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2019-07-30林国栋朱文艳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低浓度高浓度

林国栋,朱文艳,王 芳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一区,广东 惠州 51600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属于无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由于MP缺乏细胞壁,因而对于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对于肺炎支原体的治疗,多以抑制蛋白质、核酸合成的药物为主,比较常见的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2]。儿童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保持高度谨慎,部分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该避免使用,而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多加考虑。相关调查[3]表明,近年来MP感染率有了明显的上升,抗生素的滥用进一步增加了MP感染的出现,这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本研究针对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惠州市儿童MP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或表现,如咳嗽、发热、气促、喘息等。患儿在就诊时予以采集静脉血2 mL,并于当日送检。其中男1042例,女958例;<1岁374例,1~3岁396例,>3~5岁411例,>5~7岁405例,>7岁414例;春季检测478例,夏季检测512例,秋季检测491例,冬季检测519例。

1.2 检测方法

1.2.1 MP-IgM检测

采用血清MP被动凝集法检测,试剂盒产自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型号为SERODIA-MYCOII。严格按照说明书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将100、25 μL的血清稀释液分别加入反应板(12×8)第1孔、第2—12孔,另外第1—12孔加入25 μL待检血清,并进行套倍稀释处理,第2孔加入未致敏因子(25 μL),第3—12孔各加入致敏因子(25 μL),第3—12孔最终稀释倍数(1:40、1:80),充分混匀,反应板加盖,放置3 h,注意调节室温在15~30 ℃。对凝集反应图像进行观察和读取,若MP-IgM在1:160及以上,则表示MP感染阳性。

1.2.2 MP快速培养

针对MP-IgM 1:160及以上的患儿,进行MP快速培养鉴定(随机抽取100例样本)及药物敏感试验。药敏板:1)红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1.0、0.1 mg·L-1;2)罗红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2.0、0.1 mg·L-1;3)克拉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1.0、0.1 mg·L-1;4)阿奇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1.0、0.1 mg·L-1;5)乙酰螺旋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1.0、0.1mg/L;6)克林霉素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4.0、1 mg·L-1;7)左氧氟沙星高浓度、低浓度分别为4.0、1 mg·L-1。

培养方法:取分装干粉培养基1支,打开盖子(保证无菌操作),将1.5 mL超纯水加入其中,待其溶解后加入50 μL培养液至药敏板阴性孔(C-孔)中。用咽拭子(棉试纸)采集标本,然后将棉试纸第一时间放置进培养基瓶内,反复搅动并提取棉试纸,对着瓶壁挤出液体,取出棉试纸,液体混合均匀,吸取50 μL加入各药敏板孔及观察孔(C+孔)中,丢弃培养瓶,药敏板放置于温度为35~37 ℃的孵箱培养,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1.3 判断标准

1.3.1 阳性和阴性判断标准

1)阳性:阳性对照孔培养基变黄色;2)阴性:阳性对照孔培养基不变色。

1.3.2 药敏结果判断标准

A孔为药物高浓度,B孔为药物低浓度。敏感:药敏板A孔不变色,B孔不变色;中敏: A孔不变色,B孔变黄色;耐药:A孔变黄色,B孔变黄色。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以例(%)描述。

2 结果

2.1 不同季节MP感染情况

冬季感染率最高,夏季感染率最低,见表1。

表1 不同季节MP感染情况

2.2 不同性别MP感染情况

男性MP感染率低于女性,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MP感染情况

2.3 不同年龄MP感染情况

<1岁幼儿MP阳性率最低,>7岁的儿童MP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MP阳性率逐渐上升。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MP感染情况

2.4 不同抗生素耐药情况

对MP-IgM≥1:160患儿随机抽取无菌采集咽拭子100例作MP快速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79例培养有支原体生长。不同抗生素耐药情况见表4,显示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低,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比较高。

表4 不同抗生素耐药情况 n=79

3 讨论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为MP,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传染性非常强[4]。相关调查[5]表明,因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逐渐增多,并且日趋流行,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受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生长发育因此受限。MP感染具有较强的隐匿性,起病早期并不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通过X线片等手段检查也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因而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多数情况下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或者病原体分离、培养才能确诊;但普通培养的阳性率比较低,并且所需的时间比较长[6]。本研究选择的MP培养方式为快速培养,培养的速度比较快,阳性符合率也比较高。

人类对MP具有普遍易感染性,而婴幼儿群体因为年龄、身体条件等原因,感染的可能性更高,并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7岁的儿童MP阳性率最高,<1岁幼儿MP阳性率最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P阳性率逐渐上升。这可能是因为婴幼儿群体中,7岁以上的儿童为学龄前儿童,人群比较密集,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相较于低龄儿童,MP初次感染时的特异性更高,更容易检出[7];在性别方面,男性MP感染率低于女性,而基本资料中的女性要少于男性,这就可以排除人数因素,因此可以认为女性相较于男性,对MP存在易感性,但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季节方面,冬季感染率最高,夏季感染率最低,这与所处的地区有很大关系,亚热带、热带地区在冬季时比较湿冷,室外活动减少,室内空气的流动相对较差,相互感染的可能性增加[7];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低,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比较高。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阿奇霉素组织浓度高、药物从细胞内释放缓慢等因素有关[8]。

综上所述,MP感染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有关,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冬季的感染率高于其他季节,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比较低,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耐药率比较高,临床治疗时应合理地选择药物。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低浓度高浓度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小儿肛肠手术中高浓度七氟烷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