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7-15张鸿杰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实践高校

张鸿杰

摘 要:色彩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是描绘绘画艺术的一种感情丰富的语言。它在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感染力,在油画中更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色彩教学在油画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纵现我国高校油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本文结合调查研究的教师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情况着重研究对于色彩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对相应对策做出讨论。

关键词:油画色彩;高校;教学实践;反思

在各大高校中高等教育逐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靠近,但艺术专业的学生基础出现了较大的分化趋势,再加上大多数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最多只能拥有绘画技巧,缺失了对艺术的审美内涵,剥夺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做出的作品也是没有底蕴和灵魂的,因此将色彩教学在油画专业中放在正确的核心地位上,推动油画色彩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多元化的艺术人才、油画艺术的传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对油画色彩教育的反思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油画色彩教学中主要侧重与学生对艺术的感知、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当前一些高校的油画色彩专业仍固守过去的教学方法,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难以发挥作用。油画艺术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代代传承而来的,其调色规律、演变过程具有自身的依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技巧的使用,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书中的基本知识点也通常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巩固书中内容,而是拓展知识范围,比如教授三原色、三间色和复色的概念时延伸至油画创作中调色规律的教学,告诉学生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进行调色。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不充分,只会运用熟练的技巧加大量的练习,这样就导致审美能力的下降,不会运用色彩的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错误的绘画方式形成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对未来的创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学生在创作时往往是根据搜集的素材,进行草图绘制、勾线、细节刻画,最后定稿,重内容轻形式,重题材却失了自己的风格,这样和按照公式做题目没有区别,创作不单单是临摹搜集的场景、别人的画作,将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复制品,把作品当做范本。这样完成的且画作不谈成品的好坏,是肯定没有完成的成就感的,油画不是单纯的作业,学生应有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个性投入到画作中去,用色彩去表现感情的张力,只让学生一味的模仿,走陈旧的套路,只会使他们缺乏创造能力,画风面貌相似并且缺乏鲜明的特点,摧残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自发性。

1.2 对优化色彩教学的轻视

要创新艺术首先需要作者充分的展示个性,所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作画方式是优化色彩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色彩的能力,讲述一般的绘画知识技巧,却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由于学生的能力限制,做不到精确的把握物体之间的形态、透视,色彩的表达也不尽人意,这些都是教师对教学的轻视造成的。尽管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毕业作品在风格和题材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但上述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着。教师要认识到在油画色彩中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色彩的认识问题,需要培养的是艺术情感,看重的不是教学中的单一和教条,改变态度和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1.3 学生艺术情感的缺失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大多数的绘画创作方式是以临摹为主,重视画的相似度,却不具备表现能力。临摹的方式固然有它的好处,很多人接触艺术的起步就是开始临摹,有了方法的继承才能谈其发展,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但大多数学生过于固守老方法,将油画色彩可当做一门机械化的课程,当做一种任务去做,这样就很难在艺术领域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很多学生不理解自己为何要去创作,不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对时代精神的感应力不强,这也跟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有着一定联系。这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出学生的艺术个性,油画色彩领域注重的是艺术感情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培养,若是放纵学生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去学习,那么缺乏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是难以进入色彩的感情世界的。

2 提高油画色彩教学的方案

2.1 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挖掘创造力

色彩充沛着绘画语言,不同的色彩凸显不同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欣赏一幅范画,让学生思考作品中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在线条、色彩中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感知其使用的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观,使色彩变为表现内心体会及其感情的绘画语言,当学生在这一程度上有所感悟,就可以让他们根据题材进行自主创作,鼓励他们大胆的挥发想象、大胆使用颜色,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内容注入自己新的血液,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别人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掌握了色彩运用的灵魂,就可以进一步的原创,学会通过对比、衬托、融合等手法有个性的进行创作。

色彩本身是丰富的,和情感一样具有无穷的表达空间,学生可以经过色彩的表现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延伸发展,使色彩转变为传达内心感情的绘画语言,每个学生的体验结果是不同的,就像树上的叶子也是完全不同的,传达出的感情也一样丰富多彩,这就是艺术的本质。学生个体的差异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的精髓便是创新,历代的油画大师们都是依据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出独特的表现手法,传承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因此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时要用于突破自己的枷锁,给自己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大胆的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加以创新开拓,让自己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变得个性丰富。

2.2 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优化色彩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教师在艺术素质方面也不可欠缺。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色于一体,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美感的理解,根据学生之间的互动差异进行回放演示,把多媒体对色彩的理解、审美进行有机的结合,突出作品的美点,感受画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激励学生创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室外写生,选取风景好的地点作为写生素材,高校学生充满着青春活力,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能发现不同的美,讓学生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结合自己产生的奇妙心理进行绘画,这样得出的作品往往更加感情丰富,画面真实感也有所增强。艺术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发现色彩的表达可以反应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每个人对色彩的艺术情感的不同体验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对于单一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更能推动优化色彩课程的教学。

3 结语

色彩是绘画创作中的灵魂,它用深刻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成为油画艺术的核心。艺术不会独独在某一个人的某一种本领上有所造诣,学生将色彩的运用方法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创造出与人共鸣的作品,提高对色彩的思考能力。当前我国绘画艺术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油画色彩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的约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蔡惠姝.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7,(2):145-146.

[2]廖兰.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探讨[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8,(1):107-108.

[3]刘小玉.高校油画创作教学民族化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82-83.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实践高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