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人学浅析

2019-07-21顾鑫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民习近平

顾鑫

[摘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根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开篇就旗帜鲜明地凸显出“人民”这个核心慨念,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導向,深刻阐述工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历史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关注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对我党的人民观和群众观产生重要影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既关注整体需求也不忽视公民的个人需求,突出尊重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多样化的要求,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这一慨念,是指生命体与外部世界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形成的一种获取状态,获取的目的就是个体或集体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依据对象,人的需要大体分为以下两大类型——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这二者之中,物质需要最为基础,是所有需要的根基,它是人们维持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及对生产工具、仪器没备等物质生产资料、科学实验器材的摄取欲望和要求。其中,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以及其他东西”。精神需要则是指人们在精神生产、精神消费方面的需要,涵盖人们对认知、道德、审美、情感、信仰等方面的愿景与要求。

按照需求的主体分类,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当然就是指个体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群体需要则是指一定人群共同体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即一定人群公共体中所有人或者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需要。比如,共同的利益追求、共同的习惯爱好、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理想信念等。

人的需要也可以从另外一种维度,即层次来进行分类。其中,第一个层次是生存需要,第二个层次是享受需要,第三层次级别最高,叫作发展需要。生命体要维持在世界上的生存状态,必然产生的最迫切的需要便是生存需要,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其内容往往与物质需要密不可分。享受需要则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过较为舒适生活的欲望和要求。发展需要则是人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变化发展的,因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停地进行着、发展着,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发展着。人们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扩大而扩大。而且,人的一种需要还能引起种种新的需要,人们的实践活动本身以及人们在实践中用于满足自己的载体也会引发其新的需要。人的需要丰富而生动鲜活,它从来都是在不间断变化着,进行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的运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的需要变化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正确制定,离不开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关键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理性、科学的判断,制定坚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世界格局变化快速而剧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和需求随之产生巨变。党的工作对象和条件、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变化深刻。时至今日,十几亿人口温饱无虞,人民生活总体已跃至小康标准线。到2020年,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完成首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更高的物质需求在小康基础上生发出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进入新时代,面对新问题,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愈加突出。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也大变其面目。这必然成为新时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桎梏。党的十九大报告面对这一形势,做出重大判断,把我国社会当前主要矛盾表述调整为更加贴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实际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很多因素,但主要还是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此为根源还会造成或派生出其他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指存在于区域间、领域间等各方面的发展不够平衡,长期以来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发展得不充分,主要指某些地区、某些领域、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和重要任务,从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来看,囊括了经济、政治,还有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各项建设在内的、呈现出“五位一体”新状态的一个有机整体已经形成,并取得巨大成就,但各个领域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有些方面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从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高水平生产力与大量传统、落后乃至原始水平的生产力并存,横向来看,各个地区、地域问的生产力水平显现出参差不齐的态势,其不均衡可能影响全局。从另外一个角度,城乡和各区域间的发展来看,城市和农村乡镇,沿海和内陆,东、中、西各个区域之间的明显的发展差距令人担忧。从国民收入分配来看,当前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我国人均收入实现几十年连续增长,目前已经处在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对绝大部分人口来说温饱已不是问题,甚至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扶贫攻坚工作尚在进行,许多人还未脱贫,城市中也还有不少困难群众。虽然从哲学角度来看,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会永远存在,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刘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党和国家就必须正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新时代人的需要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广大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还是无可置疑地掀起与最终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历史舞台上光彩夺目。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重要论断和真知灼见,我党无时无刻不忠诚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观点认为,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束缚从而思想行动呈现出某种局限性,又能在与外界环境长久的博弈中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主体性。他的主体性既共时性地形成与发展,又在人的延伸着的活动中历时性地形成与发展,他不会停留在某种已有的存在状况,也不会满足于某种已有的规定性,他总是力求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狀况,力求生产自己的新的规定性;他为了自己更好地存在,总是追求着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种追求和创造包括不断满足主体现实的需要,提高主体的活动能力,也是在历史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增强人的主体性。因而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历史地发展的。

需要着重指出,人的生存活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改变世界的面貌,努力将“沧海桑田”变为“良田美池”,将“穷山恶水”变为“世外桃源”,创设出一个具备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价值的美好的对象世界。所以我们认为,人所做出的呈现出自主、能动特点的生存和发展活动,究其本质,属于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活动。只是,人作为主体创造理想的对象和对象世界,还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遵循作为活动对象的事物的客观尺度,即受到外界实际条件制约;另一方面又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现实力量,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两种尺度的统一进行创造。

尊重人民,维护人民,重视和推崇其伟大的创造精神,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激发人们发展自身、改造世界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达到最大阈值,这是我党事业获得人民最广泛支持、进发强大生命力的秘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实践,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华章,势必要在我党领导下,由人民群众来齐心谱就。我党依靠人民来创造伟大事业,就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败的第一标准。毫无疑问,这归根到底其实是在回答对谁负责、让谁满意,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人民是否拥戴、人民的赞成度、满意率等这些问题和因素,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一一作答,逐个考量。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工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党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进行国家建设,历经几十年长期实践,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特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由此培养起来,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点的群众路线随即产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政党迥异的显著特征,即我党是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创建起来的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共同战斗中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在激昂澎湃的民主革命大潮中,诞生不久的我党正是依靠群众路线,与群众同生共死,建立了密不可分、坚不可摧、情深似海的鱼水关系,从而使我党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打败国内外落后腐朽邪恶力量,高唱凯歌擎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烈烈红旗,奏响新中国最终成立的壮阔雄音。如果不依靠群众,没有群众支持,缺少群众力量,取得以上一系列伟大成就,委实不可想象。

我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和长久的成功经验表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优良传统,更是我党最大的执政优势。古人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执政者在天下安定之后脱离群众、罔顺民生、失去民心,则必然会迎来力量的瓦解和最终消亡。况且我党既从群众中来,便理所当然回到群众中去。我党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发展之本,始终是“人民群众”这一历史的创造群体,所以我党之权,当为民所用;我党之情,当为民所系;我党之利,应为民所谋。我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同气连枝,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执政原则的生动体现。

在“一切为了群众”基础上阐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具体,更明确,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更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理念,相比以上两个概念更进一步,要求我党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切围绕群众,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为核心执政导向,将群众路线作为贯穿我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国家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谋幸福,依据人民群众关心、期盼,抓改革、促发展,据此真正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各项事业在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能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党将会继续始终不渝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局势,时刻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新的发展需求,将人民希冀作为我党希冀,将人民幸福作为我党幸福,永远做与人民心贴心、心连心、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先进力量。

(三)坚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导向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据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对现阶段新时代背景下我党奋斗目标的具体阐述可知,人民对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多元,涉及健康、环境、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诸多方面,这是新时代的新世情,也是新国情、新党情、新民情。习近平总书记慧眼如炬,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愿景,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是多年来个人在治国理政工作中秉持的民生情怀的集中体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发展理念和人民观的创造性指导性的具体阐释和发展。

通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会发现“人民”成为显现203次的高频词汇,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亮点,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由此完全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办”等这些关乎我党发展、社会发展方向与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成功解答,既令我们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令我们感受到其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乃至在更广大的全世界关乎人类社会发展领域展示、补充了极富特色和生命力的“中国方案”,为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共圆中国梦找到了目标指向和动力之源。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民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标题党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