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策略

2019-08-07孙琦张象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基层

孙琦 张象林

摘 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性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应对新环境变化、推进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师生成长、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当在更高层面认识把握党的服务宗旨、高等教育的服务使命,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站在执政为民和科教兴国高度,樹立服务思想、坚持服务思维,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服务方向、提升服务能力,紧密联系高校党建和办学育人实际,围绕服务性构建服务型,以服务性指导服务型,以服务型增强服务性,不断优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1.024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1-0116-0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中央组织部负责人谈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时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把服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学习、服务、创新有机统一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为实现党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在中央“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中,“基层党组织”是建设对象,“服务”是建设内容,“型”是建成模式,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持续运行的服务模式即成为“服务型”。同时,建设主体是基层、重点在基层,“设计”和“施工”针对基层,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落实到基层,成果体现在基层。“加强”,一方面是说明原来已有,实际需要,应当坚持、巩固;另一方面是发现有所减弱或者按照目前及未来需要存在不足,应当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强化,使之更充分、更有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指导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密联系高校党建和办学育人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

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初衷本旨

服务是党对全体人民的崇高承诺。服务是我们党的政治立场所系、政治任务所需、政治责任所在,是党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笔者不赞成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表述为“是党在执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一次重大转变”[1]的说法,因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都是围绕服务人民开展工作的,我们党关于服务型政党、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是对党的宗旨的实践方式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明晰,也是对党及其基层组织使命责任之服务性的进一步深化和强化。

首先,党的政治纲领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的,无论是在党创立之初还是党执政以后始终都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大制定的“党纲”中提出:“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目的是十分明确,就是要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主义与人类有史以来其它一切政治力量的主张之区别在于,它不追求自身利益,不为少数人或特定集团谋利益,而是要彻底解放全人类,使全体人民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先后制定实施了不同的最低纲领、基本纲领,这些纲领不论是反帝反封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还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目的都是强国富民。

其次,党的基本路线核心指向是服务人民。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就是抓紧时机,集中精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政治保障。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改革和创新束缚经济社会进步的一切体制机制,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执政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在特殊阶段曾经发生过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内涵有机联系、相依相成,是人民自愿选择的路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服务人民的路线。党的十九大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党的方针政策根本准则是服务人民。为了沿着正确路线不断发展党的事业,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从革命到建设,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战略部署,这些方针政策、战略部署贯穿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不论什么时期、哪个方面,无不以服务人民为根本标准、根本原则、根本目的。“为人民服务”并“让人民来监督”,“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有利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为根本,“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这些都不断昭示着党在制定实施各项方针政策、战略部署乃至开展所有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观念,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追求。目的为人民、原则唯人民、标准由人民,根据“人民满意不满意”做判断、做取舍,自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忠实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们党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归根结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的体现。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在于服务人民,不服务人民党就会一事无成,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发展的可能。党的先进性源于为人民服务归于为人民服务,服务性是先进性的题中之义,如果说先进性是党的阶级性、人民性、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服务性则是阶级性、人民性、时代性的核心要义。党的创始人为了服务人民而缔造了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因为坚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地服务人民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先进性、不断巩固了执政地位。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服务性则既是先进性的内在要求、生动体现,又是其实现途径、根本保障。

二、高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细胞,地方高校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社会功能,是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应对新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师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引领高校党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应对新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情况良好,但是随着国情和党情发生的深刻的变革,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可否认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在这种复杂的新形势面前,受多元文化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有的党员干部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少数党员干部功利思想严重、宗旨意识淡薄,个别党员干部集体观念弱化、能力素质亟待提高。高校内涵建设在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下,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凝聚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以上种种情况,归根结底反应出部分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够等问题,能否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危机和挑战,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大局。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建设中,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2014年以整合生产和教育发展为主题的“发展转型”和“具有中国特色应用技術大学建设之路”拉开了高校转型的序幕。当前,高校的转型发展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深层次矛盾的日益凸显,推进转型发展的难度就不断加大。在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面前,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的理念、信心、决心和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党组织能有效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监督保障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动力凝聚力量,服务学校的转型发展,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不仅体现在服务能力方面,如何创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平台、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等都是基层党组织所需要建立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是高校建设的关键点。因此,以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作为突破口,以其特有的优势,把高校师生所有力量凝聚起来,推进学校转型与科学发展已迫在眉睫。

第三,促进师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国家蕴藏智慧、集中人才、推进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师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追求目标和不同需求特点,在全面服务的同时要把握好服务的轻重点,突出服务内容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条件和服务保障,鼓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以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为目标,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服务教师发展。高校党组织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上引领、事业上激励、发展上助力、生活上关心的工作服务机制,密切与教师的交流与联系,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搭建业务帮扶和发展平台。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能够开创师生生活幸福、工作顺利、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是促进师生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

第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正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随之而来,新的情况和问题时有出现。首先,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有所增加,教师间的竞争加剧、沟通减少、出现隔阂;其次,近年来 各高校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海外留学人士的引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与关注;再次,信息化社会新媒体的普及和变化,影响了部分高校教师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最后,由于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对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科研的投入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职工的民生问题。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能够集中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关心学校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三、不断优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效果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型政党建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服务型高等教育在基层党建中的具体实践。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服务宗旨与高等教育的服务使命于一体,思想认识源于服务性、基于服务性,实践活动则见于服务型、成于服务型,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认识与实践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基层
基层巡览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