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最大的责任就是让自己健康

2019-08-01文佳

保健与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体

文佳

新年之际,多位院士、专家联合倡议:你最大的责任就是让自己健康!同时,送出新春健康寄语,愿大家新年健康、幸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人生病了,就需要治疗。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做到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很多人对健康的四大基石了如指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依旧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熬夜、吃夜宵、不吃早餐、吃饭不定时、饱一顿饥一顿、不锻炼、长期闷闷不乐……直到生病了,身体累垮了,才被迫改变。

怎么治怎么防?答案为预防是关键。

第一,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

第二,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第三,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的健康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别和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较真儿,别和自己过不去。健康生活就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想吃什么了、想去哪儿玩了,都要满足一下自己。

凡事都有规律,人离不开自然。天冷了加几件衣服,天热了脱几件衣服;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药都没有用。所以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觉。与人相处不猜忌、不设防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毕竟我们每天最主要的是和人打交道,只有相处和谐,自己才能快樂。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

从年轻时就要养生保健

寿命的长短15%决定于遗传,60%决定于自己,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学会养生保健。

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养心莫过于寡欲,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人老了,心态比碰到的事要紧得多;年纪大了,要珍惜并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乱,不可以偷懒和厌倦生活。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爱吃六种食物:

◎大蒜 每天吃一两瓣大蒜,无论是生吃还是熟吃,大蒜含有的硫化物可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洋葱 洋葱生吃降胆固醇效果较好。

◎橄榄油 吃橄榄油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鲑鱼 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鲑鱼,清蒸为好。

◎姜汤 适度饮用姜汤,将晒干的姜磨粉冲热水喝下。姜所含生姜醇及姜烯酚可调节血脂。

◎红曲 红曲除酿酒外,还可入菜,可降胆固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孙燕:

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

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

◎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易诱发肠癌。

◎吸烟人增多会导致很多无辜者因“二手烟”而患肺癌。

其实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吃饭,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的健康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

肉多了、动少了,病就来了

几十年前我们一年都吃不了几口肉,而现在大部分家庭几乎顿顿吃肉。我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病床数,十年前有88张病床,患者要排半年才能进,而现在增加到192张病床,却排半年也排不进来。

这很能说明问题。肉类吃得过多造成了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吃得不健康,运动量少了,疾病自然就多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邱贵兴:

腿痛再补钙,晚了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其实,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这时再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年轻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这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使骨丢失加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走路时挺胸提臀,可以预防骨关节病。再比如坐着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让下腰椎部位贴住座椅靠背,或者在腰部垫个小枕头。因为这样能帮助保持腰椎曲线向前,避免腰部受累。所以说,坐、立、行你都得顺着脊椎的形,才不容易得病。

别嫌这么走这么坐费劲,习惯就好了。而且千万记住,越不舒服越要坚持,因为这说明脊椎已经不习惯正常的弯屈了,就应该赶紧调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

粗茶淡饭最养生

常吃人参、冬虫夏草之类的补养身体,其实没有必要,除非身体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对症进补调养。

对健康的身体来说,这些补品反而会带来额外的负担,日常的饮食就是对身体最好的补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每年一次的体检很有必要

每年一次的体检很有必要。很多病刚开始是无症状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刚开始患者都不知道,到发作时已经晚了。肾、肺、心脏损害30%~50%才表现出症状,到那时再看病已经晚了,错过最佳治疗期。为了能健康长寿,体检很有必要。

不要觉得体检是在浪费钱,有病治病,没病也放心。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

健康如农田四分天气,六分耕耘

我一直坚信,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老年人过健康生活,其实就像管理农田一样,虽然天气、土地、基因等影响农作物生长,但60%得靠自己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几年我去过不少长寿村,长寿村里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遇事不爱计较,干着自己爱干的事儿,我想这正是他们长寿的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郭应禄:

男性要过有节律的生活

男性健康不只是性功能健康,而是从头到脚、身心健康。关键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节律、要平衡。

吃喝要有度。过年团聚吃点好的可以,但不要酗酒,烟最好不沾。

休息很重要。有些人过年比平时上班还累,大家劳累了一年,该抓紧春节调理生活。不要太累,不能天天熬夜。

男性日常保健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坐时间长了起来活动一下,做三四次收缩肛门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不要憋尿,憋尿时间长除了影响膀胱外,对前列腺也会有影响。

国医大师、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

养生学点中医智慧

从古至今,中医养生方法不外乎四种,饮食、运动、精神和药物养生。

有些人上了年纪,忌口反而多了,营养跟不上,怎么能健康长寿呢?当然吃饭也不能贪多,我主张“三少”:少吃糖、少吃盐、少吃油,适当多吃蔬菜、水果,饮食均衡。

冬至后进入数九寒天,中医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很多疾病都是寒风吹出来的。运动要顺应四时规律,否则过犹不及。

此外,也可用中药养生调理身体。心脑血管不好的中老年人可适当吃些活血化瘀和软化血管的中药,但不主张吃昂贵的保健品。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

吃东西别太纠结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对的吃法。在我看来,经过人类漫长的生存选择,现在留在餐桌上的食物都是好东西,只要合理搭配,都对健康有益。

饮食不仅为了获得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也是人生享受。快乐饮食其实很重要,天天“粗粮+胡萝卜”,幸福指数很难提高。

快乐饮食要抛开对食物过多的顾虑,红肉致癌、脂肪吃多了得心脏病等说法常让大家无所适从,不知道饭怎么吃。其实人体对很多营养素的需要都有一个范围,我们常吃的食物也要适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身体有害。牛奶、红肉、碳水化合物都要吃,不要过多就对了。日常饮食不必太纠结。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一:

过好支架人生

中国现在有近3亿心血管病患者,每年新发人数以百万计,每年新增安装支架患者超50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這些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一直不够完善。

最有效的治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让患者有意识地去主动承担自己的健康管理责任,学习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与技能,认真做好生活中的二级预防,患者才能真正获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

男性照顾好前列腺

“关爱男性,从前列腺开始”一直是泌尿外科领域的一句口号。男性健康常易被忽视,尤其是前列腺的健康。

多数癌症最大挑战在于治疗方案,而前列腺癌的挑战在于早期诊断。美国最新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只要能在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五年生存率几乎为100%。而中国即便是发达地区省会医院,4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有必要呼吁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作为老年人体检项目。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

要活百岁,关键是心态好

树立健康新观念: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都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还不用去排队,何乐而不为?

若把影响健康的因素按100分来划分,有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就有了60分。现在有些人吃饭,顿顿要看食物营养对照表,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合理膳食很简单,拿我自己来说,每天一杯牛奶,粗粮细粮,荤的素的,干的稀的,蔬菜水果,红黄绿白黑,营养互补,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七八分饱,营养正好。

我曾经调查过很多百岁老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心态好。他们心胸开阔,心地善良,随遇而安,没有一个多愁善感、脾气暴躁、小肚鸡肠。人活得好坏其实就是活个心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有的健康长寿处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位的。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

趁着年轻打好健康基础

世界上没有一味药能治百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假药。运动不是药,但运动对生命的决定性作用是所有药物无法替代的。

现在年轻人运动太少,认为自己年轻,身体扛得住,等得了病才想到锻炼身体,其实为时已晚。如果不运动,30岁就可能进入疾病状态。

我是田径专业运动员出身,运动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平时在家或出差,每天都会坚持跑步1小时,一周至少跑50千米,举3~4次哑铃,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

运动对我们来说不是喜欢或不喜欢,而是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儿。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常做的运动有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有氧运动比如说快走、跑步,长期坚持能帮助远离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像俯卧撑、单双杠运动、徒手健身操等属于肌肉训练,能让我们远离骨骼疾病,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预防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

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人生过的就是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能把握的只有今天。为了让明天更美好,今天要做的就是将锻炼生活化。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体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