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开放提速

2019-07-19何佳艳

投资北京 2019年5期
关键词:寿险保险业人寿

何佳艳

3月底,银保监会交出了一份新的放开外资准人的成绩单:批准中英合资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同时,银保监会还批准了另两项市场准入和经营地域拓展申请。分别是:批准美国安达集团增持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由此,安达系合计持股比例超过25%,华泰保险由中资变为一家中外合资性质的保险集团;批准香港友邦保险公司参与跨京津冀区域保险经营试点。

2019年以来,银保监会还批准了中法合资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山东分公司、中美合资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重庆分公司等申请。在今年3月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市场准人正在加快推进。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先头兵,我国保险业的开放明显提速。

养老保险外资破冰

此次获筹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的恒安标准人寿,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中方股东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英方股东标准人寿安本集团,各持有公司50%股权。据恒安标准人寿董事长杰瑞,格林斯通介绍,标准人寿安本集团是100多年前英国首个养老金计划的推出者,目前在英国管理资产达3460亿英镑,拥有客户近450万。

从过往年报信息来看,近三年恒安标准人寿均实现盈利,2015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达1.05億元、1.06亿元及1.72亿元。另据媒体报道,2018年恒安标准人寿税前利润预计为2.13亿元。

除了恒安标准人寿,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还有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新华养老、国寿养老、人保养老、安邦养老、长江养老共8家,均由中资股东发起设立。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发展空间较大。从已投人运营的7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安邦养老无最新数据)的经营状况来看,仅有2017年才成立的人保养老在当年出现了亏损,其余6家险企均已进人稳定盈利期。一般而言,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实现的盈利周期会比普通寿险公司短一些,例如2016年9月份才成立的新华养老保险,次年即盈利665.91万元。

杰瑞,格林斯通表示,英国标准人寿安本集团坚定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此次批筹标志着恒安标准人寿的战略拓展取得重要成果。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去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提到要放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人,按下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快进键”。

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发布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和时间表中指出,将人身险公司外资方持股比例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放开外资保险经纪经营范围限制,与中资一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等在内的多项开放措施落地。

今年3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更是为保险外资开放提供了法律保障。

如今,多个具体成果已经落地。截至目前,银保监会已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一致。同时,银保监会先后批准了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康联人寿发起筹建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诚人寿发起筹建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韩再保险公司筹建分公司等。

保险业对外开放在提速过程中还实现了一些新突破,在批准恒安标准人寿筹建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之外,银保监会日前还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仅2019年以来,至少有4家外资保险公司增资获批,增资金额约17.3亿元。

“对我国保险业而言,对外开放不是新话题,但时代赋予了其新内涵、新意义和新实践。新内涵是更加全面、深人和深刻地对外开放;新意义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是内外资保险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资深保险专家、原中国人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认为,中国由高速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扩大金融开放,激发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的活力,吸引更多外资机构改善中国的金融供给,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金融融资成本。

保险业如何更加全面、深人和深刻地对外开放?

今年年初,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重点监管工作通报会上透露了今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最新意向。他说,今年将研究新的开放措施,使开放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一些,特别要让一些专业性的外资机构进入市场,让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合规经营意识比较强烈的外资机构来补充金融体系的一些不足,促进相互之间的共同成长。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就具体操作而言,下一轮中国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核心仍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人条件。

首先,当前中国银行保险业对外资金融机构还有数量性的限制,包括规模、年限、股东类型、持股比例等限制,银保监会正在研究放宽或取消这些数量性的限制,更强调审慎性的标准和审慎条件,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的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进人中国市场。

其次,进一步拓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其更多元化,给外资金融机构创新试点的领域。

第三,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和简化行政审批,进一步减少外资机构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第四,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不断改善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特点和风险特征,建立更具兼容性和有效性的监管规则体系,为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华发展提供更为公平的环境。

外资抢滩养老保险

总体而言,外资保险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很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保险业开放提速,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外资险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将有所提升。据外媒透露,在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准筹建之后,已有多家外国保险机构正在酝酿进人中国养老保险市场。

外资坚定看好中国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前景。日前,瑞再研究院发布的sigma报告作出了如下行业性预判:寿险方面,预计未来10年间,中国寿险保费年均实际增速将达9.1%。

而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区执行总裁黎康忠则认为,中国寿险市场未来10年将保持每年13%的增速,未来5年至6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但养老保险市场渗透度仍然很低。”黎康忠说。

中国寿险市场的发展数据为外资机构的判断提供了参考。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638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寿险业务8261亿元,同比增长19.7%;被认为是搅动我国寿险业“一池春水”的华夏人寿,2月份累计原保费同比增长105%。

据路透社消息,包括忠利保险、英国保诚集团在内的多家外国保险机构正在积极与我国相关部门展开初步磋商,要进人中国的私营养老保险市场。友邦保险和宏利金融也在考虑类似的举措。路透社同时透露,有些外资公司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递交创设养老业务的申请。

随着新角色的加人,备受关注的养老保险市场,即将上演竞争大戏。

猜你喜欢

寿险保险业人寿
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金融江湖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