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9-08-13古振宣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多媒体生物

古振宣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教育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繁多,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主动掌握网络多媒体知识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资源,继而适时灵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生物教学,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了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在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而对生物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降低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学生需要一个从抽象认识到知识获取的过程。应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和规律,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化解知识难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对于《减数分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事先制作染色体模型的学具,提出问题,并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构建减数分裂过程,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最后教师通过互联网上的Flash动画展示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总结提升。这样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在构建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中,学生不断地质疑,修正错误,最后达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从教学效果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既降低了生物抽象知识的认知难度,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最优的效果。因此,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互联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用的资料,制作更好的生物教学课件

通过网络多方搜寻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动画,视频等文件格式,集各方之特长精心制作PPT教学课件,逐步提高生物教师使用网络多媒体辅教的技能,竭力解决一些 “多媒体辅教”中的具体问题。

(二)有效合理的的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生物教学

在利用网络多媒体辅教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以教材课本为基础,合理地利用网络,丰富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课外学习互动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在网上为学生构建一个课后互动学习,做作业的平台,如“一起作业”的微信,QQ群等,在群里学生可以自由相互分享各自学习的经验心得,也可以提出一些学习中的问题或困惑,更可以向他人求助,解決作业中的难题。

三、运用“互联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互联网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但应避免把课堂内容变成问题的罗列,应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加强教学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进行相互的交流之后,能够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具体的实施就是,按学生总人数将学生分为人数较合理的小组且选定一个小组组长,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记载下小组内同学的讨论的具体内容、各自的看法和发言情况等,这种讨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导能力会有较好的提升。举一个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在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部分内容进行初步学习后,因涉及到许多概念,学生对物种及物种形成的知识理解还是不深刻。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多媒体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第12话 完美生物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