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mALB及血清Cys-C、β2-M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19-07-30霍素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肾小球肾功能血清

霍素华

(西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西华 466600)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DN)是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N早期发病隐匿,患者体征、症状往往不明显,且病情进展缓慢,因而不易引起重视,但是一旦患者出现典型体征、症状时,则病情已进展至无法逆转的程度[2]。因此,DN的早期诊断对患者治疗及改善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3项指标检测在DN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以期为DN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高血压、肝脏/肾脏疾病、恶性肿瘤、泌尿系统感染、心力衰竭等疾病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UAER<30 mg·24 h-1)41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30 mg·24 h-1≤UAER≤300 mg·24 h-1)45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组,UAER>300 mg·24 h-1)29例;早期DN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4]中的诊断标准。DM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9~76岁,平均(43.28±5.16)岁;早期DN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8~77岁,平均(44.09±5.52)岁;临床DN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7~79岁,平均(43.86±5.17)岁。另选同一时间段在本院健康体检并且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者50例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8~79岁,平均(44.17±6.03)岁。各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4例DN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根据肾小球率过滤(GFR)值分为预后良好组(51例,GFR>60 mL-1·min-1·1.73 m-2)和预后不良组(GFR<60 mL-1·min-1·1.73 m-2,23例)[5]。

1.2 检测方法及评判标准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清分别进行β2-MG和Cys-C检测;同时留取晨尿6 mL,2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U-mALB检测。应用贝克曼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Cys-C、β2-MG和U-mALB。检测设备均经过厂家校验并合格,所用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β2-MG>2.20 mg·L-1、Cys-C>1.25 mg·L-1、U-mALB>30 mg·L-1判为阳性,3项指标联检时,只要任何一项检测结果超过参考值即判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β2-MG、Cys-C和U-mALB水平比较

各组血清Cys-C、β2-MG和U-m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DN组、早期DN组和单纯DM组血清Cys-C、β2-MG和U-mAL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DN组血清Cys-C、β2-MG和U-mALB均高于DM组(均P<0.05)。见表1。

表1各组血清Cys-C、β2-MG和U-mALB水平比较

组别nCys-Cβ2-MGU-mALB对照组500.71±0.320.87±0.3316.28±4.14 DM组411.28±0.55∗2.03±0.46∗21.14±6.29∗早期DN组451.98±0.76∗#3.22±1.61∗#36.25±10.86∗#临床DN组294.83±1.35∗#8.37±1.84∗#62.17±14.38∗#P<0.05<0.05<0.05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DM组比较。

2.2 对照组、DM组和早期DN组血清Cys-C、β2-MG和U-mALB阳性率比较

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C、β2-MG和U-mALB阳性率高于DM组(P<0.05);早期DN组3项联检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指标阳性率。见表2。

表2 各组Cys-C、β2-MG和U-mALB阳性率比较

*P<0.05与DM组比较,#P<0.05与同组3项联检比较。

2.3 不同预后DN患者血清β2-MG、Cys-C和U-mALB水平比较

预后良好组血清β2-MG、Cys-C及U-mALB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3。

2.4 血清Cys-C、β2-MG和U-mALB诊断效能

3项检查指标以血清Cys-C特异性和灵敏度最高,血清Cys-C、β2-MG和U-mALB对早期DN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见表4、封三图1。

表3不同预后DN患者血清β2-MG、U-mALB和Cys-C水平比较

组别nCys-Cβ2-MGU-mALB预后良好组511.75±0.643.13±0.9534.58±4.91预后不良组232.93±1.025.22±1.3755.96±7.32

表4 血清Cys-C、β2-MG和U-mALB对早期DN诊断效能

3 讨论

DN是DM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并发症,也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与基因、肥胖、炎症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6];肾脏微血管病变是DN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有研究[7]显示,约20%~30% DM患者可发展为DN,并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DN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肾脏损伤早期患者症状、体征往往不明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是临床常用的肾功能生化辅助检查指标;但由于肾脏代偿和储备能力较强,在患者肾脏出现轻微损伤时,其Cr、BUN水平仍可保持在正常水平或变化并不明显,当出现临床蛋白尿时,肾脏损伤常常难以再逆转。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查指标早期诊断DN对降低(逆转)肾功能损伤、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预后非常重要。

Cys-C是机体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参与蛋白质和细胞内肽的代谢,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并且患者性别、年龄、炎症状况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小。Cys-C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肾小球近曲小管几乎能够被重吸收和分解,当机体肾小球出现轻微损伤时,患者血液中Cys-C水平即可显著升高[8],因而,Cys-C水平是反映人体肾功能受损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发生变化的重要指标。β2-MG是由血小板、淋巴细胞等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分解为氨基酸,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肾脏排出的β2-MG极其微量,但当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损伤或滤过负荷增加时,通过尿液排出的β2-MG量增加[9]。张关亭[10]研究显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肾功能损伤越严重,β2-MG水平越高。因而,通过监测U-mALB水平变化可初步判定肾功能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

正常情况下,U-mALB分子量较大而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即使少量白蛋白滤入原尿中,也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因而,U-mALB可作为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检查指标[11]。但苏燕等[12]研究显示,U-mALB 诊断肾功能损伤的特异性较差,在机体发生免疫损伤、急性发热、尿路感染及代谢紊乱时,经肾小球滤过的白蛋白也可明显升高。本文表1结果显示,临床DN组、早期DN组血清Cys-C、β2-MG及U-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表明在DN患者早期阶段,当患者肾功能出现轻微损伤时,其血液Cys-C、β2-MG及U-mALB水平均会出现异常变化,并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Cys-C、β2-MG和U-mALB可作为DM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本文表2结果显示,3项联检可提高DN阳性检出率,效果优于单项指标检测,表明联合检测可明显降低DN患者的漏诊率,因而利于疾病早期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从而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本文表3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U-mALB 及血清β2-MG、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提示3项指标可作为判断DN患者预后的标志物。本文表4及图1 ROC曲线显示,3项检测指标以血清Cys-C特异性和灵敏度最高,血清Cys-C、β2-MG和U-mALB诊断早期DN的AUC分别为0.914、0.862、0.889,3项指标对DN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均可用于早期DN患者的诊断。

综上所述,血清Cys-C、β2-MG及U-mALB可用于DN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以Cys-C特异性、灵敏度和诊断效能最高。

猜你喜欢

肾小球肾功能血清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