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义、内容与策略

2019-07-16佛朝晖赵倩倩

职教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时代

佛朝晖 赵倩倩

摘 要:国家重大战略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性谋划,十九大报告新增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职业教育虽然从政策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还存在政策不全面、理念更新不及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职业教育应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步伐,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加强统筹、有所侧重,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国家重大战略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职教‘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多元耦合联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JA180339)

作者简介: 佛朝晖,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比较教育;赵倩倩,女,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5-0028-09

国家重大战略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性谋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策略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原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

职业教育以培养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己任,在新时代新战略部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主动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更多更好的各行各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本文拟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义、服务内容和行动策略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分析框架。

一、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总纲原第11自然段中增写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这一修改充实和完善了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我党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特征的准确把握,也突出了党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的高度重视。

(一)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是系统性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创新驱动战略的八项战略任务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由此可见,创新驱动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联系紧密。

在创新驱动的八项战略任务中,创新创业与职业教育联系紧密。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和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

(二)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战略谋划。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核心,生态宜居是基本要求,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关键,生活富裕是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统筹城乡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四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五个方面部署了任务和行动。乡村振兴战略还规划了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包括加快农业轉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和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人才支撑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科技人才和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更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出以下七个方面任务:一是对特殊区域的援助,“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二是建立以地理单元为基础的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三是解决区域承载与带动的城市化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四是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是重视问题区域的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问题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资源枯竭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地区。六是注重边疆安全,“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七是坚持陆海统筹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统筹富国与强军、发展与安全、经济与国防,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注重对基础、科技、产业、教育、社会、应急和公共安全等六個领域的统筹。一是统筹基础领域,包括统筹交通、信息、测绘、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域结构;二是统筹科技领域,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三是统筹产业领域,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四是统筹教育领域,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五是统筹社会领域,完善军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机制,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六是统筹应急和公共安全领域,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义

国家重大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是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的重点,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人才、产业、科研和技术都是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与社会、经济、创新和产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理应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国家重大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国家重大战略是国家发展的蓝图。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以“意见”和“纲要”(或“规划”)的文件形式,为国家重大战略进行系统化顶层设计。“意见”指明总方向和任务,“纲要”(或“规划”)是对“意见”的贯彻,对目标的分解、具体化和具体任务的落实(见表1)。

国家重大战略是资金投入的重点,是项目汇集的重要领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在出席2017年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的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了七大战略,每一个战略的实施都意味着数以万亿计的巨大潜能的释放。在投入方面,政府投入、民间资本、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都将国家重大战略作为投入重点。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领域项目。2018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财金函〔2018〕95号),明确规定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要积极支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此外,各省份也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步伐,年投入经费达到千亿。如2018年,有的省份在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上计划投资规模1 960.47亿元,有的省份计划投资规模8 000亿元。①

(二)职业教育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人才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七大战略的实现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化水平上发挥主体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规模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07万所,招生582.43万人,在校生1 592.50万人,毕业生496.88万人;高职院校1 388所,招生350.73万人,在校生1 104.96万人,毕业生351.64万人;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8.92万所。②在毕业生质量方面,根据《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在注重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重塑学生自信心、重塑学生上进心,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母校满意度、自主创业比例及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等指标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扩大,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贡献;高职学生三年内自主创业比例为8.5%。③

以高职院校为主的职业院校在科技支撑方面发挥保障性作用。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双轮驱动中的重要“一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都规定,高等职业学校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服务能力。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将高职打造成为技术技能积累聚集高地。23个省份建立362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7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29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6个省份建设5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建设174个技能大赛工作室。④

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内容

国家重大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和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现状,说明了职业教育应服务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做出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措施,这些构成了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内容。

(一)国家重大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国家重大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中对人才需求、产业规划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都是职业教育服务的重点内容。

四项国家重大战略都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大规模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育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在内的实用人才;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济人在内的管理人才;乡村教师、医护人员等在内的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服务和推广的科技人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也需要大批教育、医护、金融管理、新能源及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职业技能人才。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军地合力培养士官人才需求迫切。

产业是职业教育专业的对接点,技术创新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之一。四大国家重大战略都对相关产业和技术创新做出了规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在十个领域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这十个产业领域是:信息网络、绿色制造、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海洋和空间经济、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的健康领域、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领域和新产业、创造性就业。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更多:一是乡村的新产业新业态,如:电子商务进农村,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农商互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农产品加工提升,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二是与农村生态发展相关的产业,如: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三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如农村地区传统工艺产品、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区域产业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提出要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加强产业领域统筹,武器装备研究与军工技术产业化也是职业院校专业调整必须考虑的内容。[2]

(二)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现状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政府、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联合行业企业等,分别在政策和实践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和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针对不同的国家重大战略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如表2所示。

除国家层面政策外,各省市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如:2015年10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17年12月18日,青岛市教育局印发了《青岛市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此外,职业教育还在一些综合性文件中体现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原则。如: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等职业学校要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把军队相关的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大体系,共同做好面向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落实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政策,为退役军人培训、就业创业做出贡献等。但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政策中,以职业教育部门牵头或为主的相关政策不多。“制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导意见”虽然被列为201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出台。

2.在实践层面,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进行了多样化的实践探索。

在创新创业领域,2017年,教育部第二批101所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中有24所高職院校。高职院校通过整合、对接和融入的方式构建创新创业协同机制。[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1335”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相融合,与提升技术技能教育质量相融合,与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相融合,与职业精神和理想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模式。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一是在国家层面开展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东部四省(市)滇西招生兜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新增劳动力东部就业和推进滇西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等计划。天津建设国际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面向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轮岗培训、学生订制培养等多种职业教育帮扶模式,有序承接滇西学生来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4]此外,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联合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等6部门开展了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活动,目前已经完成了5个批次的申报,申报的区、县达225个,其中华东地区最多,有70个区县,占31%。二是地方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培训教师、开发专业等帮扶活动,通过从专业帮扶到产业帮扶的方式提升精准帮扶的服务能力。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通道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结对,从教育扶贫到人才扶贫、产业扶贫,从帮扶一校到帮扶一县,助力通道县脱贫致富。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倡议有三种模式:一是由天津市首创的在境外开设传播中国文化和职业教育成果的“鲁班工坊”模式和“丝路学院”模式;二是有色金属行业依托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目前,有色矿业集团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合作,探索了境外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三是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模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联合申办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获批成立,这是我国首个高职院校独立设置的海外应用本科大学。

在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方面,职业院校与军队合作联合培养定向士官生。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打造“校内军校”为目标,自2015年以来招收了1 000名定向士官生,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士官岗位需求、学员管理制度对接军政素质标准、士官培养条件对接军校基本要求”,实现“带动优良学风、校风形成,带动校园、军队文化融合发展,带动地方和学校的维稳防暴工作”。

四、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策略分析

当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职业教育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服务能力不足和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职业教育应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步伐,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加强统筹、有所侧重,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

(一)更新观念、抓住机遇

国家重大战略是国家发展的蓝图性谋划,是政策、资金和项目汇集高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职业教育只有抓住这一机遇,才能实现超越和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战线还存在对国家重大战略认识不足、观念上跟不上的问题。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以更宽广、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高职理论界应加强对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研究;国家职业教育政策部门应加快制定职业教育服务相关重大战略或具体任务的政策、计划或项目,引导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高职院校也要积极行动,超前规划。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最早响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高职院校之一。通过几年的努力,该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获得了多个“唯一”和“第一”,如: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高职唯一);2016年,学院获得最佳带动就业单项奖(全国高校唯一),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创新创业50强,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17年,获得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

(二)主动作为、积极行动

国家重大战略对人才、培训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的着力点,在国家重大战略中重点规划的产业是职业院校目标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应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任务积极对接、双向互动。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政策指导、计划制订和经费投入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天津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和葡萄牙已建成7个“鲁班工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指导,出台多项措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例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精准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5]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专业调整、模式转换、机制创新等方式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服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专业设置随着行业变化动态调整的方式,对专业进行改造,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山东青岛平度职教中心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做大做强涉农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校面向全社会举办全口径农业技术培训、从种到收的全产业链培训和讲授实用技术的推广培训。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建设培训基地、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班、单独招生等措施,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为新区筹建工作中搬迁人口培训再就业工作和新区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好智力支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为基础,构建 “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三)加强统筹、有所侧重

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实施主体多元和资源分布广泛的特点。从主体上看,各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建立了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成员单位更是多达23个。从资源分布上看,在农村人员培训方面,有组织人事部门协调的村官培训、农业部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技部门的科技特派员和水利部门的行业人才培训等。因此,职业院校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必须注重战略实施主体的多元性和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加强对服务主体和资源的统筹。

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發挥人才培养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联系最紧密,发挥的作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还应注意重点领域和重点内容,做到有分有合,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侧重。一是职业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农村电商创业实践学生团队,联合“湖南思洋科技”“惠农网”等知名农村电商企业,提供包装设计、品牌营销、技术培训和平台支持等服务,解决“土特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二是做好应用型研究。与普通类高等院校相比,职业院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不是基础性研究,而是应用型研究。高职院校的科研主要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引领行业企业开发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6]浙江省实施应用技术科研协同创新项目,2017年,有7所高职院校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一批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是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在社会培训和专业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大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通过技术技能培训获得,如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现代畜牧养殖、现代农业医药、饲料生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物联网和大数据农牧智慧应用企业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乡村、企业实践课题,开展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培养培训各类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农业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提升工程”等。四是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还要注重服务的区域性。如在创新驱动战略中,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是3个国家试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位于这些地区的职业院校应根据区域科技创新项目,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精准服务区域创新需要。此外,职业教育还应该注重行业性,针对不同的战略方向调整重点发展的专业,如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航海类院校和专业,配合乡村振兴的涉农类院校和专业等。

注释:

①新华网.今年多省份千亿元级重大投资紧跟国家战略[EB/OL].(2018-01-12)[2019-02-11].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1/12/c_129789182.htm.

②教育部网.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2019-02-11].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

③智慧职教.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8-07-16)[2019-02-12].https://www.icve.com.cn/special/2018zlnb/index.html.

④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高职创新发展扬帆起航 行动计划落实后程可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6年执行情况综述[EB/OL].(2017-06-14)[2019-02-12]. 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70614094546789&cata_id=N449.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展与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4):109-115.

[2] 王晓锋.军民融合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01-109.

[3] 佛朝晖. 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机制协同[N]. 中国教育报,2018-06-06(9).

[4] 教育部.天津市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教育部简报[2018]第3期)[EB/OL].(2018-04-02)[2019-02-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s3165/201804/t20180403_332218.html.

[5] 陕西:瞄准国家战略,建设一流高职[N]. 中国教育报,2016-05-24(5).

[6] 佛朝晖. 协同管理,高职科研“立起来”[N]. 中国教育报,2017-06-06(9).

Abstract: The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is the blueprint for China to build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adds the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strategy". The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new era provide significant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new requirements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as been explored from policy and practic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policies, timely renewal of ideas, and inadequate implement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create renew ideas, take positive actions, strengthen overall planning an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erving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in term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the new er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national major strategy

[責任编辑 贺文瑾]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