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19-07-25杨翠蔓

课外语文·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表达能力

杨翠蔓

【摘要】口头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处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值语言发展的最佳开发期。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口头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同作文等书面表达能力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与阅读、写作、听话能力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值语言发展的最佳开发期。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作了一些探索。

一、把握课堂,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高于书面表达能力,这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小学低年级孩子生活经验少,虽然已初步有了词语、句子的概念,但掌握的词汇有限、句式较简单,经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缺乏中心和条理,出现语序不清、词语搭配不当等问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借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笔者常常利用课文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句子仿说训练。如在复韵母“ai ei ui”的教学中,针对“你栽树,她培土,我去提水”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句子仿说:“这句话表达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在植树节这天一起合作完成的事情,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合作完成任务,如上课、值日等等,你也学着来说一说吧!”学生说出了“美术课上,我画画,小红拿彩色笔,小明涂颜色”“今天是我们值日,我扫地,小丽擦黑板,小军和小红拖地”“体育课上,我跑步,小君跳绳,小李和小苗打乒乓球”等句式,口头表达在课堂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语文教学大纲》也对口语表达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故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听、说机会,鼓励学生大胆交际,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口语交际内容,培养兴趣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源泉,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搭起“交际”的舞台,引导学生根据身边实际进行自由观察、自由表达。比如春天到了,带着学生到校园或户外进行观察,说一说春天里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与大自然进行对话。

“小草告诉我,春天真美啊!”

“小朋友,春天来了,我已经发芽了,不过你别老踩着我,弄得我可疼了!”

“小朋友,我是花仙子,我漂亮吗?交个朋友呗!”

……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在表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生活化,提高兴趣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不仅局限于课堂上,在课外也有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善于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故事会、演讲会上让学生大胆展示;在主题班队会上,设计日常生活接待、交朋友、问路、访问、调查、打电话等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并从说短句发展到说分句,提升到说整段话。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生活化,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各种训练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搭建说话的舞台

(一)在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大的分量。爱表现是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设计相关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练习。生字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通过让学生进行交流识字方法、生字找朋友、词语接龙、造句、扩句等不同形式的说话训练,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搭建一个说话的舞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汉字的发音、字义,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可谓一举三得。如在教学“里”字时,要求学生给“里”字找生字朋友,学生组成“家里”“这里”“里面”等词语;继而提升难度,设计了给“家里”造句的说话训练,得到“我家里有电视(沙发、椅子……)”等相似句式;最后引导学生变换场景,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拓展训练:“家里都有好多东西,那其他地方会有什么呢?”引导说出“学校里有……”“大海里有……”“教室里有……”“商场里有……”等关联句子。这样,学生从说一句很短的话,到说有两个分句的话,甚至还可以由此激发他们说一段话。可见,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小学低段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根据故事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也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改编童话,或是根据课文所讲的内容续编故事。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青蛙跳出了井口以后,它会看   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了“青蛙来到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青蛙来到了热闹的城市,看到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汽车……”“青蛙来到了学校,看到小朋友在上学,于是去找了校长,想一起上学……”等异想天开的答案。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和想法,出乎教学设计的意料,教学效果非常好。可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口头表达训练的练习,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搭建一座说话的桥梁。

(三)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低年级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插图,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由于低年级学生看图往往没有条理,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要加以引导,让他们逐步认识观察顺序,懂得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其次,在充分理解画面内容后,继而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交流,如采用和同桌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派代表上台说等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还逐步培养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四、拓展绘本教学,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绘本有很美好的能够讲故事的画,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这样的书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利用绘本拓展教学,根据故事特点设计相关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讲述《我爸爸》时,一开始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在讲述完爸爸变成各种动物的画面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一猜作者还会把爸爸画成什么,并出示句式训练,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爸爸像___________一样_______”,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不同方式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兴趣会逐步提高,表达能力也不断发展,学习自信也得到提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确是要花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这得靠每一位语文老师特别是低段老师细细琢磨、慢慢实践。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表达能力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