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9-07-15薛淑萍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米索硫酸镁出血量

薛淑萍

(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妊娠期高血压已经成为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0%,并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而有数据显示,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高于健康产妇,而产后出血则是指通过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的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了500ml。而剖宫产产妇则在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了1000ml[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入选的患者共40例,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措施,更好地帮助产妇控制出血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入选的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次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20例产妇。其中,产妇的年龄在24~35岁,平均年龄(28.6±1.3)岁,属于初产妇的有28例,经产妇的则有12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均表示知情,并且能够配合手术和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措施,即在分娩时采用10ml的25%硫酸镁注射液+100ml的10%葡糖糖注射液完成静脉注射;在24小时内进行三次;观察组则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硫酸镁的方案,在米索前列醇的使用上,需要在胎儿分娩出后,进行直肠0.2mg的摄入,并进行相应的按摩辅助[2]。

1.3 评价标准

对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统计,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及造成的产后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情况上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结果对比分析(±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结果对比分析(±s,mmHg)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0 98.63±5.87 85.12±4.77对照组 20 97.56±6.25 91.63±5.33 t-0.452 3.254 P>0.05 <0.05

2.2 产后24小时出血量观察组为(240.36±35.89)ml,对照组为(311.52±42.5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分别为15%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讨论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女性生育年龄的延迟,妊娠期综合征成为常见的生产问题,而产后出血则是造成产妇死亡最直接的原因,需要正视。在出现产后出血时,需要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增强子宫收缩,及时地改善这一问题。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基本病理为动脉的痉挛,这也是该疾病改善的方向。

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上能发挥不错的治疗效果,并可以和多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硫酸镁属于抗惊厥类药物,能够促使平滑肌松弛,并加强血管的扩张型,减低血管的灌注压,有利于疾病改善。例如,有学者表明,采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其血压状况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需要控制药物的用量[3]。

而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选择的米索前列醇主要是用于溃疡性疾病的治疗,但是也具有促进宫缩的作用,故而可以应用于该疾病的改善。通过直肠给药,可以更好地实现子宫黏膜对药物的更好更快的吸收,从而抑制缩宫素酶[4],这将有利于提升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量。而本次实验表明,联合米索前列醇、硫酸镁能够控制产妇的术后出血量,并且能够控制好平均动脉压,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并有效地完成对血压状况的控制。

猜你喜欢

米索硫酸镁出血量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硫酸镁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