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预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方式分析

2019-07-19杜淑娟杨维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延续护理

杜淑娟 杨维刚

【摘 要】 目的:探讨提升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方法,并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16.4~2017.12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术后均采用抗凝治疗,随机分为I、II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II組治疗依从率为96.0%,较高于I组72.0%(P<0.05);护理后,II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护理前与同期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中,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延续护理;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61-01

心瓣膜置换术是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者的常用疗法,患者术后出院进行抗凝治疗,对机体康复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研究指出[1],多数患者在院内能积极配合抗凝治疗,但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影响手术疗效与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比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6.4~2017.12,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术后服用同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手术不耐受及随访不能配合者。随机分为I、II组,I组男/女为16:9,年龄24~62岁;II组男/女为18:7,年龄22~65岁。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I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自我护理知识、复发阶段认真解答患者问题、讲述抗凝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饮食与运动指导等。I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推行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制定随访记录册:主要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联系方式、手术类型、出院时的健康问题、抗凝血药物用法用量等。

1.2.2 建设随访小组:科室主任与副主任医师、护士、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前,需对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并编制针对性的随访方案。

1.2.3 随访内容:首先,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免费发放本科自编《自我监测记录表》,引导其在术后精确填写表中的各项内容,并协助其掌握监测心率的正确方法。其次,把抗凝药物作用机制、药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知识,做好相应标识,引导患者或家属主动制定《抗凝药物每日用量登记表》,并在每天下午接收到护士发送的用药短信后再服药。临睡前,家属应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再次,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用药期间,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加强INR与PT等抗凝指标监测的意义。随访小组需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与登门随访,电话随访每隔2周进行1次,登门随访4~6周进行1次。最后,对患者饮食、营养情况等进行干预,引导患者术后1个月内限制活动量,3个月内进行轻度运动,以不诱发心悸、心慌等症状为宜。督促患者戒烟酒、咖啡与刺激性食物,维持营养素摄入的均衡性,多食用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类食物,并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所有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后,对比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用x±s计算。差异检测标准:P=0.05。

2 结果

2.1 用药治疗依从性

II组用药治疗依从率为96.0%,高于I组72.0%,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II组以上两项指标评分高于I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接受心瓣膜置换术治疗后,需进行终身抗凝治疗,华法林是最常用的抗凝药,本药品治疗窗口较为狭窄,若服用期间不能对药物剂量进行精确控制,将增加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故此,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对优化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改善预后,均有较深远的意义[2]。

延续护理是对院内护理方法的有效延续,应用于患者出院后能继续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支持,采用电话随访与登门随访等方式,将更多的抗凝知识传播给患者,引导家属共同监督患者用药状况,随访期间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提升患者对抗凝治疗意义的认知度,进而保证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手术治疗效果,最终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鲍李敬[3]选择90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给予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离院1年后,甲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4.44%,与乙组53.33%、22.22%相比,差异均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鲍李敬认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II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I组,这提示了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静茹,冯东杰,林岱纯.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6):513-515.

[2] 杨萌.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05):133-134.

[3] 鲍李敬.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62+65.

猜你喜欢

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延续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术后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探讨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