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另外,笔者也鼓励学生建立个人作品集,可供自我复现与修正和他人借阅学习的资源。

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它是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式。希望本文通过探索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话题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实践,提出四个“基于”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关键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努力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有心人”,探索出出更适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教材英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