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幼儿: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2019-07-2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幼儿园章彩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圆圆水管梯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幼儿园 章彩芳

参考资料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应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可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属于专业观察的范畴,需要担负专业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观察。对幼儿教师来说,对幼儿进行保教的重要责任是不断了解幼儿,而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发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观察幼儿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班级幼儿的基本情况,以便科学严谨地分析他们的行为,从而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如何有效地进行观察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放手孩子是观察的前提条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以往的游戏中,老师在前,幼儿在后:老师事先设计好了活动过程,幼儿只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就行。“释放孩子的天性”成了一句口号,并未真正落到实处。那么该怎样更好地“观察”呢?

观察案例

小杰和小昂来水池旁边,他们想把水桶放进水池里面接水,可是水桶被水龙头卡住了,怎么也放不进去。小杰说:“我们想想办法吧。”他们把水桶放在了地上,用杯子一杯一杯接了水再倒入水桶。忽然,小杰发现角落里有一根水管,他把水管拿了过来,并且想把水管一头插到了水龙头上面,可是因为水管是直的,两个小家伙摆弄了好久都无法把水管和水龙头接好。两个孩子急得团团转,这时我把压在箱子下面一根带有“弯头”的水管放在箱子上面,他们在反复寻找材料的时候便注意到了这根特别的水管。小杰马上大声对着小昂喊:“有办法了。”他高兴地拿起这根特别的水管,把它接在了水龙头上,这真是个神奇的水管,一下子解决了他们的难题。两个孩子开心地笑着,小昂又发现这根水管还不够长,就把之前直的水管接了上去,水从水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小昂立马把水桶放到了水管下面,完美地接到了水,很快一桶水便接好了。

教师要做好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色,记录游戏,从追随幼儿游戏的过程来观察、探索、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那么孩子在玩游戏时,教师就能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和能力来指导。一个游戏可以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老师负责为孩子尽可能提供游戏的材料、创设游戏的环境、保证游戏的安全、促进游戏的顺利进行。

二、分析问题是观察的基本手段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说:“理解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并能够通过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需要制定合理的观察目标,分析观察到有用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曾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碰到陌生人或者是换一个新环境从来不肯说话,同时老师也跟家长多次反映孩子在幼儿园总是不愿意交流。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因为一桌只有一个小孩子,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问他喜欢吃什么呀?但是这个孩子依然一言不发,怎么问都不肯开口,孩子的妈妈马上就说:“我知道,宝宝喜欢这个,对吗?”孩子开心地笑了。后来,我和这个孩子的妈妈聊天,我说:“我知道你女儿为什么不愿意说话了,因为她有一个太聪明的妈妈。她不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只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大人就心领神会。你说小孩子还用说话吗?其实是大人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

以上案例显示,观察者若能发现问题的关键,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明确“观察”的目的之后,就要分析观察到有用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发展孩子是观察的最终目的

我们之所以要观察幼儿,是因为想知道他们能够做什么,进而做出引导他们向前发展的计划,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师观察孩子的最终目的。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娃娃家,三个娃娃家的娃娃也不一样,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老师发现“甜甜”是孩子们最喜欢抱的,但是大家都不太喜欢“圆圆”,老师们开动脑筋,应运而生了“拯救圆圆”的课程。一天,老师非常紧张地和孩子们说:“‘圆圆’不见了,听说他爬到一棵大树上下不来了”。孩子们听了就讨论起来:大树在哪里?“圆圆”在哪棵树上?大家一起行动寻找“圆圆”,终于在一棵大树上找到了。接着孩子们又碰到难题了——“圆圆”怎么下来呢?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有几个孩子说:“我们爬上去救他下来”,几个孩子尝试着爬树,结果失败了——根本爬不上去。一个女孩拿了几朵漂亮的花(路边捡到的),举起来对圆圆说:下来吧,下来吧,给你漂亮的花(小班的孩子已经会用引诱的方式,这是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后有个孩子建议用梯子爬树,于是几个孩子一起去搬梯子,在搬梯子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个状况:搬梯子的孩子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梯子定住了,最后有个孩子说:你们都要往前走。在这过程中,老师没有直接指导,孩子们最终也能解决问题。最后借助梯子成功拯救了“圆圆”。老师发现,此后孩子们对“圆圆”特别关心和喜爱。我想这样的课程就是以聚焦兴趣需要,构建了班本课程,这就是是老师通过细致地观察,设计了适合孩子需要的课程,从而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因此,和幼儿在一起时,我们不妨退后一步,不带偏见、不带主观色彩、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他们。观察是帮助我们了解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有效途径,老师要具备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为幼儿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由此发现每个幼儿的特征。张扬幼儿个性,激发幼儿潜能,幼儿教师肩负着专业的责任,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是一种必备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圆圆水管梯子
爱帮忙的圆圆
种梯子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圆圆
木梯子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