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2019-08-13刘剑勇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交流班主任家长

刘剑勇

从一次失败的交流经历说起。

记得那是我工作的第四年,新接了一个班,当班主任。这个班其实也不错,但是里面有一个全校知名的“大魔王”。这位小朋友从来不听课,上课时想干嘛就干嘛。你能期待他的最好状态就是在上课时安静地趴在桌上。但是这种状态经常无法保持,在班上跑来跑去、随意打扰其他同学才是他的常态。我也尝试了很多种对他的教育方法,一直未能奏效。有一次早操时我突然发现全班同学都去做操了,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外,双手抱膝、低着头,一副情绪低落的样子。我突然感觉机会来了,也许这时候我能够尝试与他交流一下,看看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于是我走上前去,低头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摇头不理我。我又试着问他各种问题: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不是谁欺负你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突然他跳起来,直接就跑下楼去,留下我一个人。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一直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问题。在长期的工作中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曾经面临和我相似的情况:教师不停地对学生说话,但是学生只是沉默以对。或者老师说了一大段话,学生仅仅只是“嗯、哼”地回应几声。这种思想工作是最让教师抓狂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往往收效甚微。最后忍不住对学生大发雷霆的情况也是时有出现。我曾经试过与一个学生交流了一个小时,我不停地说话,而学生始终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最后我也没有办法了,只好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孩子的家长也很配合,说请孩子听电话。我把电话拿给学生,很可惜,尽管在电话里家长对他各种劝导,可是孩子依然一声不吭。最后我也只能作罢,请孩子先回去。

通过一次次与孩子成功与失败的交流,我发现:我们要想与孩子达成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先进入到孩子的心里,与其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就好比两人隔河相望,在没有拉近彼此的距离前,无论你怎样叫喊,对方也是无法回应的。设身处地想一想,被叫来与老师沟通的孩子,往往已经先带着恐惧、戒备的心理,觉得老师是不是要批评、处罚我了?在这种高度警惕的情况下,孩子会先在自己的心里构建出一层厚厚的保护壳,如果无法打开这层壳,那么你就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很多老师喜欢采取一种审讯式的高压沟通法,使用呵斥、恐吓等方式去直接敲开这层保护壳。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学生年龄一般比较小,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因此这种方法常常是有效的。老师尝到甜头后也愿意一再重复。可是我们想过没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经历的增多,他们的“斗争”经验也在不断增加。最终“百炼成钢”的学生那真的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根据我的工作经验,这类学生一直在增加。他们已经成为学校里的“老大难”,哪个老师碰上都头疼。因为严厉的批评、责骂、找家长或者和颜悦色、软言宽慰都已经无效,正是所谓的“软硬不吃”。

还有一类学生,由于先天性格的原因,或是成长过程中某些因素导致心理上较为自闭,这类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常为:比较内向,不愿意或较少与其他同学沟通。性格较为极端,一旦发起脾气立即将自己封闭起来,谁的话也不听。个别学生还会表现出暴力倾向。班上一旦有个这样的孩子,班主任、科任老师都会非常紧张,因为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而处理起来还会非常困难。之前我提供的案例中那位一言不发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位学生。

一、用爱浇灌,以诚动人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就应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从一些小事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孩子是敏感的,哪个老师是真心对他们好,他们都是能感觉得到的。当学生亲近师长的时候,做学生思想工作是较为容易的。润物细无声,你要想走近学生的心灵,就要先向他释放足够的善意。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好的桥梁。

二、学会平等的对待学生

虽然我们一直提倡师生平等,但是很多老师还是无法真正做到,遇事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在还没有了解清楚情况的时候就开始说教。殊不知这样的不平等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一旦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他心中的大门就已经对你关上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弯下腰、蹲下身与学生说话。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会发现学生的每次行为的背后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当你承认他做事的道理时,他会很欣然地对你打开沟通的大门。那时候再因势利导地扭转他的观念才能事半功倍。

三、应对突发事件,先处理情绪

在学校经常发生的事情大致可以归结为几类:一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出现了错误,如不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等;二是学生之间发生了冲突,如口角、打架等。在这些事情发生时,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情绪,不要马上就开始批评、斥责。要知道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后面的原因。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前,你的一声怒骂可能马上让学生缩回到自己的保护壳里,再要请他出来就很困难了。其次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刚刚与人发生了冲突,这时候正在气头上,你应该先帮助他冷静下来。人在生气时是没有理智可言的,这时候你跟他将道理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如果他冷静下来了,自己都会知道剛才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解决问题就是几句话的事了。

四、巧用方法,达成共情

我曾经多次面对学生完全封闭自己,无法沟通的情况。刚开始我也是不停地自说自话,不断地诱导学生跟自己交流。但是效果甚微,或者无法让对方开口,或者得到的只是简单的敷衍。有一次我又碰到了一个孩子,情绪低落地坐在校园里的凳子上。我走上去问他怎么了?完全得不到回应。这次我学乖了,不再试图贸然地去打开他心里的壳。我只是对他说:“那我陪你坐一会儿,可以吗?”没想到这次得到了他的回应,他点点头。于是我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陪他坐着。仅仅只是几分钟,我发现他开始变化了,突然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要去参加大课间了。”我说:“那你还觉得难受吗?”他摇摇头,然后很开心地参加到了同学们的活动中去。这次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当学生处于这种沉默中的时候,他需要的也许并不是有个人在耳边“碎碎念”,而只是有人能分担一点他的痛苦。当你陪在他身边时,给他的支持远比你想象中的大。当你默默陪伴着他时,其实就是在与他达成共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交流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