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质与边界

2019-08-11梁菁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改革

梁菁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内在实质的基础上,从统一“课程思政”改革“硬指标”认识、明确“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防止“课程思政”内容主体及表达“思政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边界,以保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内在实质;发展边界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课题做出的重要指示。“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工作由此发轫,国内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从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国内各高校对“课程思政”在认识的政治高度上、在开展的方式方法上、在“课程思政”与高校传统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握上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上还存在意见不统一、认识不明确和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对于“课程思政”改革中出现的这些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加以纠正和解决,以确保各类课程能够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好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高校“课程思政”内在实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从内在实质上来讲,“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培养人才,也即是育人。从总体上来说,高校“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势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参照2015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的高等教育育人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我国高校的育人工作可以概括为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主要途径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高校育人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回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要求。而“课程思政”从更全面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高校培养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高校“课程思政”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研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而做出的发展性选择。“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课程思政”是顺应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而提出的,旨在通过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依托于专业课程的开展,利用专业课程教育的渠道优势,把在专业、行业中存留下来的优秀思政资源以适当的方式传播给学生,从而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上来看,“课程思政”是新阵地,其有效的补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開展中的不足,有利于构筑全课堂、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结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局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发展边界分析

从育人目标、教育功能等方面来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一致性。但是从课程的学科属性、学科话语、课堂教学侧重点以及两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等都区别。厘清“课程思政”改革的边界,防止“课程思政”改革在思想认识、实践落实等环节的偏差,才能够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发挥,从而保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方面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运行。

1、统一“课程思政”改革“硬指标”认识

“课程思政”的改革工作从顶层设计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指向,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及层次较高的高校内“课程思政”的开发和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高校、一些教师在认识上没有统一到“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的认识上来,仍然抱着专业课就是要讲好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从思想和认识上不重视“课程思政”改革,甚至有些教师对专业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统一一个“硬指标”的认识,给“课程思政”的建设划定一个边界,即高校所设课程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各项课程都涵括在“课程思政”的范围之内,在“课程思政”改革上不存在有特例的课堂和课程。

2、明确“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则表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两个“主渠道”的表述,恰好细分了“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一方面,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是核心课程,其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手段都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比较而言,“课程思政”的“思政”内容则是处于主渠道之外的“辅渠道”。其侧重于结合课程的学科属性和教学内容等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浸润、职业道德观培养以及价值观引领等。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诸多育人方式上讲,课程是最主要的渠道。因此“课程思政”改革既要明确“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又要明确“课程思政”在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的“辅渠道”地位。

3、防止“课程思政”内容主体及表达“思政化”

“课程思政”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是要注意的是从学科的属性上来讲,高校各类课程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都是非思政学科的。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是不同的。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上要注意主次之分,即课程的主干内容仍是各学科专业知识,思政内容是依托于学科知识之上的价值引领,比如在法学学科的“课程思政”中加入法治精神的引领,在建筑工程类学科的“课程思政”中加入工匠精神的教育等。要防止“课程思政”的内容上的过度“思政化”,不能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4]在“课程思政”的内容改革上不能以伤害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为代价。在“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体系上,要防止“思政化”的表达,防止把一门在专业课话语体系下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课程讲授,变成了一门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专业课:一方面“思政化”的话语表达会使“课程思政”的“课程”意识淡化,甚至是冲击了“课程”的应有之意;另一方面“思政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容易造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重合,使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课程”教育的教授效果。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认识和把握好“课程思政”改革的发展边界,对实现高校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常遇常新的动态实践活动,需要高校教育者予以长期的关注、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2016-12-08.

[3]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3.

[4]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60.

【作者简介】

梁 菁(1990—)女,供职于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