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疏九河,其五在德

2019-07-22艾激光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疏导

【摘要】通过历史记载和现代研究表明,大禹治水存在真实的历史背景,相传5000年前的华北、华中与华东地区水患严重,大禹治水汲取前人治水失败经验,采取修河建道、疏渠堵沟的办法,治理了以黄河为主的多条河道和各种洪水。历史记载,发挥治水作用的河道有五条在德州境内,但由于地质变化和历史因素,徒骇河、马颊河、胡苏河、钩盘河、鬲津河早已与史书中记载有所不同,而是命名了后期形成的河道,但依然担负着防洪灌溉的重要职能。

【关键词】大禹治水;疏导;九河;弘扬传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8.3 【文献标识码】A

在德州文史学界对大禹治水这段历史有句话,叫做“禹疏九河,其五在德”。您到德州市博物館参观时,讲解员在介绍大厅浮雕墙上的禹疏九河图时,也会说“禹疏九河,其五在德”。在这句话中“禹疏九河”见于《尔雅》等典籍,是古已有之的话,而“其五在德”却是后人添加上的,意思就是大禹治水时,采用疏通的方法,开挖疏通了九条河,这九条河中有五条在我们德州境内。

历史记载及现代研究表明,大禹治水的传说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龙虬庄遗址的发掘研究表明,至少是5000年前尧舜时期,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大雨,加之东海、渤海海平面上升,海水内淹,继而引发黄、济、淮水泛滥,再加当时也没有人工河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所以洪水肆虐,造成江淮东部地区及鲁西北、冀东低洼平坦地区大范围洪灾。这段历史在各种史料中记载也很多,《尚书》载“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意思是浩浩大水漫天蔽日,大山被包围了,山岗丘陵也被涌漫了,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们都被洪水吞没了。《孟子》中也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连年的大水洪灾,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民不聊生,迫使尧舜对洪水进行治理,先是派出共工,然后是鲧负责治水。《国语》说:“共工壅防百川。崇伯鲧称遂共工之过,尧殛之羽山”,意思是两人都是一味采用障、塞、堵、修堤的办法治水,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办法对付局部的小灾小患还行,可现在到处是滔滔洪水,堵哪儿才行呢?所以两人都失败了,鲧还丢了命,尧舜这才根据大家的意见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大禹治水治的不仅仅是黄河水,还有济、漯、淮水,还有时时不期而来的山洪,甚至还有海水,所以,大禹治水治的应当是以黄河为主的多条河道和各种洪水。在治理方法上禹总结共工、鲧治水失败的原因,既继承了堵的办法,又用了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洪灾。《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瀹(yue疏导意)济漯而注诸海”。他知道仅仅靠堵的办法不行了,所以“禹能修鲧之功”(《礼记》语),

那么,“禹疏九河”疏了哪九条河?这九条河又在哪里呢?清代德州人田雯在其《长河志籍考》中载这九条河从北向南依次是:“《尔雅》九河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曰复釜、五曰胡苏、六曰简、七曰潔、八曰钩盘、九曰鬲津”。《孟子·滕文公上》所载:”禹疏九河,瀹(yue疏导意)济漯而注诸海”,又乾隆《夏津县志》载:唐孔颖达《禹贡》疏云“自鬲津以北至徒骇,其间相去二百余里,是知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通过这些记载,我们知道:一是禹以徒骇河为基础,疏通了太史等另外八条河,即所谓“禹疏九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九河的所在地域。据《禹贡》载:“济河维兖州,九河既道”。汉孔安国说:“兖州东南据济,西北距河(古语中河即指黄河,下同)”,“河水分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是”。唐孔颖达也说:“河从大陆东畔北行而东北入海,冀州之东境至河之西畔,水分大河,东为九道,故知在兖州平原以北是”。这个平原,实际即是指现在的德州区域。从此可以知道,九河故道经流之地,均在黄河下游河北、山东之间平原上。

但是不是真的就是九条河呢?笔者认为并不一定。我国传统向以九为最大,以九为河数量只是表明大禹治水工作量大,功绩也大,或是主要是这九条河罢了。就如《史记》载:“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根本不可能是只有九座山,九处大泽和九条河。

根据我市各地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徒骇、马颊、胡苏、钩盘、鬲津五河在今德州境内,所以后世又有了“其五在德”之说:

徒骇河,“九河之本道也”。《尔雅注疏·释水》:“功难,众惧不成,故曰徒骇”。大家认为治水工程太大,怕完不成,所以叫徒骇河。还有一种说法是治水过程中上游河水突然下泄,挖河的徒众吓得惊骇而逃,所以称徒骇。徒骇河的名字延续至今,但已经不是当年禹疏通的的河道,徒骇河流经我市禹城市、齐河县。

马颊河,因主河道上游宽下游窄,形如马颊,故称马颊河。流经夏津县、平原县、陵城区、乐陵市等地,是禹疏九河中第三条河流。《德县志》及各地方县志均说其“非禹迹也”,而是唐黄河故道。《德州地区水利志》载是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为分泄黄河洪水,利用黄河故道和笃马河、鬲津河挖的一条排水河道,史称唐开马颊河。春秋战国时期,沿马颊河岸各国纷纷修筑长堤以防水患,甚至把水引向别国。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曾对各国的筑堤进行连断补缺。后黄河夺马颊河道,古河道及堤坝也随之湮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对马颊河进行排涝治理,现在马颊河担负着防洪灌溉的重要职能。

胡苏河,故道在今宁津、庆云县。“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也有资料说胡苏河是第五条,居九河之中,所以水急且水流像胡须,故名胡须河,后谐音为胡苏河。胡苏河经宁津、乐陵东流入海。汉代以后胡苏河逐渐淤塞无迹。

钩盘河,“曲如钩,折如盘”,所以叫钩盘。还有一种说法是因这条河流经盘古的出生地乐陵长魁台而得名,所以取名盘河。清《德平县志》载:“长魁台在县东十五里……相传为盘古生人处”。汉代以后黄河夺钩盘河道,古河已湮,也“非禹迹”。此后的钩盘河道是后世不同时期开挖的防洪灌溉河道而冠以“钩盘河”旧称。现在的钩盘河是20世纪70年代开挖疏浚而成,只是沿用其名至今并演变为岔河。

鬲津河,“河水狭小,可鬲以为津也。”即今天的漳卫新河,另四女寺减河、老黄河均指这一条河。《尚书正义》孔颖达疏云:“兖州界平原以北是也。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鬲津历经沧桑,至今故道犹在。1955年、1956年、1958年曾进行疏浚,1972年名漳卫新河。

其实,我们今天说大禹疏通的五条河在德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应当说这五条河的名字在我市曾经延用或现在还在延用,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巨变,大禹所疏河道早已或干涸,或改道或湮没,史上就有春秋齐桓公平九河以拓疆域和海水淹没九河而使九河绝迹的说法,正如《夏津县志》说“河自周定王时南徙,九河故迹亦渐湮废,后人不能深究地势,多穿凿传会”。所以,现在五河虽然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早已与史书中所记所载不同。而作为普及历史知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我们只要知道并记住我国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就行了,如果非要追究每条河到底还是不是当初的那条河,它们的历史变迁轨迹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就有胶柱鼓瑟之嫌了。

作者简介:艾激光(1981-),男,汉族,山东济阳人,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

猜你喜欢

疏导
当小学生情窦初开时
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提高四步法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班主任疏导智障生不良心理的方法探讨
如何疏导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例谈小学生应激心理障碍的疏导策略
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