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日正是吃花日

2019-07-24八子

人与自然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兰头青团团子

八子

我这二十多年的岁月几乎都是在云南度过的,从幼时到大学,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变化不大的舒适气温和环境,没有太多寒来暑往春去冬藏,没有刺骨冷峻的腊月北风,没有晾不干衣裤的潮湿梅雨,也更不会产生出那种苦闷季节里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所以在几年以前,听说江浙地区的春天时节,盛行一种减着春天味道的翠翠的糯米团子,取名为青团子的点心时,我才开始想象着“春天的期待”是什么样子。

虽然还未曾经历过,心里却已预设好了场景:

寒凉未退的春日短暂的暖阳里,还围着暖暖的纯棉围巾,坐在樱树下的长椅上,从包包里摸出准备好的青团子,趁它不注意一口咬下,艾蒿的香味从鼻腔里冲出,红豆沙的甜味裹住舌苔…

这个关于春天的期待持续想象了好几年,虽然也偶有好友从江南地区寄来包装好的礼盒青团,我却总觉得差点意思。最近两年偶然也在初夏来过一两次江南,只是匆匆赶着春天的尾巴吃到节令最后的团子,没有能满足想象中的存在感和仪式感。

直到今年因为工作和活动,我才终于得以在三月春光里都逗留于上海和浙江。

在好友家借宿了一周有余,终于等到了有太阳的一天,高兴出门,前往小区附近一家我留意了好几天的点心铺子。这家点心铺子网络评分很高,店面很小,没有分店也不做网销,据说好吃又地道,光是门口挤满了叽叽喳喳的老爷子老太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家店质量差不到哪里去。

排了一会儿队,看到有马兰头、豆沙和肉松三种口味的青团,我每种口味买了几个。

路过小区楼下时,给摆裁缝摊的阿婆递了俩,她最近帮我改了裤子,手艺很好。她也不是本地人,高兴地说她孙子昨天要吃青团,可是她又不知道青团是啥,正好我来了,于是笑着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接下来,我便向植物园出发,踏春去!

上海有两个植物同,在松江区的辰山植物同比较年轻,有着十分现代的景观设计,我还常常将植物标本寄送保存于其标本馆。

另一个较为老牌的,就是我去踏春的上海植物同了,建同时间不短,很多景观也较成规模,高大茂盛的行道树非常美丽。

难得的晴朗天,上海植物同非常热闹,幼儿牵着手过马路,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阿姨们在花坛前拉着丝巾拍照。

我找到一块没有人的地方,阳光透过还没长满叶子的枝头照射在地上,旁边还摇曳着大丛盛花期的结香。结香的树皮非常柔韧,茎干甚至可以弯曲打结也不会折断,在长出叶子之前会先开花,黄色的小花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绒毛,密集地聚在一起如同一个个球,同时花朵释放出浓香。

我终于就这样端坐其间了!颇有仪式感地摸出了青团子,很认真打开了保鲜膜,咬了一大口…

“肉松味道也太奇怪了吧!”

遂放弃,换了一个。

这次一口咬下,菊科野菜特有的清香味道衬托着猪肉的鲜甜…

“原来这就是马兰头的美妙啊!”

我在心中赞叹一声,并流下了代表“好吃”的眼泪。

说起马兰头,它是菊科紫菀属植物马兰的嫩芽,是春季的华东地区民I、白J常常食用的鲜美野菜。在此之前我也是没有吃过的,只是前几日在小区的草地上看到一位阿姨,在用剪刀剪一种成片的植物的嫩芽,一问才知这就是馬兰头,阿姨混着长三角地区的口音说:

“这个马兰头噢,随便清炒一下就很好吃的啦!”

说到菊科植物,其实制作青团子的主角,也是来源于它们,只不过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植物。

江南一带的青团,大都由春天翠嫩的艾蒿来作为原料,和糯米结合之后做成团子,绵细软糯的口感之外还散发着独特的幽香。

而我长大的云南东南部,制作青团的材料是鼠麴草属植物,它们体型较小,身上覆盖着密实的白毛,顶上开着一小团黄色的花,做成的也不是团子而是饼,比起江浙青团的绿,颜色要灰暗许多,烤熟食用,咀嚼时就散发冉幽香。

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回她老家的村庄,那个村庄有个温婉的名字,叫做“芷村”。

奶奶又软又暖的手牵着我,在乡下的路上走,指着路边的鼠麴草就告诉我,这种植物的名字叫做“面蒿”,摘下晒干,和面揉在一起,做出来的粑粑,就叫做面蒿粑粑。

人总是情不白禁地会把事物延伸到那些过去的记忆,团子、花和饼就如同线,牵出那些温柔安静的记忆片段。

后一日,我专程又去买了打包成盒的青团子,寄去云南给奶奶,我知道她也喜欢甜糯的食物。

其实春天的期待,不过也就是对春天的怀念呀。

猜你喜欢

马兰头青团团子
马兰头
奶奶教我做青团
苏州青团
南瓜团子
春来马兰香
春风又绿马兰头
青团
春来 马兰香
学习潜力揭秘
做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