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情观培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19-07-21陈虹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陈虹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爱情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问卷、约谈等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的爱情认识、恋爱能力、性认识等进行调查了解,从创建良好的爱情观教育环境、开设爱情观教育的相关课程及重视人文素养工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培育;新时代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不断变化,大学生爱情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爱情功利化、性观念日渐开放等。“社会的首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道德高尚、美好的爱情。”新时代如何培育大学生爱情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爱情观现状的调查问卷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7份。其中男生432人,女生455人。除此之外,本研究還采用了集体座谈、个别约谈等辅助方法。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围绕爱情观设计了21道题目:涉及答题者的基本情况、对恋爱的理解、恋爱的能力、对爱情的认知、对“性”的认识等几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爱情认知比较幼稚,相当一部分人把恋爱当成一种时髦,主要用来排遣无聊的时光,呈现出恋爱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特征;恋爱动机多样化且目的不单纯,择偶标准更趋向于择“钱”;恋爱能力比较欠缺,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对性认识模糊,性自由、性观念开放但保护意识淡薄。

(四)原因分析

(1)社会和个人因素。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决定一切格外突出,他们心智未完全成熟却受西方文化和某些不良网络的影响,以致价值观、爱情观受到冲击,他们“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婚恋观,追求性自由,性解放,缺乏性道德知识。

(2)学校因素。首先,中小学阶段谈恋爱是高压线,不允许触碰,大学阶段谈恋爱是学生的自由,一旦解禁,学生便出现某种程度的情欲膨胀。其次,中小学阶段学校笼统地将爱情观教育放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甚至有意或无意回避爱情观教育,大学阶段学校在爱情观教育方面也未能与时俱进,没有将恋爱教育、性教育、婚育知识教育等列入教学大纲,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受制于传统观念和固有模式,没有及时补好“爱情观教育”这一课。

二、对策及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爱情观教育环境

爱情观教育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一种需要优化的社会教育活动。首先是加强网络舆情监督与引导。现在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是网络媒体的主力军,网络舆情应该得到严格规范管理,播出的内容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一致。其次重视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一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尽量成为孩子理想爱情的榜样,如有爱、责任感、专一等;二是父母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大多数父母可能对爱情一知半解,也没有接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情教育,时代进步了,父母要主动获取新知识,家长的无知会遗传给孩子。

(二)开设爱情观教育的相关课程

爱情观教育不是洪水猛兽,是要极力推广的科普知识。2017年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我国年度新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有据可查的“人工流产”达到了1500万人次,其中,25岁以下少女堕胎率高达73%,形势非常严峻。

高校要将爱情观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两门爱情观教育课程,而不是将其放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期间恋爱到底是选修还是必修课、大学生该怎样理性处理爱情中的关系以及怎样培养和提高爱的能力。”高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知识储备,要创新爱情观培育的基本方法,利用多渠道让学生接受性和生殖健康教育。

(三)重视人文素养工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忽视人文素养的养成。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的刺激,一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沉迷于一夜暴富和各种虚幻的手游,思想堕落、自我放逐。高校要从网络抢回学生,培育健康的爱情观,就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工程。人文素养工程旨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拓展课堂教学育智育能、育情育美、育心育德的功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引领大学生健康、诗意地生活。

结语

性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以是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更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如何正确处理和对待恋爱问题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习和思考的,由于当代青少年性生理发育较早,再加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网络上的信息污染,大学生对爱情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培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家长、学校和社会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基金项目: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研究项目:大学生爱情观培育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CZSK18YB04)。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