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9-07-15李姗姗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口服靶向出院

李姗姗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延续护理(Transitional Care)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确保患者从住院到家庭及住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1]。根据权威统计显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已经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2]。漫长而昂贵的抗肿瘤治疗导致患者及其家庭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身心压力。近年来口服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Antiangiogenic Agents)治疗应用于恶性肿瘤越来越广,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常规化疗输液治疗小[3],但仍有其特有的毒副反应,也可导致治疗中断,不能按标准计划实施,同时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期间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觉机体状况下降的情况导致配合程度下降。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出院后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实施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后的临床资料,评估延续护理在使患者处在相对监督的环境中继续治疗时,具有提高出院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规范用药,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意义,为延续护理的实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6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治疗需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意识清楚且自愿参与;④本人或主要陪护者能运用微信网络平台交流。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疾病或意识障碍、听力障碍者;②转院继续治疗者。将符合上述条件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6.6±3.5)岁,观察组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8.1±3.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出院前,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讲行宣教,讲述口服药物方法和饮食以及康复等有关知识,建立出院继续口服靶向药物治疗患者档案,出院后常规电话回访。观察组用药期间对其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科室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为肿瘤专科护士,采取实施延续护理。具体方法为: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出院后患者药物治疗情况的检查并根据随访情况提供科学建议。同时,增加对有关健康宣教不定期实施微信推送普及,并对疑问进行及时解答。跟踪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周内进行随访,其后每周进行随访,持续时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期间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Barthel指数评分等指标。

评价方法:(1)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完全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中途无停服或漏服[3]。(2)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患者出院1周后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内容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注意事项、饮食、皮肤护理、用药护理等10个方面,每项内容全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分别计10,5,3分,总分100分[4]。(3)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主动告知、主动服务、基础护理实施情况、健康教育指导宣教等10项内容,每项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计10,7,4分。4、Barthel指数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出院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指导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例)

2.2 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出院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跟踪健康宣教掌握情况,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2.3 Barthel指数评分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延续护理能及时干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1个月 3个月 6个月观察组 30 97.67±3.144 96.67±3.304 96.33±3.698对照组 30 68.17±25.308 47.00±29.700 42.17±23.367 t 139.900 73.280 49.580 P<0.05 <0.05 <0.05

3.讨论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也意识到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尽管大部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但仍有不少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后仍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健康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导致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5]。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建立实施自我护理和健康行为能力。延续护理服务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此过程中,延续护理充分调动了社会支持力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3],延缓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6],降低出院后患者再住院风险[7]。

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常规护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而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证实了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信心,并能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为临床上延续护理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口服靶向出院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