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9-08-01张洪艳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张洪艳

摘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于、乐于提出问题,在发现问题时,能自主地积极地去思考,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学生数学的创新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建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困惑与疑问,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創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教师不仅要营造让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还要善于创设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孩子有积极提问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追寻数学问题的欲望和激情,造成其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因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学段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孩子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积极观察、引导、肯定学生提出的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购物情境、乘车情境等都是适合学生接受的问题情境。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提出问题的条件

1.通过多样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教师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个1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在摆完之后,许多同学通过小组观察、交流提出虽然几种摆法体积都相同,但它们形状不同,因而表面积也不相同。由学生的提问,教师自然得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宽、高越接近的长方体表面积就越小,包装也就越节省。

2.设立“提问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提问卡”,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课前收集卡片,进行综合、规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的“提问卡”上就记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如果是的,它的高是多少?如果不是,那么几十张纸的书为什么就是长方体?为什么有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能不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3.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在学完了“年、月、日”知识后,可出示这样的家庭作业:年、月、日月份、年通过学生查日历、问父母或其他途径,写出几个年份每个月的天数,以此让学生在自己调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独立探究的方法。

三、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1.多观察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从生活中寻找情境,最大的优点就是现实感强,趣味性浓,具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挑战性,可以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程度。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以创建如下情境:有一天,小红不小心把小丽的数学书带回了家,而小丽急着写作业,那么小丽怎样才能拿到自己的数学书呢?学生们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几种方案:小红送到小丽家;小丽到小红家去取;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线相向而行,小红去送,小丽出来接。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三种方案,学生会认真地随着教师的思路一起分析,在自己的提问中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各种不同的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

2.让学生对“解题方法”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指导他们按下列的几个层面提问:A.题中所给条件有哪些?B.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C.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解决问题?D.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经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便逐渐学会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

3.鼓励阅读,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如在教学“通分”时,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结果一个学生大胆质疑:“通分时,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师立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并顺势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来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励和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要精心设计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一见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就想参与,就想探究,从而为学生质疑问难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孙学志.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方法探究[J].中华少年,2018(11).

[2]张丹,吴正宪.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7(5).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