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情”字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019-08-13李承恩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美的学会课文

李承恩

如今,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共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情感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以境诱情

情感具有情境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就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且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达到以境诱情、以境育情的效果。如《可爱的祖国》一文是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怀。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较弱,如果光靠教师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上课时,我通过直观教学,边放录像边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游览,北京有庄严的故宫、颐和园,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长城一共长108万里……”“现在,我们又到了杭州西湖,这里有著名的雷锋塔,景色怡人……”我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导游,拿出他们预先准备好的资料(照片、图片等)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到过的旅游胜地。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到过桂林,那里山清水秀,漓江尤为出色;有的说到过湖南的张家界,那里山高林密,令人流连忘返……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扬文真美,以美育情

美具有感染性。它能激发人们的情感,给人一种享受和陶醉。美的感染性不能离开美的内容。但美的内容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离开了完美生动的形式,这种所谓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从感情上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小学语文是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一门课程。从宏观到微观,它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多种体裁的课文,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如《漓江》《日月潭》《庐山》等课文描绘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神游一座座山峦,涉足一条条江河,一次次领略山林河川之美,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不少课文反映了历史的人民英雄、民族英烈的彪炳业绩和波澜壮阔的群众正义斗争的场面,闪耀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辉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不少课文讴歌了深厚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情操。

三、熟读传神,以读怡情

学生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朗读训练的质量大体有三个层次:其一,正确的朗读。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加字不掉字。其二,流畅的朗读。正确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其三,传神的朗读(即课文中有感情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而学生要达到传神的朗读,在读中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就必须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能体味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无疑也受到了教育,培养了积极的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有声、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从而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点,收到以读怡情的功效。在指导《我爱祖国》这篇课文的朗读时,我紧紧抓住文章句式相同、词语重复这一特点进行指导。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感受句式相同所产生的气势,体会到词语重复中所表达出的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的最后一句:“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亲爱的祖国!”我不仅抓住词语重复的特点,还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在这里产生的作用:问号表达了长辈对儿童们的期盼,感叹号表达了少年儿童長大了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围绕标点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做到以境诱情、以美育情、以读怡情,既能使学生动情,与教师、作者、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向善的稳定性情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美的学会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好美的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