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9-07-21袁浩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大学生问题

袁浩

[摘要]在和平环境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思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国防军事意识减弱,认为国防是政府和军队的事儿,跟自己无关,其实没有整个国家的全民国防意识,国家不可能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国防力量。所以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国防军事教育,无论对大学生本人还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问题;对策

一、加强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长期生长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很多学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高校来进行基本的国防军事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质,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团队精神和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独立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保卫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后备力量。根据世界战略格局的新动向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通对我国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改善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校国防军事教育在课程系统、教学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状况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对于当前各高校的国防军事教育来说,大多流于形式、没有长效性,很多高校部分领导和学生狭义地认为国防教育只是军队或军事院校的事,对一般高校来说无关紧要。由此造成了广大师生对国防军事教育的认识浅薄。一些高校单纯地把军训当作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学生进行了军训,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学校的国防教育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的。往往随着军训的结束,国防军事教育也淡出了广大师生的视野。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国防观念淡化,军事素质不高,爱国热情不高。

(二)高校缺乏系统的国防军事教育课程体系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学生、家长、学校普遍重视学科文化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更加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教育也以为将来毕业工作做准备为教育核心。在国防军事素质培养方面没有系统完备的教育课程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大学生的国防军事教育没有形成长效化、规范性的培养体系。虽然高校大部分都设了部分国防军事安全的选修课,但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只是为了期末考试不挂科,达不到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因此,只有高校教育系统进一步认清国防军事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和建设发展,关系到大學生自身的成才和成长,并牢固确立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观念,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规划中,对其进行细致科学的计划安排,才能切实提高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三)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监督评价机制

我国目前开展的国防军事教育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以新生军训为主,加上少量的说教,高校军训主要以队列、军体拳、内务为主,国防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素质科目涉及很少,造成教育成果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节。高校对国防军事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缺乏,实践活动不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另外高校对国防军事教育没有系统的监督评价制度,使平时的相关思想政治课和国家军事安全课开展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不重视,学生轻视现象严重。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国家安全处境,加强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刻不容缓,因此,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模式,以适应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综合人才的需要。

三、加强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方位认识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作用

各高校要在平时国防军事教育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更应该增强国防意识,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的国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国防教育实施的好坏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安危荣辱。近几年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不断受到挑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等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高校通过国防军事教育能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各项军事训练、比赛考核、理论教育等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性纪律性,这是其他任何知识学科无法做到的,同时这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社学习中受益终生,从这一点来看加强我国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非常重要。最后,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安全的后备军,军事院校的学生毕竟是少部分,要想让大学生能够在将来承担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不能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也必不可少。高等院校拥有在校生三千多万人,是最直接、最基础的国防军事教育阵地,将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纳入日常课程教育体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和军事素质偏低的问题。

(二)加强法律政策保障,完善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课程体系

没有法律保障,必然会影响各项教育实施的效果,为了保证高校切实有效的开展适合国家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国防军事教育课程,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国防军事教育法律法规,让国防军事教育真正走进高效课堂,深入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建议各高校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科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是国防军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通过改变现有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国防军事基本理论知识和初级军事素质的高校大学生。提高国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做到学校、社会、国家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做好国防后备人才的储备需要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要在高校中全面地开展国防军事教育。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监督管理

高等院校国防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更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新型国防观。在谈到多元化的国防教育模式时,不少大学生表示,就是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营造学习、宣传国防教育知识的良好氛围。除了具体课程学习意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定期举办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国家安全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邀请国家安全工作的有关专家、学者到高校进行讲座、座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各个纪念日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如军事技能拓展训练、参观军事基地等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并深化了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此外,还可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辅导、在线提问,甚至利用军事网络游戏,来开展网络国防教育活动。这些教育形式相辅相成,实现了对国防教育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的学习质量。

为加强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管此项工作的部门,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由专家、教授组成的精干的指导小组,适时深入检查、考核和检验国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尽快改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中存在的缺乏监督评价的问题。普通高校国防军事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国防教育意识的重要过程,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战略措施。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