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放手: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2019-07-25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幼儿园司艳君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甜品小朋友区域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幼儿园 司艳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这种天性的最直接表现。当我们问孩子们最喜欢做什么时,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们喜欢玩,玩就是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成长的。

一、游戏中的孩子们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游戏和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每天带着孩子们一起游戏,为孩子制作游戏材料,创设游戏情景。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很多老师对游戏还是很茫然,特别是面对现代教育观挑战的同时,再来开展游戏活动,大家更是感到苦不堪言,而对于一些专业素质比较薄弱的教师来说,他们更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游戏。

情景一:

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等待着老师叫自己的名字。老师开始分配了:第一组:语言区;第二组:科学区;第三组:美工区……

情景二:

语言区里传来了争吵,原来是乐乐和可可在争抢同一本故事书,两人都想看,谁都不退让,老师走过去,把书收了起来,小朋友不懂得谦让,互相争抢,就谁都不看了。

这是游戏中的两个场景,孩子们每天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可是在这两个场景中,我们看不到幼儿的自主,孩子们并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参与游戏,而是在教师的支配下参与游戏,类似的游戏场景我们并不陌生。

在游戏活动中,老师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游戏到底该怎么指导?特别是面对让孩子自主,体现孩子主动参与的游戏要求,老师该如何去指导呢?

虽然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措施,可是在实践中教师还是不知所措,这似乎成为大家开展游戏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也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学会放手,体现自主

在游戏实践中,我们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思考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老师们坐下来集体讨论——游戏到底怎么玩?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孩子比我们会玩游戏,我们在游戏中对孩子的约束太多了,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利。

因此我们思考,既然孩子比我们会玩,为什么不多给孩子点空间,放开我们的双手,让孩子自由地游戏呢?我们尝试着从最简单的做起,放开我们的双手,还给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权利。

1.自主选择游戏区域

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的自主首先体现在自主选择游戏区域上,孩子们自己分配游戏区域,不再受老师的支配,那么如何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选择了放手,把问题抛给了孩子,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一:

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己去选喜欢的区域玩,十个小朋友选择了益智区域,多出了两个孩子,这时老师问:“你们说现在怎么办呢?到底谁来玩呢?谁有好办法?”孩子们一直没有人说话,老师还是慢慢等,这时可可举手了,说:“可以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就去选其它区域”。孩子们都同意了,开始石头剪刀布,按着游戏规则做出的决定,选出了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区域。

这次游戏过后,老师发现自己没有去说很多话,解决孩子们发生的矛盾,孩子们其实很强大,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而且很成功。因此,我们老师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游戏区域计划表,计划表里有所有区域的名字,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大家商定每周一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区,选择以后坚持玩一周,下周一才能重新选择。

这种方式看上去规定得有些死板,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是考验孩子们的能力。首先,孩子们要有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要玩什么,做出自己的选择;其次在这里隐藏着一定的规则,就是周一选择区域,周二到周五玩的就是自己周一选择的区域,在一周之内不得更换,除非两个小朋友自愿协商,老师不参与调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与矛盾,学习如何与小朋友协商满足自己的愿望,不是通过老师的要求,从而体现出选择游戏区域的自主性。

2.自主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游戏是孩子们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和同伴交流、分享、协作,还学会与人交往,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激烈的矛盾,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这也是老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既要尊重孩子,又要解决问题,而且在孩子眼中,老师就是最大、最有权威的,这让老师很为难。

因此面对这个大难题,我们决定“逃避”,把权力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这样到底行不行呢?孩子们会不会吵得不可开交吗?为了让孩子成为游戏中真正的主人,我们进行了尝试。

案例二:

第一天:

“甜品屋”活动中,大家都想当厨师,孩子们每次用猜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却耽误了很多游戏的时间。

在今天的“甜品屋”活动中,孩子们还是都想当厨师,老师这次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除了猜拳,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孩子们看着老师,沉默着,想让老师帮他们解决,但老师始终没有做出回答,只是说:“我帮不了你们,你们要自己想办法。”这时欣欣站出来说:“我来分配吧!”让我吃惊的是其他小朋友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了,而且接受了欣欣的分配。在欣欣的分配下,孩子们很快分好了角色,开始了游戏。

游戏开始了,大家都积极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宇宇突然说:“我们的‘甜品屋’好像缺少一个保安,我来当保安吧!”大家都没有反对,孩子们都很开心地继续游戏。

第二天:

游戏活动开始了,玩“甜品屋”的孩子们很快分好了角色开始游戏,孩子们都很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过了一会儿,出现新状况了:其中有个叫熙熙小朋友把“钱”装起来了,被小保安宇宇发现了,我没有说话看着孩子们的反应,突然宇宇跑过来说:“老师,你来当警察,把她抓起来。”我听了愣了一下,差点没反应过来,熙熙听了这样的话,马上又把“钱”放回去了。孩子们又继续他们的游戏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发生了两次自主解决问题行为。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们每次分配角色很浪费时间,老师希望孩子可以有其它办法,增加游戏时间,最后在老师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欣欣小朋友解决了这个难题,欣欣平时在班级里的表现比较突出,属于受同伴欢迎的类型,因此比较有威信,自然而然就把问题解决了,也发挥了她的榜样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小保安宇宇小朋友发现熙熙把“钱”自己装起来,他知道这是一种不对的行为,自发地把老师作为警察拉进了游戏中,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他知道老师是最有权威的,因此把老师当成警察,既没有影响其他小朋友游戏,又利用老师的权威解决了问题。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也没有想到孩子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放手了,孩子们做到了,我们的孩子很棒!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有自己的主动游戏行为,如在角色分配好游戏开始后,宇宇突然提出来“甜品屋”里缺少一个保安,而且主动承担,尽职尽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见,当老师放手后,我们的孩子可以把问题解决得很好,而且玩得很开心。

3.教师学会放手,观察反思,提供支持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老师们也很迷茫,孩子们游戏时,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大家都知道要去观察,在适时的时候给孩子提供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觉得不知所措。

其实我们在孩子游戏的时候要关注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关注孩子有没有发生矛盾,游戏材料能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游戏表现,特别是个别孩子的游戏情况;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发现问题以后或者提供材料上的支持,或提供游戏角色上的支持,或是提供一些具体帮助,总之就是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案例三:

下午的游戏活动开始了,豪豪选择了“游客”这个角色,但是他站在那里一直不动,我问他怎么了,他沉默了半天才说不好意思过去玩。我鼓励他说:“没关系,你就去玩吧!”豪豪还是不动,最后我说:“我带你去玩吧!”豪豪答应了,我边走边问他:“你想去哪里玩?”豪豪说:“都可以。”我问他要不要去幸福饺子馆,豪豪说:“我不想去。”我又问:“那你想去哪里呀?”豪豪想了一会儿:“我去那吧(百老汇小剧场)!”

百老汇小剧场里好热闹啊,有的孩子在敲鼓,有的孩子在弹吉他,有的孩子在跳舞,简直就是一个小乐队,豪豪走过去说:“老师,给你钱!”他把游戏币递给老师,自己坐下来开始看表演,一直很安静。

坐了一会儿,豪豪离开了位子,我以为他又坐不住了,谁知豪豪走到里面的甜品屋,买了冰淇淋,还拿着游戏币对里面的老师说:“老师,我请你看表演。”豪豪拿着冰淇淋坐在位子上边吃边看,一直很安静。看着豪豪今天的表现,我很震撼,也陷入深思。

豪豪平时是老师眼中“捣乱”的孩子,规则意识不强,活动中经常不能安静坐下来听老师讲话,而且还会和小朋友打闹,经常有小朋友向老师告豪豪的状。有时候一天下来,豪豪真的让老师很头疼。可是在今天的游戏中,豪豪却表现得很有规矩,安静地坐在那,俨然一个文明的小观众。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去参加游戏,而这时作为老师就要去鼓励他,帮助他投入到游戏中去,老师可以以朋友、长辈的身份帮助他,只要他愿意参加到游戏中去,就说明采取的方式是成功的。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我带你去把”。开始老师让他一个人去,他说什么也不去,就是这一句“我带你去吧”把豪豪带进了游戏中。孩子在游戏中就是要和同伴玩,如果没有同伴,就会影响他的参与性,而这里老师恰恰扮演了一个同伴的角色,让豪豪觉得不孤单了,即使看演出也是两个人一起看。虽然他平时比较调皮,但是在游戏中他也有自己孤单的一面,作为老师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参与到游戏中去。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游戏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社会生活经验,学习与人交往,逐渐增强规则意识,而老师提供的支持就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关注个体差异,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地表现自己。

三、我们的思考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以前频繁告状的情况渐渐少了,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在那里先是吵得不可开交,接着又有说有笑地游戏。我们放手了,因为我们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游戏区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偶尔还会来分享他的游戏乐趣,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很满足。

但是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只是解决了最简单的问题,但对材料提供的关注度并不够,以及游戏中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关注也不够。

因此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思考游戏活动的区域创设,目标设定,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而且以上提到的一些自主方法比较适合大班,中小班有一定困难,面对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不断思考,不断挑战,最终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猜你喜欢

甜品小朋友区域
分割区域
区域发展篇
找茬儿
来自马来西亚胡传统甜品
海边玩一夏
甜蜜的1+1一杯甜饮+一道甜品
将那些爱 用甜品给我的朋友
Let’s DIY Poster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