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初探

2019-08-01余韵

现代交际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等学校研究现状

余韵

摘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就业能力研究发展历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为下一步探讨提升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 就业能力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16-02

有关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21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它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它能帮助个体取得就业机会,维持就业状态,并在必要时重新取得就业机会,是个体拥有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就业能力更强的个体往往能获得更满意的工作,且能够从容地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

一、关于就业能力研究的发展进程

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彼时,它关注的是如何帮助政府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以实现社会充分就业;进入7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以使劳动者尽可能地具备足够的就业能力;而到了80年代后,学者们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组织层面,更关心如何利用就业能力的研究结果,对人力资源的最优使用提供帮助;90年代后,对就业能力研究则覆盖了所有的劳动者,强调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具备在劳动力供给市场就业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能力研究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多。学者们探求提高个体就业能力和企业组织活力、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各种途径,如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又如实施针对提高就业能力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或者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职业培训政策。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提高和保持个体就业能力,既是个体自身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其中,政府有必要规范就业关系,同时投入资金、提供政策,以鼓励和帮助雇主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而帮助员工保有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能力,则是各类组织的道德责任。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现状

在对就业能力的诸多研究细分领域里,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且独特的领域。当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普及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一方面,经过高等教育培训的各类毕业生逐渐成为高素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一大主体。另一方面,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却常常被雇主所质疑。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区分就业状态与就业能力。就业状态只是一种静态,毕业生如果拥有就业能力,将会获得持久的就业状态,职业生涯能得到充分保障。

1.国外相关研究

目前,高等教育开设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普遍重视理论教授与学习,特别缺乏针对市场作出合理反应的环节。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常常会被抱怨缺乏工作技能和态度,尽管他们可能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应调整就业能力教育模式,提高其实践性,更好地满足雇主的各种需求。我们需要对传统课程进行优化,结合不同学科的职业发展核心问题,设置相对应的教学实践环节。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能放松对学生普适能力培养,平衡二者,从而帮助毕业生更高效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约克和耐特认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具有所学学科之外的知识(如拥有某些软技能)通常被认为是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对用人组织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聘用毕业生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而是就业能力。他们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个人特质因素,如自信心、适应能力和学习欲望等;(2)核心技能因素,如计算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3)过程技能因素,如计算机应用能力、商业意识、政治意识、经济敏感度、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研究表明,培养学生全面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哈维认为,一系列技能和个体特质,如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欲望、理解、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工作和人际交往等能力的集合就是就业能力,这种集合能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能使毕业生、组织和社会三者同时受益。

加德纳的研究表明,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毕业生必须拥有平衡的专业知识和人际能力,这才能适应复杂工作的需要。他认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重点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和变革的引导能力、人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2.国内相关研究

在我国,针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大致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研究的重心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对口,讨论的是如何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匹配到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中去,这类研究不关注就业制度本身。第二阶段,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重心变成了就业制度改革,更多地关注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迈入高速发展期,毕业生日益增多,就业问题和各种矛盾日益凸显,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就业公平和就业制度改革等问题来展开。

郑晓明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通过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开发综合素质所获得的,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其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社會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它应该成为学校办学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方向应该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赵鹏飞、肖俊涛和李正桥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在高校毕业生相关就业制度改革以后,就业能力问题愈来愈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

黄敬宝则在论文中指出:从毕业生个体角度看,就业能力的大小决定就业结果;从毕业生群体角度看,相对就业能力的大小决定就业结果。他从劳动供给的角度分析,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是就业能力的欠缺,而与学生就业能力强弱密切相关的是高等教育体制。只有对招生制度和学生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才能显著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合理规划,调整高校招生扩招速度、学科专业的层次和结构,促进就业。

林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素质研究思路:首先,从理论层面不断深挖就业素质内涵,深化研究维度;其次,合理设置课程,进行对策实证研究;再次,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创新实践研究。阮美飞则指出:在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就业能力培养认识不到位、社会实践能力不过硬、职业生涯规划不系统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能力培育体系的建设,配备更强的师资,加强毕业生就业主观能动性教育。荆秋慧认为,高校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要特别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文少保指出,高校弱化文凭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高校要注重从个人、雇主、学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只有培养出真正具备就业能力的人才,才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正确路径。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1.SWOT分析理论

SWOT分析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最经典的理论方法之一;它分析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以帮助组织制定利于未来发展的战略。其中, S (Strengths优势) 、W (Weaknesses劣势)属于组织内部因素;0 (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 则是外部因素。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的SWOT分析,能够帮助毕业生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清晰认识自身劣势,感知就业环境中潜藏的各种机会,规避有可能出现的各类威胁。

2.学生发展理论

在美国,随着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实践的发展,形成了学生发展理论。它涉及情感、态度、伦理、道德、认知、智力、具体行为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多个方面。它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为高等学校更好地认识并实现学生培养的阶段性目标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认为,智能是个体拥有的一种能力,在某种社会的或文化的环境价值标准下,它能够帮助个体解决其遇到的难题或者产出合格的产品。组成个人智能的元素并不是单一的,它涉及身体、数理逻辑、空间、音乐、语言、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相对独立,辩证统一。因此,夯实学生素质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培养成为教育的目标。

4.人職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强调,个体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其自身条件将使其匹配到和其有一定关联度的职业岗位。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引入人职匹配理论,针对大学生个体特性和职业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现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组织学院学报,2002,21(3):91-92.

[3]赵鹏飞,肖俊涛,李正桥.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12):65-68.

[4]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7.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等学校研究现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