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主题的“小”呈现

2019-07-16姜蕾

科技传播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情感共鸣

姜蕾

摘 要 对于“黄大年”这样高大上的选题,又面临传播热度非常高等问题,纪录片《黄大年》怎样能突出重围?创作团队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破解之路。在整合一切资料之后,创作团队决定从“小”处着眼,抓住四个“小”方面进行记录和呈现,从而将家国情怀的大主题表现得鲜活生动、感人肺腑。

关键词 情感共鸣;鲜活生动;以小见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060-02

2018年4月,由吉林电视台摄制的四集纪录片《黄大年》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暨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纪录片大奖。这是对纪录片《黄大年》作為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创新实践优秀成果的有力证明。

无论对于观众,还是对于我们创作团队来说,纪录片《黄大年》都如同一场悠长而感动的精神洗礼。它不是口号式、标语体的反复刺激,而是通过平凡如常的人物描摹,点滴汇海的情感体验,如春雨润物般自然而然地发生,从心底里升腾出对黄大年精神的真正崇敬和积极传承。

2017年,随着黄大年宣传热度的增大,作为无私的爱国者、杰出的科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媒体讲述、转载,越来越多的各色艺术形式被呈现,受众对他及其故事也越来越耳熟能详……面对这样“高大上”的人物选题,怎样不脱离群众达到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受到人物那接地气的感动力量?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只有独树一帜、另辟蹊径,才能创作出一部有筋骨、有温度、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纪录片。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大主题进行“小”呈现,即用多个“小”方面的记录和表现,淋漓尽致地立体塑造出黄大年弘大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宣传效果。

1 抓住“小”人物 打造“大”亮点

为了让观众能够有一个自然的、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我们在片中设置了一个平凡的线索人物,那就是黄大年的专车司机刘国秋。他是片中最“小”最“草根”的人物,却也是该部纪录片中最大的亮点,并且一直为观众所津津乐道。他相貌如常,话多能言,操着一口东北普通话,极具的哥的特点。正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展现黄大年的独特视角,并立体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黄大年形象。

刘国秋的视角其实代表了普通人认识黄大年最真实的视角。初识时,“总坐最晚的航班来回,哪个航班晚坐哪一个,都给我气完了,给我气得真不想拉他(黄大年)了。然后,他说,刘师傅,你看我总这么晚回来,我就给国家做事儿呢,他说的你也非常辛苦,为我服务,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其实那时候也不是特别熟悉,我也不知道你干啥的,你拿国家来说事儿呢,我根本就不信,你开玩笑呢吗”。相熟后,“送他没有一次是不着急的,他跟我说,刘师傅,安全第一就行,不行我就坐下一趟航班,我说你这么糊涂呢,你还下一趟航班,这个你赶不上就没有航班了”。到现在,“他最常坐的就是最晚的两个航班——6142和6180,有时候我去接乘客,就希望我后排坐着的是黄老师,但现在谁能接回来他?谁也接不回来了……”

观众们随着他生动的、口语化的语言回忆了他与黄大年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服,从漠视到崇敬,从平淡到痛心的情感变化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过程,情感落定的高点就不再是倏忽而立的空中楼阁,让人觉得虚浮了。这样有迹可循的、有源可溯的真实情义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深入人心。

2 直面“小”遗憾 引出“大”蕴味

在纪录片《黄大年》中,我们设置了一些充满遗憾的痛点。这些点虽然小,但是却使得片子更具蕴味,产生了更具直击肺腑的力量。

在片子策划之初,我们是希望能够采访到黄大年的妻子和女儿,但是她们谢绝了采访。我们明白如果可以采到,或许会得到独家的资料,但是我们也懂得他们拒绝的缘由。因为黄大年的突然离世把那些曾经美好的所有过往,碾压成毫无头绪的记忆碎片,这个时候,他们没有任何气力去拼凑。所以,最后我们争取到一个不打扰的记录机会,就是黄大年妻女及外孙回长春的一段简短纪实。我们将这一段真实的记录放进了正片,想用这种方式去弥补一下黄大年没能见到外孙的遗憾。片子播出后,这段落也是给观众留下了悠长而酸涩的味道,一种哀其幸福却不完满的痛感。

同样的,还有大学同学再没有机会约在一起看电影《深海浩劫》,司机刘国秋再无法搭载他,助理王郁涵也无法再听到他咚咚咚的脚步声和“早啊,小王”的打招呼,同事们再也接不通手机里那熟悉的电话号码,黄大年也没能陪伴女儿生产,没能嘱托女婿好好照顾女儿,没能拥抱一下外孙春伦,没能将知识更多地传播下去,没能与学生们欢度下一个圣诞节,没能与“战友”完成共同志愿,没能看到自己梦想的最终实现……这么多的小遗憾一层一层地如海浪般撞击观众们的心灵,在海浪全部退去之后,留下的是对平凡与伟大的重新理解,伟大是平凡人面对家国、面对大小、面对得失的正义取舍。伟大、高尚离我们并不远,也非高高在上,或许它们一直就在身边,感动和激励着我们。

3 集合“小”故事 成就“大”人生

从2017年7月5日至8月底,纪录片《黄大年》一共历经了近两个月的前期拍摄时间,创作团队先后赴黄大年的家乡广西南宁市、曾经工作地广西第六地质队,兴城野外研究基地、长春地质宫、吉林大学等多个地方进行拍摄,并纪实和采访了黄大年的弟弟、发小、同桌、老师及“千人计划”专家代表、同事、学生、主治医师、专职司机、地质宫门卫等数十位普通人,他们讲述了很多关于黄大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似身边人一样令人感觉熟悉而温暖。

他的父母会因为纪念一个时代而给他取名黄大年,他小时候会带领调皮的男孩子去抓鱼,他会认真阅读马列书籍、毛主席的著作,他也曾荣获过三好学生,他也渴望过上大学,他也曾手抄高考复习资料,他喜欢踢足球、摄影,也喜欢吃烤玉米、米粉,他会不服输地与外国人比拼游泳,他也会听到《我爱你中国》而落泪,他会浪漫得为妻子当众献花,他的妻子也会等待晚归的人而一遍遍热饭,他会背个双肩包与门卫打招呼,他也会给相熟的朋友介绍工作机会,他会与同学朋友相约骑车爬山,他也会与学生们在茶思室里谈天议地话梦想,他会因演算研究数据而废寝忘食,他也会为了精益求精的研发对团队和学生大发脾气……

这些鲜活的小故事组合到一起,就勾画出一幅黄大年的人生画卷。他大部分的人生与我们自己的或周围朋友的人生相类似,因此我们会觉得那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让人信服,也更加令人动容。其中所蕴含的黄大年精神更让人感觉崇高却有温度、伟岸却不疏离,为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

4 汇聚“小”精神 凸显“大”情怀

纪录片《黄大年》还讲述了一些其他普通人的小故事,虽然他们并没有直接讲述关于黄大年本人的故事,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从侧面反映了黄大年所历经的时代大背景,为黄大年个人精神的形成提供可信的支持和有力的证明,而且也绘出了一代代建设祖国的奉献者群像,进一步升华了该部纪录片的主题。

在广西拍摄黄大年的两位初中老师杜冠宇、黄先荣的时候,我们印象也是非常深刻。两位老师是夫妻,现年都80多岁,全部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在采访中,他们讲述了那一代地质人的一些故事和精神,他们代表的是黄大年父母亲的那一代地质人。在他们激动的回忆里,充盈的是他们对地质事业那由衷的热爱,是建设祖国的万丈豪情,是关于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激情、快乐与奉献。这也就让我们寻到了黄大年精神的根,这个根便是黄大年在青少年时期耳濡目染的时代精神,也涂抹出了黄大年那亮丽的生命底色。

另外,我们对吉林大学“千人计划”的另三位专家——马芳武、张晓安、王献昌,也进行了同题采访。当我们问到“你们在国外已经生活很优越了,为什么还选择回来”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希望把自己的研发带回来,同时能带起一批人,共同建设祖国,中国才更有希望”。这也应该是黄大年的内心想法,是在经历过海外游学的中国人的最真实的感触,也是众多海外游子最朴素的归国情缘。黄大年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所以黄大年这赤诚的家国情怀呈现得就不再突兀,也不会令人觉得曲高和寡。热血沸腾的赤子情怀既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底力,也应该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核力。

很庆幸,纪录片《黄大年》没有落于俗套,于细致策划和认真研讨之中,定位了那些能够反映精神源点的“小”方面,竭尽所能地将黄大年实实在在、鲜活立体的呈现出来。像《黄大年》的创作一样,用真实的记录去牵动发于心底的感动力量,引发社会关于时代精神与中国脊梁的思考与解读,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中国人共同创造伟大新时代。这就是我们作为纪录片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Sheila Curran Bernard.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2版.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2]王俊杰.傳媒时光[M].北京:中华书局,2018.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情感共鸣
往事并不如烟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
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