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堂活动为手段,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2019-08-13林木贤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开小差课程标准交流

林木贤

《学习有方法》一课为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第14课。《课程标准》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列为“愉快、积极地生活”中“有应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在《我能行》一课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内容标准,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自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探究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同时,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想法或活动成果,在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帮助同学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一、课堂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24点游戏”;活动目的:让学生感悟“学习有方法的”道理。

规则:教师随意出示4张扑克牌,运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算出24点,这是二年级学生在学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后,提高运算能力的一个有趣的游戏。

学生之前没玩过这个游戏,不知道如何入手解答。我适时提示:“24点”是有方法的,可以用加法,即先想法拼出两个“12”,相加即可,也可用乘法,即先拼出“6”和“4”,两者相乘,即可得出解法。

提示过后,我让学生按照提示重新解答,果不其然,这下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看着他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我问:“是不是有体会要交流一下?”

“方法很重要!”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让学生领悟认识这节课“学习有方法”的教学目标便水到渠成了。

二、自我展示,树立学习自信

课堂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课前收集班上学生的获奖证书和作品,并拍照做成幻灯片,课堂上进行了展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荣誉证书或书画作品在全班出现的时候,个个神采奕奕,自信满怀。此时,我便提出了我的要求:“能把你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吗?”

学生1:“我来说说我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就是写字时要注意把讲究笔锋和结构,仔细观察汉字的结构。”

学生2:“画画先想好构图,勾好轮廓,不能想到哪,畫到哪。”

学生3:“学习口才要先练习胆量,再练习口齿伶俐,绕口令是个好方法,我来给同学表演一段吧。”说完,便现场即兴给同学来一段绕口令秀:“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启示:教师们应该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同伴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课堂活动:学习问题诊断会;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想法或活动成果,帮助同学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了完成这个环节,我课前收集学生们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课堂上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找出一些代表性问题,共同来解决。

我:“我们班上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你有好建议送给他们吗?”

问题1:我上课容易开小差,怎么办?

学生1:找一个同学提醒他,开小差时,拍拍他的肩,让他把注意转移到课堂来。

学生2:给自己心理暗示,再开小差学习成绩就落后。

问题2:我写的字不够美观,很苦恼,该怎么办呢?

学生1:留心观察语文中对汉字书写的提示。

学生2:把笔画和结构写好了,字就美观了。

问题3:语文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总是写的干巴巴的,一点都不生动,我很苦恼。

学生1:多看课外书,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写作时就能用得上了。

学生2:写完之后要大声朗读一遍,看看哪里有不通顺地方,再修改修改。

学生3: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积累古诗词,这样能让自己写的话更有文采。

启示: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既是整个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这节课对学生的课时要求。学生在为同学的学习问题支招时,表现了巨大的热情,提出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这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比老师费尽口水帮忙解答学生的问题,效果好得太多了。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开小差课程标准交流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脑开小差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脑开小差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