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2019-08-13胡清兰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目标思维

胡清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包含着形式创新、教学理念创新和教学内容创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新时代的教师要及时更新理念,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要,以创新教育目标为导向进行学科教学,能够创造性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需要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从教学理念创新着手,确立创新的教学目标,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稳步提升创新教育的有效性。

1.语文教师树立创新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时,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状态。教师的创新教育需要发散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轻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信地表达、自由地思考。例如,在学习《体育课》一文时,教师可以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将原先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化为课堂讨论:“你在体育课上是怎样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的?”“涅利如何爬到横木顶上的?”在课堂发散性的讨论当中,学生才有机会勇敢地表达出个人的想法,最后教师在教学总结中将讨论结果与课文中心思想作对比,有助于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2.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创新

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以科学的目标为引导,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下,教师设置创新性的教学目标需要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不浪费课堂的一分一秒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需要承担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目标,实施人文教育和关怀,不断强化核心素养教学。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一文时,设计多元目标是和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举措:第一,小学生要掌握此诗中的生字与词语;第二,要在翻譯阅读中感受诗人的感情和中心思想;第三,在理解的前提下朗读和背诵诗歌;第四,渗透德育教育,将爱国主义思想和热爱故乡之情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升华古诗教学的层次。教师合理确定层次化又系统化的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创新水平。

    3.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重点,在现阶段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且必须应用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师完全控制课堂的形式应该得到革新和优化。在教学方法应用实践中,教师应该重点落实教学方法,而非停留在形式上的多样化。学生在新颖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加能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深入掌握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没头脑”和“不高兴”》一文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自主学习,各个小组在明确的任务下阅读文章,感受文章中对“没头脑”角色和“不高兴”角色的描述,哪些方面能够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一方面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目标。除此法之外,教师还可以灵活恰当地运用探究式学习法、趣味式教学法、翻转课堂学习方法、情境式教学方法等,变换“花样”的语文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富有新鲜感与灵活性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4.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创新教育中要以情境教学为出发点,用情境带动学生的思维,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吸收和内化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优化思维模式。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开放的情境,适当提供空间推动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犹如“一匹马” “一条大狗” “一头大狮子”,在文章的描述中学生能够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的设想,并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及时作出进一步的验证。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承载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需要以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应用科学的思维意识引导教学行为,确立层次化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以实现自身思维认知以及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促进小学语文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 罗峰

实习编辑 谢颖媚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目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