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融合探讨

2019-07-22崔晓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朝阳历史

【摘要】作为辽西大地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朝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三燕故都,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这块伟大的土地上,人类的先祖10多万年前就曾在此生活,5000年前原始文明在此萌芽,秦汉时期在此设置郡县,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融合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至今仍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本文对朝阳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融合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朝阳;历史;文化;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K302 【文献标识码】A

坐落于我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三燕故都”之称的历史名城,秦汉时期就曾在此设置郡县,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的东北重镇。随后的百年间,以“燕”为国号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慕容鲜卑民族政权先后建立,并以古朝阳城为都城,因而朝阳成为公元4、5世纪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原文明与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重要地區之一,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近年来,随着多个历史遗址的开发、挖掘,朝阳的历史文化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因此,对朝阳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融合状况进行梳理、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朝阳的历史渊源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在10多万年前,大凌河畔的朝阳地区就是古人类的聚居活动地:鸽子洞遗址中发现的打制石器、灰烬层、动物化石和人类的牙齿化石,证明这里的古人类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能够打制一些简单石器,能够使用火并过着集体狩猎、采集的群居生活;在4、5万年前,朝阳地区出现了原始“新人”,他们与现代人类的体征基本相似;在5000多年前,朝阳地区已经进入了原始文明社会:精美的陶器和玉器被大量生产,农业和手工业被分割开来,政治形态和审美意识都有了很大发展,甚至已经具备了国家雏形,这些从牛河梁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遗迹等都有反映。由此可知,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已经拥有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朝阳地区确确实实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二)秦汉时期的东北重镇

作为中国东北最古老的城市,朝阳有史料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春秋时,山戎、东胡族系在此地活动,战国时燕国曾在此设置五郡,朝阳地区隶属于辽西郡,秦汉时期一直沿用,后被乌桓占据,曹操北征乌桓时曾挥师到此,那时朝阳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镇。因为东部鲜卑在曹操征伐乌桓时的大力支持,乌桓之战胜利后,朝阳地区西部就被划为鲜卑人的活动地区,而东部则被归属到昌黎郡,此种境况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先后在柳城(今朝阳地区)建都,将柳城改为龙城,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发展,特别在前燕时期,鲜卑慕容氏曾挺进中原地区,与前秦、东晋形成三个政权鼎力的局面,而龙城作为国都,鲜卑统治者不仅在此大兴土木,兴建了很多豪华宫殿,还将高句丽的大量人口迁徙到此,朝阳地区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东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形成。

(三)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战略要地

朝阳作为连接东北与中原的交通要道,不仅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枢纽之地,也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塞,无论是哪一个中原王朝都不曾忽略朝阳这个边关重镇。隋唐时,朝阳被称之为“营州”,乃是国家统治的前沿阵地,还特地开通了营州古道,方便信息传送和人员往来,为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辽金元时,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兴起,朝阳地区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争夺的重点,既有破坏也有发展;明清时,朝阳地区乃是蒙古王公的封地,也是明政府与后金政权激烈争夺的要塞,后来清政府不仅在此处屯集大量军队,起震慑护卫的作用,在皇帝东巡时还将此处作为驻跸之所,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虽然在清朝后期随着政局的稳定,朝阳军事要塞的地位逐渐没落,但其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重要地位不容抹杀。

二、朝阳的文化发展

从距今10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到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再到商周、秦汉、两晋南北朝和隋唐辽金元明清时期,古老的朝阳文明一直在不间断地前行、发展,并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红山文化

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凌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发展及晚期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一是在结构上以农业文化为主,养殖和渔猎文化为辅,因而细石器工具制作工艺比较发达,很多器物虽然个体较小,工艺水平却十分精湛,泥质彩陶线条丰富,造型古朴且生动,制玉工艺水平较高,可见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二是玉器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祭祀的神器。红山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心之一,其出土的红山玉龙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极有可能是宗教祭祀的礼制用具;三是丧葬礼仪的发展也是红山文化突出的特点。以积石冢为主的红山墓地乃是规划而成的氏族墓地,从中心到四周墓主人的地位逐渐降低,陪葬品和墓葬规格也随之降级,佩戴的项环和臂环由玉到陶,甚至没有,说明红山文化已经出现阶级分化,甚至产生了国家的雏形。

(二)三燕文化

公元三世纪到五世纪之间,朝阳地区先后出现了三个以“燕”为国号的政权,分别是前燕、后燕和北燕,历史学家将其简称为“三燕政权”,而在此时此地产生的地域文化则被称之为“三燕文化”。由于三燕政权是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慕容氏集团建立的,所以三燕文化与生俱来带着游牧、渔猎的痕迹,但这个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融合的特殊阶段,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也受到了农耕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三燕文化”具备了十分独特的综合性特征。例如,冯素弗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物则是三燕文化极具代表性的饰物,其根源来自西亚,经过三燕文化的吸收和演变,又被传播到高句丽、新罗、百济和日本;近年来发现的三燕古都宫城南门遗址、各种建筑构建和北燕时期的陶瓮,都体现了亦牧亦农的文化特征,揭示了鲜卑慕容氏政权的汉化过程。

(三)隋唐以来的古代文化

隋唐时期,为了政权巩固的需要,不仅将朝阳地区改称为“营州”,还开通了营州古道,使中原地区与辽东的沟通更为紧密,甚至也联结上朝鲜、日本,出现了繁盛一时的文化现象,如唐代的边塞诗就经常以营州为题材。与此同时,建筑、泥塑、石刻、木雕、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南塔、北塔、摩云塔等寺庙建筑美观精巧,乃是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品;泥塑、石刻、木雕等技巧精湛,广为流传;刺绣色彩艳丽、技法讲究,在唐代和辽金时期已经具有自己的特色;剪纸文化则韵味醇厚、情致明快,独具一格。这些历史悠久的朝阳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在积淀深厚的黑土地上依然熠熠生辉。

(四)近现代文化

在近代史上,朝阳地区的文化领域出现了影响较大的“文坛三杰”,分别是“蒙古族的曹雪芹”——尹湛纳希、“蒙古族的百科全书”的作者罗布桑却丹和国画大家张晋,他们的著作、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对朝阳近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朝阳作家玛拉沁夫成就斐然,以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写就了《茫茫的草原》等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受好评。另外,朝阳的戏曲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京剧、评剧、二人转艺术的传入,对朝阳本地的戏剧形式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其在吸收各派营养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朝阳人。

三、朝阳的民族融合

朝阳位于东北与华北交通的咽喉之处,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多个民族的人们,既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也是民族融合、相互交流的交汇地。在朝阳的这片土地上,比较明显的民族融合有两次,分别是: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国时期,朝阳地区活跃的是古代东胡族系,后在西汉初分裂为“乌桓”和“鲜卑”两支。乌桓族在东汉末年被曹操征伐而没落,鲜卑族却因帮助曹操而逐渐兴起,并在曹魏初年迁到辽西地区。鲜卑慕容氏的首领一直秉持“尊晋勤王、不断汉化”的政策,既得到了中原西晋王朝的支持,也开启了逐渐与汉族融合的进程。342年,慕容氏建立的“燕”国迁都龙城(原柳城、今朝阳),史称“前燕”。此后的十多年间,前燕不断征伐,高句丽、鲜卑宇文氏、鲜卑段氏纷纷落败,大部分部属融入到鲜卑慕容氏部落,后来,鲜卑慕容氏挺进中原,龙城(朝阳)越来越空虚,人口越来越少,大量的高句丽人被迁到此处居住。370年,前燕被前秦所灭。384年,鲜卑贵族慕容宝在龙城复国,史称“后燕”。407年,慕容宝的养子高云篡权夺位,登基为帝,高云乃是高句丽人的后裔;409年,后燕的中卫将军冯跋建立“北燕”,冯跋乃是汉人。从燕国的最高统治者身份的变换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大融合的過程,这种融合不仅仅是风俗习惯地渐变,更是民族血统的转变——汉族闺秀与鲜卑贵族的通婚在不断的斗争中逐渐成为常态,鲜卑民族内部遗传学的改变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二)隋唐辽金元时期

隋唐时期本就是高度开放、交流频繁的盛世,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原地区与东北各少数民族往来的枢纽,此时的朝阳大地上居住着契丹人、突厥人、室韦人、奚族人等,且随着多次大规模对高句丽的征战,大量的汉族人涌入朝阳,他们与各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相互影响、相互碰撞,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很多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到了辽金元时期,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兴起于北方,辽西地区是他们十分看重的重要基地,虽然经常有争战,但不同地区的人口也多次向朝阳地区迁徙、定居,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之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明清时期,辽西地区有很多蒙古王公的封地,大量的汉族人到此移民垦荒,因此,汉族逐渐在朝阳人口中占据多数,直到今天。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东北名城,朝阳不仅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沟通的枢纽,也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认真研究朝阳的历史源流、分析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既具有溯本追源的历史意义,又具有着眼现实的实践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禹浪.三燕故都古朝阳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融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3):78-83.

[2]李克建.论元代的“华化”与民族融合——以《元西域人华化考》为分析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 36(11):24-28.

[3]李凭.民族融合与制度革新——十六国北魏的历史轨迹[J]. 学习与探索,2009(5):219-224.

[4]刘振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6):36-41.

[5]王傲朗.试从“民族融合”看首都博物馆陈列“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J].北京文博文丛,2016(2):82-87.

[6]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35-43.

作者简介:崔晓晨(1974-),女,辽宁朝阳,本科,研究方向:博物馆。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朝阳历史
迎朝阳
不许耍赖
圆周上的有理点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元代科举中实行民族倾斜政策的原因分析
新历史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