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

2012-03-22

环球时报 2012-03-22
关键词:人民人道主义名义

沈丁力

“人民”的概念来自于19世纪从俄国兴起的民粹主义,它反映了世界的平民化理想。“人民”这个词从一落地,就是作为“精英”的对立面出现的。然而我们发现,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人民”却成了一个被用得很滥的词:平民者用,精英者也用;弱势者用,强势者也用。“人民”在很多场合沦为一种政治语言和策略。

比如,冷战结束以来,唯一超级大国失去了原先主要的军事竞争者,美国和北约集团乘机调整联盟指针,将安全责任扩大到了保卫“人民”,将集体安全的施用对象延伸到北约区域之外。于是,人们看到,以美国为首的新北约在“人道主义”大旗下,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发动军事行动,促成了科索沃的分离。此后,北约再次以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为由,在利比亚大动干戈,武力推翻了利比亚政府。而今天,他们对叙利亚的干涉打的同样是“保护叙利亚人民”的旗号。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则将所谓“保护人民”的实践推到了极致。美国在遭受了“9 11”恐怖打击后试图寻求报复,但美国对伊拉克的“先发制人”并无伊拉克政府参与“9 11”袭击的事实,也无伊拉克政府在2003年时正在发展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证据,也无安理会授权。美国执意开战,原因就是认为伊拉克当局是“邪恶轴心”,美国有责任推翻萨达姆政府,“解放伊拉克人民”。

目前,这种自称代表“人民”的现象有泛化之势。普京和巴沙尔的反对派都自称“代表人民”,并结成了反政府的联合阵线。不仅在上述政局变迁的问题上各方势力大打“人民”牌以争夺正当性,一些国家在贸易保护问题上也俨然以人民权益代言者自居,以“人民”的名义公然违抗自由贸易规则。

那么,上述自称保护人民利益的所言所行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的权益呢?先看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多数人并未请求美国去“解放”他们。在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民众确有一些人感觉不甚自由,但美国发动的军事行动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动荡与数十万人员死亡,使更多伊拉克人失去生存权利,这样的倒萨战争究竟是防范了还是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呢?

利比亚和叙利亚人民要求变革,值得各方理解。但这些国家的根本命运,应该由“本国人民”决定,外国不应武力干涉。我们既不愿意看到这些国家的政府方面以“人民”名义造成人道主义危机,也不愿意看到反政府力量以“人民”名义同样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包括引入外部势力充当利益相关者,从而使危机局面更难解开。

在国际贸易领域也应慎打“人民牌”。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已在不同程度上密切相连。世界贸易不仅要服从国家利益之需求,也必须按照世界贸易之规范,遵守通用的游戏规则。为了“本国人民利益”而不惜违规,从而伤害“其他国家人民利益”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以保护“人民”的名义而违法或超出授权对他国动用武力的,或者打着“人民”旗号而不遵守现行国际规则的,往往是经济和军事发达的大国。在泛“人民”化的逻辑实质上损害了他国利益的同时,这些国家也在经常地伤害着自己的一些根本利益。比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促其债台高筑的原因之一,在美国经济殃及全球经济,给全球人民造成危害的同时,也给美国人民造成实际的巨大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其发展模式的信誉度受损更将是今后几代美国人民无形的负资产。(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人民人道主义名义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假蜂蜜
跟踪导练(一)5
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浅析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爱国婊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