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治疗脾虚型中风后腹泻的效果观察

2019-07-15宋海泳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神阙穴脾虚艾灸

宋海泳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中风后腹泻是中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个病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呈水样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康复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长期腹泻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艾灸作为一种特色中医疗法,临床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艾灸、中药的优势来提高治疗效果。笔者采用艾灸治疗脾虚型中风后腹泻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患者60例,年龄55~75岁,患者均未参加其他药物临床实验;排除合并肾脏、心血管、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6~75(65.13±3.01)岁;病程2~24(13.32±4.95)周。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5~75(65.32±2.87)岁;病程2~24(13.49±5.31)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腹泻[1]诊断标准:大便性状改变,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3次),便量多(每日200 g以上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脾虚型腹泻的标准: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或进食后腹部胀满不适,腹泻加重,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胖伴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且艾灸处皮肤无破溃者。

1.4 排除标准

大便致病菌培养阳性,或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或可疑肿瘤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80)口服,3g/次,3次/d,首剂加倍,3天为1个疗程,共用药2个疗程。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艾灸治疗,蒙脱石散用法同对照组,艾灸使用清艾条(苏州市艾绒厂,国药准字Z32021059)灸神阙穴。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肚脐部充分暴露,使用75%乙醇常规消毒,将3cm长清艾条置于广州福元理疗用品厂生产的灸疗器内,点燃艾条后把灸疗器盖好套上外套,灸疗器放在神阙穴上,灸疗时间30min,每天2次,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疗效判定

标准参考文献[3],将脾虚型中风后腹泻的主要症状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量、腹胀等采用分级评分法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2、4、6分。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6天评估、统计上述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愈:积分减少≥90%;显效:60%≤积分减少<90%;有效:30%≤积分减少<60%;无效: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第3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3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70%略高,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显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第3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第6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6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显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第6天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讨论

中风后腹泻的病因、病机与中风病本身有密切关系。历来对中风病的认识,认为风、火、痰、虚、瘀导致心、肝、肾受病,发为中风;临床实践[4-6]中发现脾土功能失调在中风病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灵枢》“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脾土位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失运化,饮食不化,发为泄泻;脾失升清,水清不布,聚而为痰,蒙蔽清窍。《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风后腹泻患者多长时间卧床,缺乏运动,短则两周,长则数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偏废,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舌淡胖,苔厚腻为脾虚证候。艾灸是一种常见易行的中医传统疗法,艾叶苦辛性温,经加工制成艾条,可以使火力更加温和持久,温热穿透肌肤,直达机体深部;通过艾灸体表特定的经络、穴位,调节机体的虚实寒热,发挥治疗作用。神阙穴首见于《内经》,居人体中央,属任脉,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密切关联。艾灸神阙穴,用艾条灸脐部神阙穴,使温热由经络循行迅达病所,有散寒通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回阳固脱、升阳举陷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古代对艾灸治疗慢性腹泻即有成熟的认识,《世医得效方》称:“泄利不止,灸脐中”。

现代研究[7-8]表明:艾灸神阙可调整脏腑功能,改善胃肠动力,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粪便排泄,治疗腹泻。本实验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患者。治疗3天后,治疗组患者治愈、显效例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比单纯使用蒙脱石散明显提高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治疗总有效率,表明艾灸治疗脾虚型中风后腹泻起效缓,但效果确切。对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患者及时、足疗程给予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缓解腹胀,改善脾虚腹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阙穴脾虚艾灸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