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制造2025

2019-07-14马骁骁

时代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兴贸易战关税

● 马骁骁

一、中美贸易战起源:301调查

美国针对中美贸易的特点,于2017年夏天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和技术转让规则发起301调查(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主要标的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主张内容主要包括所谓的不平等贸易逆差,盗窃知识产权,政府强制技术转让,抨击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该调查对中国有较强的针对性,相比较而言,美国对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起的232调查则主要针对钢铁、铝、汽车等重要产业制造贸易摩擦。

美国总统特朗普传递着两个强烈的信号:一是美国第一。二是把制造业带回来。通过贸易战,再度振兴旧有的美国工业体系。除发起贸易争端及摩擦外,特朗普政权在短期内退出多个经济贸易组织,乃至对WTO都发起责难。需要注意的是,301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301条款实质上是WTO成立之前的美国贸易执法工具,美国此举折射出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即倾向于放弃多边体制的国际秩序而以美国标准来解决问题,体现了美国一贯的贸易霸权思维。

二、中美贸易战背景:中美间贸易结构现状及中国制造2025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机电产品约占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二分之一,类型较为单一,且其他出口商品也多以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为主。中国政府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从而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口号,制定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也是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战的核心,美国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对美国出口贸易主力市场的威胁,意图打压这一政策,巩固其在技术及资本密集型商品市场的优势,遏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产品的发展,将中国商品固化在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知识产权领域获取更高附加值。

三、中美贸易战发展:博弈主战场

在中美贸易战的博弈主战场,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贸易冲突伊始。2017年8月,特朗普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2018年年初,美政府对进口太阳能板和洗衣机加征关税。3月22日,特朗普签署301调查报告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高额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美国政府将对中国输美的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剑指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5月4日,北京,中美商务部展开首轮经贸磋商。美国正式提出诉求声称“中国需要到2020年底共计减少2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等市场补贴或者其他政府支持;消除技术转让的特定政策,开放市场及投资限制”等。双方在各自诉求有较大分歧的背景下,在协商结束后发表中美经贸联合声明,达成共识称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该声明使中国民间普遍持乐观情绪,相信贸易战不会真正爆发。

第二阶段,贸易制裁措施正式执行。6月15日,美国撕毁联合声明,将加征的500亿规模关税清单于7月初及8月初分两个批次分步实施,中国随之对大豆、汽车等作同期同等规模反制。

第三阶段,贸易战规模扩大。9月17日,美国对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在三个月后上升至25%。至此,美国已对2500亿美元商品正式加征关税,占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金额5056亿美元的49.5%。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声明对自美进口贸易额约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

第四阶段,和谈和妥协。12月1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中美元首会晤。特朗普政府同意把关税提高到25%的决定向后推迟60天,以提供贸易磋商时间,至此经贸磋商已达七次。

从贸易战的发展历史进程可见,约9个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基本是按阶段有规律地出台贸易制裁方案,且动作幅度较大,影响了近一半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美国农业及部分制造业因此受冲击甚至美国GDP增速亦受影响的不利因素下,也不动摇其执行力度及范围,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的决心。

四、中美贸易战副战场:针对中国科技龙头企业的制约

除了两国商务部层面的贸易摩擦外,作为打击“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动作,美国还针对中国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实施制裁,表现为:一是制裁中兴通讯:美国政府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导致依赖美制芯片的中兴生产线陷入瘫痪,使得中兴被迫缴纳14亿美元罚金并改组董事会。二是调查制约华为:逮捕华为集团CFO,且要求欧盟在5G安全蓝图中全面排除华为。

美国为什么瞄准华为及中兴?据此前IHS Markit发布的报告《2018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厂商》,华为、中兴分别在全球移动基础设施市场排名第一和第四。在中国大陆科技企业中,按市值排名为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百度、京东、海康威视、网易、小米科技、微博、携程、中兴,其中主营制造业的仅为华为,海康威视,中兴三家。根据Kempler Industries发布的《全世界创新:专利来自于哪里?》数据显示,以IBM、英特尔、高通、谷歌、微软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大陆企业排名最高的是第二十位的华为。且华为及中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中国大陆企业的第一和第四(欧盟委员会《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由此可见,无论是市场占有率、研发投入、技术壁垒实力,华为及中兴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力量。

五、中美贸易战对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及其后劲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2018年全年GDP增速为2.9%,接近预期。道琼斯指数全年起伏较大。利率:美联储在2018年内实施4次加息(每次0.25%),为5年内9次加息总数的近一半,缩表低消通胀压力。非农就业无明显就业问题。制造业PMI:在近两年在52-56之间徘徊,未低于荣枯线,制造业保持持续增长。出口:持续增长,两年以来增长了16%。进口:4月为最低点,随后逐月攀升在10月到达峰值后,波动下降。考虑到进口需求弹性,可见加征关税对美国进口数据有较明显影响。美元DXY货币指数持续走高,美元购买力上升,需考虑J曲线效应对贸易的影响。

综上所述,2018年美国经济政策基本达成预期目标(保持GDP增速、发展制造业、促进就业、维持通胀),如中美贸易磋商未能达到或接近美国政府预期目的,美国政府仍然有继续发动贸易战的实力。

六、中美贸易战的主旨意义

2018年12月,中美双方协商暂停贸易战,并有望在2019年中达成互相的让步和和解。但长期看,鉴于中美间贸易额的巨大差异及美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基本面,美国有能力有意愿再次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挑起贸易战。贸易战的关键点表面在贸易,然而实质是中美两国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卡位战和市场控制权争夺战。也许为了争取中国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做出短期的妥协和让步,但这并不动摇反而坚定中国继续大力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需要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强化中国科技、中国研发制造实力,让中国不局限于“世界工厂”的价值链低位生产装配,避免在高科技和知识产权领域遭受贸易霸权指责和恶劣生存条件的挑战,避免类似于高科技企业被单方面制裁的悲剧再次上演。中国还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国的出口贸易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比重过大的现状,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平衡的结构过渡,使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获得稳健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兴贸易战关税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中兴微量元素水溶肥在秋洋梨上的应用试验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北京爱华中兴纸业:夹缝中求生存
西古光通中兴而立:下一个30年使命万类互联