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力提升的语文教学基本策略

2019-07-17姜树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语文教育不能丢失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教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信息的发现与搜集、内容的提炼与概括、表达的准确与精当,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跟文本对话,落实聚合、深化、发散、辨析等思维过程,让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策略

当前,无论是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日常的语文教学,似乎都不太关注聚焦思维、感受思维、提升思维。教师常误以为思维能力是不需要培养的,是自然天成的,是不教也会的。于是,各种言语陋习屡见不鲜,追根溯源,当然是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病所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丢失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目标。对此,教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落实聚合、深化、迁移、辨析等思维过程,不仅着眼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聚焦思维力的提升。

一、笼而统之:让思维有聚合的过程

不会阅读的人在阅读时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处处“收获”,实质零零碎碎、散散落落,好似沙漏,最终什么也没抓住。学生面临一个文本或者多个文本的庞杂内容时,常常会一下子无所适从。因此,教学中教师须让思维有聚合的过程,尤为强调信息的发现与搜集、内容的提炼与概括、表达的准确与精当。

(一)指南针式思维

所谓指南针式思维,就是指在纷杂的阅读中把握主方向,对内容加以择选与厘清,越读越清晰。如通过《八十天环游地球》整本书阅读,读者能感受主人公福克先生爱冒险、勇敢、执着、自信、严格、机智、善良、乐观等多样性格,其中自信与自律最能精准表达人物的个性精神。学生要对这两点予以重点关注。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执教《镇定的女主人》一课时,课堂伊始,他就在课题后画上一根线:“镇定的女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本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结合课文,学生对课文主角进行精练的概述。尽管他们会有多种表述方式,但方向都是正确的。

(二)高速路口式思维

所谓高速路口式思维,就是指朝着一个大方向,有多个入口能抵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在文本阅读中可以尝试多条路径,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如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用不同的词串来帮助他们练习说话。词串1:带刺的朋友、小刺猬、枣树;词串2:带刺的朋友、圆乎乎、黑洞洞;词串3:带刺的朋友、噼里啪啦、噗的一声。第一组词从文中人物的角度来训练说话,学生较容易达成目标。第二组词从小刺猬的样子与生活居所的角度来表达课文内容,学生容易混淆“黑乎乎”与“黑洞洞”的运用对象。第三组词从枣儿落地、刺猬掉地的不同声音的角度来概括故事经过。三个入口,三条路线,均实现了课文内容梳理的目的,学生学得饶有兴致。

(三)地图式思维

所谓地图式思维,简单说就是自我设置阅读的路线。面对复杂的阅读内容,不是一味地简单化,而应努力使其清晰化,恰如在迷路的森林里,要努力找寻大树向阳面或者北斗七星,依据方向,选择入口。同理,阅读中学生可以用鱼骨图、气泡图、树形图等多种不同的思维图式来表达文本内容。地图式思维真正要明晰的是隐含在内容中的结构与主线,对其进行提取、概括、表述。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是一篇借助小作者所见所想来描写翠鸟的文章。教学中,学生借助猜想插图中没有出现的小作者的神情变化来勾连全文:从一开始倾盆大雨时躲在船篷里的无奈表情,想到雨停后看到翠鸟站在船头时的惊喜神情,进而想象产生一连串疑问时的神态,再到对小鸟捕鱼的佩服赞叹,最后想象妈妈告知这是一只翠鸟时的恍然大悟。借助先后五种神情变化,学生实现了对全文的梳理。地图式思维让文本变得更清晰,更简明。

二、感而悟之:让思维有深化的过程

有些学生阅读时,没有充分感受语言,没有跟文本对话,缺乏体会经典细节、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的能力。换一种说法,即阅读的感受力不强,本质上就是阅读的“消化力”不强,这是需要“治疗”的。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感悟之法的获得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感”在内容的陌生处

文本的“陌生处”常常为文本的意义空白处、表达含蓄处和多元解读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或补充资料消除“未知”,或想象补白凝聚情感,或停下步伐来品味有意味的词语、非常规的句式、特殊的标点等。有一些文本,我们过于熟悉,以至不再细读品味。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基本停留在感受诗人思念家乡、迫切想回到家中的情感。但仔细玩味每一处字词,目光也许很快会落在“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还”字上,“还”有回家、归乡之意。目光也可以落在“明月”一词上。诗人为何要“明月”陪伴自己回家呢?学生不难想起“举杯邀明月”“举头望明月”,“明月”是孤独者的伴侣。那么,可不可将此刻的王安石理解为旅途中的孤独者、官场上的孤独者、政治上的孤独者?也许这样一读,古诗便有了新意。无论是旧文还是新文,任何文本都会有“陌生处”,学生都可从陌生化的角度来破解文本的秘妙。

(二)“感”在情节的细微处

从文本的细节中,学生可以感知人物的个性精神,探知作者的情感流向,获知作品的美好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关注细节,才能让教学行为处于教学的节拍点上。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文时,很多教师会把教学精力放在读出了“什么样的曹冲”上,引导学生发现曹冲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善于观察的孩子”“富于想象的孩子”等。其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对话,从而深入感知人物形象。当学生细读七岁曹沖说的一番话语时,不难感受他说话的“有序”,“赶大象上船—画线—赶大象上岸—装石头—称石头”折射出曹冲做事的条理性。

(三)“感”在表达的用心处

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处标点,都能够让学生实现阅读认知的突破。教学中,探究的程度往往决定了阅读的高度。事实上,有了感知表达细节的习惯,学生总会满载而归。在《搭船的鸟》的教学中,教师将“沙啦、沙啦地响”一句中的顿号换成破折号,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较;读“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一句,想一想“哦”应该读成第几声。通过对这些标点、语气词的揣摩,学生实现阅读的认识突破,学会用朗读来表现情感,从而真正领会标点的意义以及作者表达的用意。

三、推而广之:让思维有迁移的过程

简单地说,所谓的发散思维,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育学强调,如果所学知识成为“不能搬移的废物”,那头脑就成了“仓库”,最多只能“散装”“零售”。而当下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感悟、感想的有之,漫无目的、不着边际者有之。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正向迁移便尤显重要。

(一)实现理解的迁移

理解,是阅读思维的根基。所谓理解的迁移,就是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面向全体,思考更周全。如对于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文中“五光十色”的理解,学生大多会脱口而出“五颜六色”。教者遇到此类情况,大都一带而过,满意而去。事实上,教者可以运用多種理解方式,引导学生明白“五光十色”当然可表示“颜色多”,但更有葡萄数量多、充满光泽、新鲜之意。

(二)实现表达的迁移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等著名论断,核心在于教学生学会迁移,学会学习,迁移规律来阅读,迁移言语形式来表达。特级教师许嫣娜执教“衣”字,让学生练习组词教学。一年级学生的跟从模仿心理很是普遍,一位学生开口便是“红衣”,于是后两位学生紧跟着组词“黑衣、绿衣”。许老师及时喊停,提示“同学们组的词语都是标识颜色的”,于是课上就有“上衣、内衣、外衣”“棉衣、卫衣、羽绒衣”“衣襟、衣袖、衣领”三组新词语出现了。许老师的智慧在于看到学生组同类词时,巧妙地荡开一笔,走上新的“环路”。通过这样的表达,学生更能形成知识块,不仅积累了好多词语,还学会了学习。

(三)实现构思的迁移

文本主题构思的迁移常常能够由此及彼,既可实现阅读的贯通,又可实现表达的“高仿”。教学完寓言《鲍氏之子》后,鲍氏之子敢言善言的形象历历在目,于是教师顺势引入《皇帝的新装》《螳螂捕蝉》,进而自然地抛出一个问题:“为何古今中外的大作家都如此喜欢以小孩儿为主角?”经讨论,学生恍悟:让小孩做主角能说作者不敢言说、不方便言说的话语。这是这几篇以小孩儿为主角的经典文章的共性。

四、体而察之:让思维有辨析的过程

当下很多语文课堂,阅读主体“离席”,文本解读“逆袭”。阅读与表达,本质上是读者、文本、作者、环境共同参与对话的过程。所谓参与,那一定是各方都在其中。任何作品只有在它被创作的那一刻才体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至于作者事前对作品的构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因此,阅读时,要以文本为界,既要对其敬重与敬畏,又要对其质疑与重构。当然也不可歪想、过度解释。所谓思辨,不是非感性,而是超越直觉、超越想象。

(一)学会思辨主题

探寻文本主题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话题,也是品读言语的“拐杖”。把握内化文本主题,切忌思维定势,既要做到多维度察觉,又要做到广而不泛。所谓对主题的思辨,就是周全地感知,寻找“别的合理性”。

如对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主题,不宜简单标签化。思想保守者常常揣度父亲的心愿是要“我们”做落花生一样的人,思想开放者会要求学生要么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要么做像桃子、苹果、石榴一样的人,从中选择,甚至兼得。仔细阅读课文,文中是这么说的: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显然强调的是花生的有用,并没有刻意教导要像花生一样埋在地里。文中“我”的接话更为明确,也没有反对做体面之人。因此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辨就不宜聚焦于做不做“桃子、苹果、石榴一样的人”,而应该立足于做不做“有用的人”。光鲜也好,内敛也罢,有一样东西不变:要做有用的人。

(二)学会思辨情节

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恰如站立在“聚光灯”下,是容许大家从各个方面来打量推敲的“展示品”。每个人都有权利对它“指手画脚”,这就是思辨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关注并指导学生以思辨的态度阅读文本,找寻文本的应然与实然。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谈礼貌》一课,不妨从文中人物出场的角度来进行系列思辨。文中人物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没有外国的?能去掉牛皋这个人物吗?三组人物可以重新组合吗?三组人物可以删去部分或者互换吗?为什么要写人物的言与行?……课堂中,从文本的不同角度展开思辨,学生会渐次明晰:本文着力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等角度来谈及礼仪的。用拆解组合、尝试删改等方式,对文本情节安排的合理性进行思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力,也构建了他们的表达图式。

(三)学会思辨表达

关注文本表达已经成为当下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自觉。时下,仍有一种“尽信书”倾向,一味崇拜文本,即便有所讨论,也常常置身在言语表达之外,就着文本主题论说一二。思辨表达聚焦的是文本形式本身,对其进行周全客观的斟酌。思辨文本表达,是理想的思辨阅读教学的基础形态。教师不妨做些探索——

读前:(1)从题目上看,你觉得故事是真实的吗?(2)你觉得这个故事是关于哪方面的?

读中:(1)故事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角色是谁?为什么?(2)故事中有你熟悉的角色吗?(3)哪个角色最像你,怎么像?(4)如果故事中某一场景发生变化,那么故事会有所不同吗?如何不同?(5)这个场景对故事发展重要吗?为什么?(6)找到一个你不熟悉的词语,试着用上下文来猜测它的含义。

读后:(1)故事的结尾你猜想到了吗?故事还会发生什么?(2)作者到底想说什么?(3)你会怎样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别的同学?(4)你感觉故事哪里还不够合理,可以改改吗?

聚焦文本的表达,并非进行二元对立式的批判,应该是把自己(读者)融进文本,去体会文本的“舒适”与“不适”,从而与作者“交心”。这样的阅读既尊重了文本,又审视了文本。阅读,是一段旅程,有了自我的参与,旅程才会有意义。

感有门道,悟有章法。语言能力的提升要摆脱纯感性的模糊状态和狭隘经验的影响。理性参与的程度越深,语感、能力便越强。需要强调的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理当要服从语感体验,为言语感悟提供动能,切不可喧宾夺主,把语文学科简单视同于思维学科。

参考文献:

[1]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姜树华.语文教学,亟待提升学生思维力[J].小学语文教师,2019(1).

(江苏省南通市中创区第一实验小学   226000)

为发展思维而教

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核心能力之一。发展思维能力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思维训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却相对疏远。许多教师即使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而裹足不前。语文学科如何落实提升思维能力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为此,本期特刊发一组相关文章,望能引发读者讨论和思考。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