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

2019-08-13黄敬松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设法治道德

黄敬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以下缺点:教师扮演着课堂的主宰,对学生灌输道德与法治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这些知识,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道德法律知识,并在生活中应用,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

脱离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空洞的,收效甚微。教师应当将生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将课堂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很大帮助。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对周围的事物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并极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理想时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想象,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例如,让学生举例回答生活中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的事情:买电影票时应排队;坐公交时应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医院看望病人时应保持安静;与长辈说话要遵守礼貌等等。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接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

二、借助少先活动情境的创设,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小学生在进入少先队后,个人荣誉感通常会大大提高,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因而更加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创设少先队活动情境,让学生参加趣味横生的少先队集体活动。

例如,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能在实际行动中自觉爱护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法律和环保知识。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加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或为革命先烈扫墓,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访问全国道德模范家庭,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主题朗诵活動或演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可以获得乐趣,又可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教育效果也得到加强。

三、在教学中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创设多元化教育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建丰富多元的教育情境,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让道德法治教育的开展广泛而深入,首先,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科中含有的道德法治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班会课和课外实践活动,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以人为本”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以人为本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人格和素质也得到发展。

例如,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除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外,对某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能直接批评,以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要耐心地提供指导,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对于比较羞涩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这样,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自信心得到提升,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

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法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当前的教学中,要提高重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创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