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炎沙门菌icd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重要特性分析

2019-07-30吴同垒张艳英于秀剑黄翠琴张志强史秋梅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沙门蛋清菌液

吴同垒,张艳英,陈 娟,于秀剑,黄翠琴,张志强,史秋梅*,朱国强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193;3.福建省家畜传染病防治与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福建龙岩364000;4.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鸡肉、蛋和相关产品是沙门菌的主要携带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染人和其它哺乳动物[1-2]。沙门菌血清型众多,达到2600余种,其中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Enteritidis)是引起人类和畜禽沙门菌病的主要成员。肠炎沙门菌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传播,引起鸡沙门菌病,也可引起人类的肠胃炎和食物中毒。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沙门菌导致的食物中毒造成大约155 000人死亡[3-4]。

肠炎沙门菌为兼性胞内寄生菌,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存活并增殖。由于生物膜的选择性通过性,普通药物难以大量进入细胞,不能彻底杀死病原菌。icdA基因编码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在呼吸链的三羧酸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其在沙门菌侵入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5]。同时,对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的研究发现IDH能够显著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6-8]。因此,推测IDH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胞内存活能力和毒力密切相关[5]。

为了进一步证实IDH在肠炎沙门氏菌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λ-同源重组技术对肠炎沙门菌icdA基因进行了缺失,构建了该基因的缺失株,并对该缺失株进行体外应激试验、药敏试验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试验、胞内存活和动物攻毒试验,分析icdA基因的功能,为开发肠炎沙门菌疫苗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材料 肠炎沙门菌c50336、质粒pKD3、pKD46、pCP20和pBBR322,均由扬州大学朱国强教授惠赠。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由吉林农业大学单晓枫教授惠赠。BALB/c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PCR Mixture、T4连接酶、DNA Marker和限制性内切酶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蛋白Maker购自Fermentas公司;L-阿拉伯糖购自Sigma公司;ID32E生化鉴定试纸条购自法国Biomerieux公司。

1.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肠炎沙门菌基因组(CP028151.1)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引物。引物P1和P2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下划线)与icdA基因同源,后半部分与氯霉素抗性基因(cat)同源,P1和P2用于扩增cat基因。引物P3、P4用于扩增icdA基因,构建互补菌株。引物P5、P6与icdA基因同源,但位于P1和P2引物外侧,用于基因缺失菌株的鉴定。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表1)。

表1 引物信息

1.3icdA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参照文献[9],以质粒pKD4为模板,使用引物P1/P2克隆氯霉素基因片段并回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向培养至对数期的c50336(携带pKD46)菌液中加入终浓度为30 mmol/L的阿拉伯糖诱导2 h,冰浴10 min后,使用冰冷的去离子水洗涤3次,加入去离子水重悬制备感受态细胞。将氯霉素片段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复壮后涂布氯霉素平板,培养24 h,挑取单菌落进行PCR鉴定。取阳性菌42℃热激去除质粒pKD4,经Amp复筛和PCR鉴定获得一次重组菌株,命名为c50336::cat。将质粒pCP20电转化入c50336::cat,经筛选得到敲除氯霉素片段的菌株,即为二次重组菌株c50336ΔicdA,再次进行PCR鉴定。

使用引物P3/P4扩增icdA基因,并连接至质粒pBR322中,即为pBR322-icdA。将其电转化至菌株c50336ΔicdA中,经鉴定,阳性菌株命名为c50336 ΔicdA+icdA,即为回补菌株。

1.4 重组菌生长曲线及生化特性检测 取过夜培养的 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菌液,按1∶50转接新鲜LB液体培养基,37℃震荡培养;每隔2 h取不同时间点菌液,测定其OD600nm值,绘制3种菌的生长曲线。同时,利用ATB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株生化特性分析。

1.5 重组菌的体外应激试验 对菌株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进行下列应激试验:使用生理盐水调整各菌株浓度为1×108cfu/mL;将上述菌株分别与pH3.5和pH10.0的灭菌生理盐水,37℃孵育30 min,检测各菌株对酸、碱的应激;同时将上述菌株分别与去离子水和2.4 mol/L NaCl溶液,37℃孵育1 h,检测各菌株对低、高渗透压的应激;42℃,于生理盐水中孵育各菌液10min,进行热应激试验;测定上述菌在含10 mmoL/L H2O2的生理盐水中,37℃孵育10 min的氧化应激。各应激试验结束后经细菌计数,分析实验数据。

1.6 重组菌的耐药试验 使用多粘菌素B,在96孔板中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采用倍比稀释法在第一孔中加入100 μL LB培养基(含浓度1 000 μg/mL多粘菌素 B),2~12孔加入2倍倍比稀释的多粘菌素 B,取 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菌液,LB稀释各菌液至 1×109cfu/mL,向96孔板中每孔加10 μL菌液,同时设置无多粘菌素B对照组。37℃培养48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1.7 重组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 取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菌液按 1∶100 的比例接入生物膜诱导培养基,以150 μL/孔分装到96孔板中,置于30℃,80 r/min培养;24 h后弃去菌液,蒸馏水洗去游离细菌,使用2%结晶紫室温染色15 min,蒸馏水洗涤;乙醇溶解结晶紫,测量OD575nm值,进行数据分析。

1.8 重组菌的抗蛋清杀伤试验 将培养至对数期的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菌 液 离心后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并稀释至1×104cfu/mL,加入等体积无菌蛋清充分混匀,37℃孵育1 h,平板计数,计算3种细菌存活率。

1.9 重组菌胞内存活能力的测定 取生长良好的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以1×105/孔铺于24孔细胞板;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细菌计数,以MOI 10的剂量感染Raw264.7细胞,混匀后孵育1 h,更换为含20 μg/mL庆大霉素的DMEM,以杀死细胞外的细菌。在感染后1 h、10 h、24 h采用1%Tritoxn-100裂解细胞后细菌计数,绘制曲线。

1.10 动物感染实验 取BALB/c小鼠,每组10只,共分为11组;取c50336和c50336ΔicdA菌液,离心后 PBS重悬,并 10倍倍比稀释为 1.0×108cfu/mL~1.0×104cfu/mL;1~5组经腹腔注射0.2 mL不同浓度c50336,6~10组经腹腔注射不同浓度c50336ΔicdA;第11组注射PBS,作为对照组。感染后连续记录小鼠死亡数,根据改良寇氏法计算各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

2 结果

2.1icdA基因缺失株和回补菌株的构建与鉴定以引物P1和P2,模板质粒pKD3,扩增氯霉素基因(cat)片段,并电转化至c50336(携带质粒pKD46)中,阳性质粒热激去除质粒pKD46,即为一次重组菌株c50336::cat;利用质粒pCP20消除氯霉素片段,得到二次重组菌株c50336ΔicdA,PCR鉴定结果如图1A,与预期相符,表明构建了icdA基因缺失菌株。利用质粒pBBR322,构建回补菌株c50336ΔicdA+icdA,icdA基因扩增结果显示,泳道1的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图1B)。表明回补菌株正确构建。

2.2 重组菌生长曲线测定和生化特性分析 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菌株,取各时间点菌液测定各自OD600nm值,绘制3种菌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测试各菌株间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图2),表明icdA基因缺失不引起沙门菌的营养缺陷。

利用ATB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对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菌株的生化反应谱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菌之间生化反应谱无区别,表明icdA基因缺失不改变沙门菌的生化特性。

2.3 重组菌的抗体外应激试验结果 体外应激试验检测菌株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对酸、碱、热、高渗、低渗和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型菌株c50336,基因缺失株c50336ΔicdA在碱应激(pH=10)、低渗(去离子水)应激和氧化应激(H2O2=2 mmol/L)条件下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但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 2.4 mol/L),各菌株存活率未出现显著变化(图3)。表明IDH参与肠炎沙门菌对部分应激的抵御,是细菌适应外界环境(包括宿主环境)生存的重要分子。

2.4 重组菌耐药试验结果 利用多粘菌素B进行菌株 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的MIC实验,经过计算,结果显示菌株c50336的MIC值 为 15.625(1/26×/103) μg/mL,而 c50336ΔicdA的MIC 为 1.954(1/29×/103) μg/mL,回补菌株的 MIC 与野生菌株一致。icdA基因缺失菌株的MIC值降低8倍(23),其耐药性降低(表2)。表明IDH参与了肠炎沙门菌的耐药机制。

表2 各菌株对多粘菌素B的MIC试验

2.5 重组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菌株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 ΔicdA+icd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基因缺失菌株c50336ΔicdA生物膜形成量不足野生菌株的50%(图4)。表明IDH参与肠炎沙门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进一步揭示其影响肠炎沙门菌耐药性的机制。

2.6 重组菌抗蛋清杀伤试验 将c50336、c50336ΔicdA和c50336ΔicdA+icdA调整浓度为1×104cfu/mL后,与无菌蛋清混合孵育1 h,进行细菌计数,并计算各细菌的存活率。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菌株c50336,基因缺失菌株c50336ΔicdA在蛋清中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仅约为野生型菌株的一半,而回补菌株c50336ΔicdA+icdA蛋清存活率得到大部分恢复(图5)。表明IDH参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

2.7 重组菌的胞内存活能力测定结果 取c50336、c50336ΔicdA和 c50336ΔicdA+icdA菌 液 计 数 后以MOI=10的剂量感染鼠源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裂解细胞,进行细菌计数,以Lg(cfu/mL)值作图评价细菌的胞内存活能力。结果显示,在感染后的10 h和24 h,基因缺失菌株c50336 ΔicdA的Lg(cfu/mL)值比野生菌株c50336约降低了2,即细胞载菌量降低了约100倍,而回补菌株载菌量得到部分回复(图6)。表明IDH能够影响肠炎沙门菌的胞内存活能力。

2.8 动物感染试验结果 取野生型菌株c50336和基因缺失菌株c50336ΔicdA,进行小鼠感染试验,攻毒后连续记录小鼠死亡数量,利用寇氏法计算各菌株的LD50,结果显示,c50336ΔicdA的 Lg(LD50)值增大2左右,即LD50增大了约100倍(图7)。表明icdA基因缺失后肠炎沙门菌的毒力显著降低(p<0.01)。

3 讨论

沙门菌是兼性胞内寄生菌,在细胞内形成包裹菌体的内噬体(Salmonella-containing vacuol,SCV),在SCV保护下进行增殖和扩散[9-11]。在细胞内,沙门菌需要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以适应和抵御宿主的杀伤,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感染细胞内高表达,提示其参与抵御应激,进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icdA基因缺失菌株,用于分析icdA基因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菌株,icdA基因缺失菌株生化特性,部分应激条件下(碱应激、低渗、氧化应激)存活率未发生变化,但对碱应激、低渗应激和氧化应激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对蛋清抵抗能力和对抗菌肽类物质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显著降低,同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也明显降低。进一步利用胞内存活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icdA基因缺失菌株的胞内存活能力和对小鼠的毒力显著降低(LD50增大)。根据以往研究报道[5-8,10]推测IDH参与沙门菌的致病性。

多粘菌素B是一种抗菌肽类药物,可作为一大类抗生素的代表,其杀菌方式主要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壁上打孔,形成大分子通道,进而释放细菌内容物,最终引起细菌死亡[12-13]。本研究发现icdA基因缺失菌株相对野生菌株,对多粘菌素的MIC值降低了8倍,表明其影响肠炎沙门菌的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是肠炎沙门菌的重要毒力特征,常常与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证明,相对于野生型菌株,icdA基因缺失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降低了约50%,该结果进一步解释了其耐药性降低的原因。

肠炎沙门菌常污染鸡蛋,被人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类健康。一般认为,蛋清不允许微生物的生存,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杀菌成分,但是肠炎沙门菌能在其中生存,这种生存能力是细菌垂直传播和引起人类感染的重要原因[14-16]。本研究证明icdA基因编码产物参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作用。在蛋清中生存能力的降低,提示icdA基因缺失株具有作为候选疫苗菌株的可能性,应用该缺失菌株作为疫苗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肠炎沙门菌垂直传播的概率,保障动物健康和促进食品安全。将icdA基因缺失菌株作为疫苗,还需要分析该菌株的毒力。本研究发现,icdA基因缺失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显著降低,其LD50也显著升高,表明该菌株毒力明显降低,有望作为候选疫苗。

猜你喜欢

沙门蛋清菌液
拒绝“剩宴” 蛋清变猫头
江西部分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监测与分子分型研究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打发蛋清有讲究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沙门菌和志贺菌通用增菌液增菌效果实验观察
所谓极致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