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人工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9-07-15朱冉张园园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品管圈插管气道

朱冉 张园园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河南 南阳 473000)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某院收治的100例建立工人气道的ICU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品管圈工作模式,其中应用品管圈收获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院接收的100例建立工人气道的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9.1±4.3)岁;经口插管33例,气管切开14,经鼻插管3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49.4±4.1)岁;经口插管34例,气管切开14,经鼻插管2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有密切观测患者体征转变、吸痰、气道及口腔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品管圈工作模式,主要包括:(1)设置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名护士及6名专业护理员组成。(2)确立目标,以提高气道护理总体质量,改善护理效果。(3)全面分析影响患者气道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诸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吸痰不充分、护理人员操作不断等,并将它们纳入进圈内改善的重点。由圈内成员制定改善对策,并开展好评估工作。(4)实时对护理人员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及评估,培训内容包括床边实际操作及相关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内容主要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总分合计100分,分为十分满意(90以上)、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1]。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获取的所有研究数据均运用EXCEL表进行详细记录,选取SPSS14.0处理工具开展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s)表示,并通过χ2、t处理,最后以P<0.05表示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6±2.9)d、住院时间(13.1±4.1)d、住ICU时间(10.1±3.4)d,对照组(13.6±5.1)d、(25.1±7.3)d、(19.1±6.4)d,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住ICU时间观察组 50 7.6±2.9 13.1±4.1 10.1±3.4对照组 50 13.6±5.1 25.1±7.3 19.1±6.4 t-9.08 9.13 7.25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72.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人工气道可保障患者获取充足的吸氧量,然而人工气道建立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改善护理效果。品管圈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品管圈工作模式可结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原因分析,整合每一位圈员的想法制定科学的改进对策,做到护理干预的有效针对。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调动起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优化组织品质,提高组织效益[2]。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6±2.9)d、住院时间(13.1±4.1)d、住ICU时间(10.1±3.4)d及满意度96.0%,对照组(13.6±5.1)d、(25.1±7.3)d、(19.1±6.4)d及72.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晋忠会等[3]袁方圆等[4]研究所得结果具有统一性。

总而言之,品管圈应用于人工气道护理管理可收获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切实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品管圈插管气道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