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起来 让课堂更精彩

2019-08-13庞可彬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申奥小鸟北京

庞可彬

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中得以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致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

在教《我们成功了》一文时,我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活动的教学中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了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的场面中。学生们看得兴致勃勃,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看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你会怎样想,又会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老师,我想说当我知道北京申奥成功后,看到这令人兴奋的场面,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现在,我恨不得身上長出一对翅膀,飞到北京和各族人民一同庆祝!”“我现在的心情十分激动,我想大声地说‘我们赢了!北京赢了!祖国万岁!”。

这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这一切是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进行想象,自由抒发真情的结果,是在学生情感被激发的基础上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体现。

二、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视教学过程为间接经验过程,是掌握和占有人类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注重分析、演示、讲解。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他们的学习活动是“接受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难以充满激情地参与活动,难以真正确立自身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实践、探究,发现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课文的小处着手,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变接受活动为创新活动。如在上《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我以让学生想想,如果你是井里的这只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会怎样做呢?这一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让孩子们开展创造性想象,作创造性表达。学生们发言十分活跃,有的说:“听了小鸟的话后,我立刻跳出了井口,眼前忽然一亮,哗,好个美丽的世界!”有的说:“小鸟的话到底是真还是假呢?要是妈妈还活着的话,问问它就好了。”还有的说:“小鸟想骗我跳出去,没门!外面的太阳猛烈,会晒伤的皮肤,环境污染得厉害,我的寿命会短几年。看,我在井底这世外桃源生活得多自在……”孩子们在自身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了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更富有意义,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变浅显性学习为深入性学习

阅读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活动性体验是一种依存于活动主体的主体性体验,它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是专心听老师讲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心智活动。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更应该全面地体现在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们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体验成功与失败,都是更具实质性意义的学习成果。

因而,在上《我们成功了》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说道:“北京申奥成功了,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这一盛事的祝福,你们呢,想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北京的祝愿?”此时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我要画一副题为《五环旗下共欢庆》的图画,表达我对北京申奥成功的祝福。”“老师,我想朗诵我写的小诗:当时间老人的脚步来到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时,我们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沸腾了……”“我要用五彩纸做一对吉祥鸟送给北京的小朋友。” ……“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可真多,现在就请你们用灵巧的双手,把自己的祝福通过写诗、画画、做手工等方式,表达出来吧!” ……学生们在这饶有兴趣的活动中,素质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让孩子们在课堂里充分活动起来,这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申奥小鸟北京
北京的河
日本出现首起申奥标志侵权案
小鸟
柏林要申奥激起一片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