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生物农药对有机黑果枸杞虫害田间防治研究

2019-07-19孔东升

草原与草坪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虱黑果水剂

卢 瑜,孔东升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3.甘肃省黑果枸杞工程研究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为茄科枸杞属落叶多棘刺灌木,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区。果实富含多糖、花青素、总黄酮等[1],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广泛应用[2]。近年来黑果枸杞种植面积随着国内市场需求而增加,甘肃省河西5市种植面积就达0.67万hm2以上。枸杞木虱(Paratriozasinica)、枸杞蚜虫(Aphissp.)、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枸杞瘿螨(Aceriapalida)等主要害虫逐年增加,大部分种植户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产品携带有毒有害物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从植物次代谢物质中提取具有杀虫活性且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药剂成为化学农药最佳替代品。根据害虫的生活史、发生情况和生理情况,筛选出防效好的生物源、矿石源药剂对虫害实施有机防范及控制,是黑果枸杞达到无公害防治、生产有机产品的首选。由于对黑果枸杞的研究起步较晚,报道多集中在生理生化、组织培养及其各种提取物[3-9]。

枸杞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10],卵为黄色,具卵柄固着在叶面上;若虫扁平状,可紧固着在叶片上,移动能力较弱;入冬成虫在土缝、枯枝残叶、植物树枝缝隙处过冬,枸杞蚜虫属同翅目蚜科[11]。甘肃河西走廊每年4月成虫出现,5月为虫口高峰期,入夏因温度较高虫口有所下降,9月再次出现高峰期,10月中下旬以卵在原寄主上越冬或迁移越冬。枸杞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幼虫移动能力差常紧贴叶面,啃食叶片且在受害部位排泄粪便[12-13];甘肃河西走廊的枸杞负泥虫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7月为害最重,直至9月下旬以成虫过冬。枸杞瘿螨属蜱螨目瘿螨科[14],虫体微小肉眼不可观,若虫形似成虫,卵为白色,当黑果枸杞春季发芽时成虫钻入叶片促使叶片产生虫瘿并产卵孵化,若虫在虫瘿中取食生长发育。

贾思光[15]选用25%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25%噻虫嗪2 500、4 000 倍液、25%蚜虱净1 000倍液防治枸杞木虱效果较好;李亚娟[16]使用5%鱼藤酮、0.5%藜芦碱等对枸杞棉蚜施药15 d后还能保持80%防效;秦学平[17]用苦参碱、阿维菌素、韭菜浸出液等对人参果蚜虫防治,在施用10 d后药效均可达90%;张桂荣[18]使用化学农药5.0%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可达到80%;崔小英等[19]探讨了用化学药剂及生物药剂对芦笋十四点负泥虫(Criocerisquatuordecimpunctata)进行防治,其中,百草1号、除虫菊素、清源保防效可达到90%;荆伟[20]使用白僵菌对枸杞负泥虫进行毒力测定,其中,LYS菌株对枸杞负泥虫有较高的毒力,但在使用过程中菌株会发生退化现象,无法保持防治效果;赵秀英等[21]对枸杞负泥虫习性及防治提出施用胃毒型药剂效果更为明显;杨贵军等[22]使用2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枸杞瘿螨进行防治,发现苍耳提取物对瘿螨有较好的拒食作用,狼毒、伏毛铁棒锤、骆驼蓬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毒杀活性;钟延平等[23]用艾叶、蛇床子提取物对枸杞瘿螨进行防治发现效果均可达到90%。

对黑果枸杞的主要虫害进行生物药剂无害化防治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药剂,为黑果枸杞产业逐步实现有机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黑果枸杞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北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土地上,地理位置为E 100″57′~100″59′,N 38″81′~38″80′,平均气温8.4℃,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30℃。年平均降水量131 mm,年蒸发量1 667.6 mm,年日照时数3 255.4 h,无霜期145 d。2015年在未利用的荒地定植黑果枸杞420亩,株行距1 m×2 m,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

1.2 试验方法及药剂

试验分田间防效试验和室内药效试验两种。2016年至2017年,在田间做了枸杞蚜虫、枸杞负泥虫的防效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植株数目是将2 000 mL施药量用喷壶均匀、细致、全面喷洒到试验植株上,并以全部施药量喷施完为准。为防止药剂互相干扰,处理间设置隔离行。从施药植株中选取3株挂牌标记进行调查统计。2016年进行枸杞瘿螨室内药效试验,因其虫体过小,肉眼无法观察,取受害叶片放置于具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用移液枪将总量3 mL施药量均匀喷施到培养皿中,用镜检法对叶表面的虫口进行调查统计。2018年进行枸杞木虱室内药效试验,因其成虫具有很高的移动能力,在实验室内取受害叶片放置于具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用移液枪将总量3 mL施药量均匀喷施到培养皿中,用镜检法对其卵及幼虫进行调查统计。施药前统计虫口数量,施药后分别在24、48、72 h统计虫口数量并计算防治效果。

枸杞蚜虫:共8个处理,3次重复。0.5%藜芦碱水剂7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0.5%印楝素水剂357倍液,1.6%狼毒素水剂450倍液,1.5%除虫菊素400倍液,5%桉油精水剂588倍液,清水对照。

枸杞负泥虫:共3个处理,3次重复。0.5%藜芦碱水剂7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清水对照。

枸杞瘿螨:共5个处理,3次重复。0.5%藜芦碱水剂7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雅氪500倍液,满维700倍液,清水对照。

枸杞木虱:共19个处理,3次重复。0.5%藜芦碱水剂650、700、750倍液,0.3%苦参碱水剂450、500、550倍液,0.5%印楝素水剂300、350、400倍液,1.5%除虫菊素300、350、400倍液,5%桉油精水剂550、600、650倍液,冬青油水剂400、450、500倍液,清水对照。

1.3 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新复极差法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枸杞木虱防治效果

喷施药剂24 h后7种药剂的防效没有差异性。喷药48 h后,650、700倍液藜芦碱和600倍液桉油精与其他药剂差异显著(P<0.05),藜芦碱7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可达到90.5%。喷药72 h后,650、700、750倍液藜芦碱,600、650倍液桉油精和400倍液印楝素与其他药剂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藜芦碱65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到92.0%。综所上述,从防效好、成本低的角度考虑,0.5%藜芦碱650倍液最适防治枸杞木虱,其次,可选择650倍液的桉油精(表1)。

表1 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对枸杞木虱的药效

注:所有数据均为平均值。字母表示相同时间不同药剂处理间的差异性,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时的差异显著性,大写字母表示P=0.01水平时的差异显著性,下同

2.2 枸杞蚜虫防治效果

喷施不同药剂24 h后,效果最好的是桉油精,防治效果达到57.9%,与防效最差的硫磺悬浮剂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药剂无显著差异。喷药后48 h后,效果最好的是桉油精,防治效果达80.2%,与硫磺悬浮剂和除虫菊素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药剂无差异性。喷药后72 h桉油精防治效果达到83.9%,与硫磺悬浮剂和印楝素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药剂显著差异。桉油精防治枸杞蚜虫效果好于其他试验药剂(表2)。

表2 不同药剂对枸杞蚜虫的药效试验

2.3 枸杞负泥虫防治效果

药后48 h 0.5%藜芦碱防效达到97.55%,0.3%苦参碱防效达到73.24%。其中,藜芦碱相对苦参碱在24 h后防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在48 h后防治效果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综所分析,藜芦碱防治效果优于苦参碱(表3)。

表3 不同药剂对枸杞负泥虫的药效试验

2.4 枸杞瘿螨防治效果

24 h后0.5%藜芦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6.2%,其次是雅氪,可以达到88.1%,这2种药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满维效果最差,只达到65.6%,与0.3%苦参碱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0.5%藜芦碱水剂和雅氪,满维和0.3%苦参碱相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4)。

表4 不同药剂对枸杞瘿螨的药效试验

2.5 喷施药剂后食品安全性检验

防虫药剂不但要对黑果枸杞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该药剂后,黑果枸杞产品能在第三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检验合格后颁发证书。在试验后,对以上不同害虫危害区喷使了相应的药剂,并对植株进行药害观察,未发现任何药害现象。2016、2017年间将使用过药剂的黑果枸杞叶片、果实送至江苏安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458项农残检测,所有指标合格。于当年年底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湖南欧歌有机认证有限公司)颁发有机食品认证证书,说明所使用的药剂符合有机产品生产指标。

3 讨论

3.1 不同药剂防治不同害虫效果

枸杞木虱成虫具翅善跃,其移动能力使喷施的触杀型药剂对其防治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只能在还未羽化的若虫及卵时期进行防治。木虱若虫移动能力虽差,但常将扁平状的身体紧紧贴在叶片表面吸食叶汁,且体表覆蜡质分泌物;卵具卵柄,不贴叶表面。触杀型药剂苦参碱因木虱若虫及卵的形态结构无法通过接触进入虫体麻痹神经中枢,使虫体蛋白质凝固导致害虫死亡,达不到理想防效。胃毒型药剂藜芦碱经过木虱若虫吸食进入虫体,造成局部刺激,引起反射性虫体兴奋,先抑制虫体感觉神经末梢,后抑制中枢神经而死致害虫,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内吸型桉油精先通过渗透、吸收作用进入植物,随水分循环到达受害部位,再经过木虱若虫吸食进入虫体,从而达到杀死的目的,所以对木虱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枸杞负泥虫为咀嚼式口器,其幼虫具前胸背板,虽胸部具足,但移动性较差,腹部吸盘将身体紧贴叶面,并把自己的排泄物背负于体背用来保持身体粘湿状态。成虫前胸背板蓝黑色,具明显金属光泽,惊动或碰触会掉落在地以躲避危害。因此,藜芦碱的胃毒作用因负泥虫幼虫的取食习性直接进入虫体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苦参碱为触杀型药剂无法进入虫体,达不到防治效果。

试验所使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桉油精可通过刺吸式口器的枸杞蚜虫吸食树汁进入虫体,从而达到杀死害虫效果。而以胃毒、触杀作用的藜芦碱和狼毒素,可能因蚜虫口器的原因不能进入蚜虫,防效远没有桉油精防治效果好;硫磺悬浮剂为矿物农药,活性组分为高纯硫磺,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释放出有效气体,对病虫害的呼吸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其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而窒息死亡,但受环境影响导致药效不稳定且起效慢,对蚜虫所起效果极低。因此,桉油精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比其他药剂更好。

试验中所使用的生物药剂在24 h内效果不明显,但随时间效果逐渐增强,并持续保持防效。生物药剂起效慢但时效长,可长时间持续性杀死害虫还对植物不产生危害。而化学药剂虽短时间内可以起效但持续时间短,频繁施用不仅对植物会产生危害,而且产品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2 综合防控技术

因枸杞瘿螨在虫瘿中繁殖发育,直到成熟虫瘿破裂才出来迁徙扩散,此时喷试药剂无法进入虫瘿叶包内部,导致对其防治效果很差。防治效果最佳时机应在瘿螨成虫产卵前进行防治,但时机无法准确把握,给防治带来了不便。具观察枸杞木虱较多的植株上虫瘿也较多,枸杞木虱较少的植株上瘿螨较少,研究发现瘿螨大多藏于木虱腹腔中越冬,随木虱活动而扩散[24-25],以西,将瘿螨主要扩散及过冬的宿主木虱进行有效防治,可以达到对瘿螨的有效控制,一举两得。

有机农产品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除了使用无公害生物药剂外还要坚持综合防控技术,如营林措施中清理田地,中耕除草减少寄主,冬季灌水、叶面施肥、灯光诱杀、驱性诱杀、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以便控制虫口密度,达到轻微或不危害黑果枸杞的目的,进一步保证黑果枸杞有机产品安全。

3.3 药剂对植物生长的潜在影响

王校辉[26]、熊鑫[27]试验中都表明植物源农药不仅可防治虫害还能对植物生长有一定影响。此次试验未测试各药剂对黑果枸杞的具体影响,在以后的试验中需进一步探究。

4 结论

在黑果枸杞有机生产中,对枸杞木虱防效最好的为0.5%藜芦碱700倍液,在72 h后达到90%的杀虫率,也可选择650倍液的桉油精轮流使用。对枸杞负泥虫防效最好为0.5%藜芦碱700倍液,可在48 h后达到90%的防虫效果,0.3%苦参碱500倍液可作为替代药剂轮流使用。枸杞蚜虫防治首推5%桉油精588倍液,0.5%藜芦碱700倍液可交替使用,以降低害虫的抗药性。枸杞瘿螨可用0.5%藜芦碱作为主要防治药剂,24 h后防效可达95%。

猜你喜欢

木虱黑果水剂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疏水剂对硫氧镁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乌紫鸟的成功路
核桃黑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黑果枸杞化学成分研究
草铵膦水剂对柑桔园杂草的防效试验初报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的周年变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