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7-30黄博抒周小军许薷丹赖佳伟刘登来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永新县农村居民患病率

刘 昕,黄博抒,周小军,许薷丹,李 琦,赖佳伟,刘登来

(1.南昌大学a.研究生院医学部2012级; b.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南昌 330006; 2.江西省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6)

两周患病率是反映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1-2],也是反映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敏感指标,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参考指标[3]。江西省永新县是前赣南苏区,是革命老区,为经济不发达县,且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本次研究江西省永新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需要情况,旨在了解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当地居民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7—8月、2016年7—8月,以永新县农村常驻居民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本地户籍;2)常驻本地;3)户籍在乡镇或村委会。排除标准:1)户籍在本地,但在外务工、求学;2)农村户籍,但在县城居住等;3)不在本地居住连续超过3个月以上的居民;4)户籍在县城的居民。

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1)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乡镇的抽样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永新县23个镇中随机抽取3个乡镇,即高桥镇、石桥镇、芦溪乡3个乡镇。然后,再从每个乡镇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村委会,共抽到9个村委会,分别为杉溪、拿溪、茅坪、石桥、培中、廉溪、南阜、东兴、古竹村委会。居民采用整群抽样法,有多个自然村的村委会,则以村委会所在自然村为中心,按南北西东的原则,分别选择不同自然村抽取,直到样本量满足为止。2)对永新县农村居民进行2次入户的面对面的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情况,即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等;居民门诊卫生服务需要情况,两周患病状况,以及对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两次调查地点完全相同,调查的居民不完全相同。

1.3 样本含量与两周患病率的计算

1.4 质量控制

1)经查阅大量文献,借鉴国家卫生服务研究调查表,结合永新县自身特点,由南昌大学、永新县卫计委、永新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共同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2)在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3)数据录入由2人完成,并进行逻辑性审核,保证数据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由2人一起重复录入,并进行核对和校正。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永新县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

2013年、2016年分别调查了永新县农村居民1773人、2568人,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以46~60岁人数最多,两年分别占44.9%、46.2%;受教育程度都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44.3%;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的职业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3年及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

2.2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单因素分析

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42.0%,χ2=1.618,P>0.05),2013年、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9.5%、32.2%。2013年两周患病率:永新县农村居民不同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7,P>0.05);不同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24,P<0.05),不同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09,P<0.05),不同的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2,P<0.05),不同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24,P<0.05),不同的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70,P<0.05)。2016年两周患病率:永新县农村居民不同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3,P>0.05);不同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25,P<0.05),不同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76,P<0.05),不同的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84,P<0.05),不同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9,P<0.05),不同的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8,P<0.05)。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不同的性别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及医保类型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013年及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单因素分析

2.3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单病种疾病谱

2013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所患疾病居前5位的分别是头晕、头痛、耳鸣,急慢性肠胃炎,腰、背痛和感冒咳嗽、手脚麻木。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所患疾病居前4位的疾病同2013年,第5位是颈、腰椎疾病。见表3。

表3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单病种疾病谱

2.4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居民两周患病(是=1,否=0)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保类型、调查年份为自变量,采用向前法,选择进入标准为0.05,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多因素分析的变量赋值见表4。

表4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多因素分析的变量赋值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农、林、牧、渔业人员,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家务劳动及城镇居民医保均是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见表5。

表5 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调查中,永新县农村居民2013年两周患病率与2016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42.0%,P>0.05);2013年、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9.5%、32.2%,均高于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农村地区两周患病率(19.5%)和中部地区两周患病率(20.2%)[4],高于河南、北京、上海的调查结果[5-7]。由此可见,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永新县为江西省前苏区革命老区、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有关。另外,时隔3年居民两周患病率无变化,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不快、农民就诊意识不强,此3年间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较快,基层卫生机构每年提供了较多的基本医疗与公卫服务,但居民两周患病不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不高,改善居民健康不力。本调查中,两年两周患病居前4位的疾病分别为头晕、头痛、耳鸣,急慢性肠胃炎,腰、背痛和感冒咳嗽,这与文献[8]研究的结果相同,并表明居民两周疾病谱相对稳定,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宜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对上述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开展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和疾病的干预,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对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培训,建立相应的医疗标准、规范治疗方案。永新县作为革命老区,历史上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当前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居高不下,疾病谱基本不变,体现了当地卫生工作应对无力,建议从市级、省级等健康部门从经费、措施等方面多给予关注、帮扶。

本调查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OR=1.666,95%CI1.529~1.815,P<0.05),且2016年的≥60岁两周患病率高于2013年(P<0.05),这与文献[9]研究的结果相符。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衰弱,免疫力下降,导致了老年人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因此,降低永新县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应针对从事较大强度工作的老年人进行健康干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同时引导离退休老年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0]。本调查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OR=0.792,95%CI0.695~0.903,P<0.05),这与何利平等[11]研究的结果相同。本调查中,永新县农村居民丧偶或离婚或分居者两周患病率高,这与文献[8-11]研究的结果一致,其原因是丧偶或离婚或分居者遭受婚姻不幸的打击,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日常生活功能也会有较大的影响,且其往往处于独居状态,而一般情况下,其社会支持减少,必然影响躯体健康,有研究[12]表明稳定健康的婚姻关系,有利于保证物质与精神的支持,有利于保护个体的心身健康。本调查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较高,其原因是:城镇居民没有固定稳定的工作,经济收入相对较少,医疗保障水平也远不及城镇职工,与享有新农合的永新县农村居民相比,缺少土地支撑的他们,生活保障不及农村居民,原来的城镇户籍的优越性荡然无存,“无工作、无土地”的双无状态,成了其生活的短板、健康的隐患。本调查中,农、林、牧、渔业人员及家务劳动人员的两周患病率较高,表明在永新县农村一线的职业主力人群两周患病风险明显增高,这些农活主力军是家庭的顶梁柱和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其一方面沉重的工作负荷增加了疾病的风险[13-14],另一方面作为家庭的主要依靠者,遭受的心理、生活压力必然增加,从而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永新县农村居民老年人,离异或者丧偶人群以及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有着较高的两周患病率,政府需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管理体系建设,以切实降低居民两周患病率。

猜你喜欢

永新县农村居民患病率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永新县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永新县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江西省永新县蚕桑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产业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